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举旗帜 抓班子 带队伍 促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9日04:13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认真贯彻中央部署,按照胡锦涛同志来川视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出并大力实施“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积极探索。旗帜是方向,班子是关键,队伍是基础,发展是目的,四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于推进“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实践之中。

  一、高举旗帜,坚持执政的正确方向

  旗帜问题至关重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历来是关系党的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新一届省委成立伊始,就向全省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郑重作出“高举旗帜,牢记宗旨,不辱使命,崇尚实干”的政治承诺。3年来,省委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指导实践,使执政能力建设和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向前推进。

  大力强化科学理论武装,筑牢共同思想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十六大以后,省委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迅速兴起学习贯彻新高潮并不断引向深入。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教育群众,以省委中心组为龙头,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完善学习制度,切实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努力做到部署工作以“三个代表”为指引、推进工作以“三个代表”为动力、检验工作以“三个代表”为标准。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紧紧凝聚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光辉旗帜下,巩固和发展了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形成了推进四川发展新跨越的强大精神动力。

  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的坚强领导,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十六大以来,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自觉与党中央、国务院保持高度一致,结合四川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贯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在发展中搞好调控、在调控中促进发展,不断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围绕提高执政能力,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确立了建设“西部经济强省、西部文化强省、法治四川、开放四川、和谐四川”的奋斗目标。

  忠实践行党的宗旨,树立良好执政形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的核心理念。省委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亲民、爱民、为民”为主题,在全省深入开展争当“爱民书记”、“爱民干部”活动,喊响“我是农民的儿子”。高度重视和维护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加快发展教育卫生事业,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着力解决群众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吃水难等问题。出台省委一号文件,专门对解决失地无业农民问题作出政策规定。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把执政为民的理念转化为对群众的深厚感情,体现在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中,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中,以实际行动树立良好的执政形象。

  二、抓好班子,造就执政的骨干力量

  胡锦涛同志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强不强,关键在各级领导班子。省委把领导班子建设放在执政能力建设的突出位置,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强化“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意识,努力把各级班子建设成为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把各级领导干部培养成执政的骨干力量。

  坚持把选准配强管好“一把手”作为重中之重,发挥班长抓班子的主导作用。在各级班子中,“一把手”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负有全面责任。省委高度重视“一把手”的选配和管理,研究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工作,首先研究领导班子、研究“一把手”。强调各级“一把手”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标准要求自己,善于驾驭全局、协调各方,有坚定不移的信念、为民谋利的追求、争创一流的激情、较真碰硬的勇气、严于律己的风范。近年来,把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选派到市州党政和省级部门“一把手”岗位上,对一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的班子果断调整,有力推动了各地各部门工作。充分发挥“一把手”的表率作用,明确提出在同级班子中,党委是标杆;在党委内部,书记是标杆,“一把手”要敢于说“向我看齐”。强化班长抓班子的政治责任,对抓班子建设不力,导致发生严重问题的,严肃追究“一把手”的责任。各市州委切实加强“一把手”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对县(市、区)委书记和县(市、区)长的管理和监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工作格局。

  切实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增强各级班子的整体合力。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是维护班子团结、激发班子活力的重要制度保证。省委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凡是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都提交集体讨论决定。讨论问题时充分发表意见,集思广益作出决策;一旦形成决议,就共同维护、坚决执行,出去是一个声音、行动是一个方向。着力健全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先后制定了党委常委会决定重大事项暂行规定、讨论干部任免投票表决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从制度和机制上确保党的民主集中制得到切实体现。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鼓励和支持班子成员充分履行职责。强调一切出以公心、坚持原则,着力营造清明的政治氛围。倡导班子成员之间尤其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之间相互沟通、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以共同的事业凝聚人心,形成融洽和谐、团结干事的好风气。

  严肃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促进各级班子切实解决自身问题。省委把开好民主生活会作为加强班子建设的重要抓手,倡导健康积极的党内生活,努力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强调开好民主生活会关键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既对事又对人,敢于触及实质问题。省委常委民主生活会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特别是在开展批评、剖析问题上动真格、做表率。加强对市州和省级部门班子民主生活会的指导和监督,对严肃认真、有效开展批评的给予肯定和推广,对敷衍应付、回避矛盾的责令补课。全省各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普遍提高,不少地方和单位真正开出了一身汗、开出了一股劲,班子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注重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领导干部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四川是有8700万人口的大省,各种问题和矛盾客观存在。省委高度重视在处理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干部、锻炼队伍,特别是抓住典型案例,让全省各级干部从中受到教育,努力变坏事为好事。一些重大事件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发生后,省委、省政府不仅及时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处置工作,而且十分注重总结经验教训。省委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重大事件的处置,深刻分析原因,认真吸取教训,并下功夫从体制机制上解决问题。每次重大事件的处置情况和分析报告都向全省进行通报,要求各地认真对照检查,举一反三,防患于未然。在一些事件处置过程中,还从各地各部门选派后备干部深入一线做工作,使之在实践中成长起来、成熟起来。

  三、带好队伍,夯实执政的组织基础

  干部队伍是我们党执政的承担者和实施者。省委坚持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努力打造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不断强化四川跨越式发展的组织保障。

  牢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励干部健康成长。省委强调,选人用人是党委“最大的导向”,导向正确是最大的成功,导向错误是最大的失误。在实际工作中,突出“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凭实绩用干部。科学看待和正确评价干部政绩,起用了一批埋头苦干、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省委、省政府的重要会议,尽量采取现场会的形式,哪里工作做得好、有经验,就在那里开会,形成评价工作和政绩的鲜明导向。二是注重从党政主干线上培养选拔干部。坚持把矛盾相对集中、工作更具全局性和复杂性的主干线,作为干部培养的主战场、成长的主渠道,把有潜力的优秀干部及时选拔到市州县党政领导岗位上接受锻炼。三是注重抓典型示范。在深入发动群众、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省委严格评选、隆重表彰了一批优秀县委书记,各市州委表彰了一批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坚持表彰与使用相结合,对受表彰的优秀县委书记和部分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予以重用和提拔,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通过正确的导向和有效的激励,各级干部工作作风为之一变,精神状态更加振奋,一批优秀干部在工作中涌现出来,在事业中成长起来。

  坚决破除非法利益格局,保持干部队伍纯洁性。没有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就没有关键时刻的坚定性。一些干部深陷非法利益格局,搞官商勾结、以权谋私,甚至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成为影响改革发展的最大障碍。省委提出“关键在干部,要害是利益”,严肃查处腐败分子,坚决打破非法利益格局,大力整顿经济秩序。对土地经营、城市规划、矿产开发、工程招投标、国有资产转让等领域的典型案件,抓住不放,一查到底,并着力健全制度、堵塞漏洞,从源头上遏制“批条子”、暗箱操作等腐败现象。出重拳、下猛药,狠刹干部违规经商、收送钱物、参与赌博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歪风,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干部从政行为的制度规定。通过反腐倡廉、刹风整纪,全省党风政风和行业风气明显好转。

  不断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坚持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对干部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近年来,出台了10多项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的制度,从推荐、提名、考察到任命各个环节都建立了规范的程序和办法。特别是全面推行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票决制、党政正职拟任和推荐人选全委会票决制、实行“两推一陈述”改革、出台落实群众公认原则规定等,努力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让广大群众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杜绝“红包”出干部、“勾兑”出干部。强化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制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引咎辞职、监督举报等制度,坚决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

  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推动干部队伍建设上新台阶。省委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难得机遇和强大动力,着力解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中央的部署,前年进行了省级机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试点,今年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展开。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站在前台抓教育,摆正位置受教育,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始终紧密联系实际,坚决克服一般化、防止走过场。狠抓正反典型,用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特别是抓住建设规划系统、公安政法系统、组织人事系统中的典型案例,开展集中教育整顿,并延伸推广到省级各部门特别是执纪执法机关和窗口单位。广泛开展“万人评风”、“千家问计”、“百姓听音”活动,深入查找问题,边学边改、立说立行。积极构建“让党员受教育、让群众得实惠”的长效机制,使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四、促进发展,抓好执政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执政能力建设的成效,归根结底要用发展来检验。省委坚持一手抓党建、一手抓发展,以伟大事业促进伟大工程,用伟大工程保证伟大事业。近年来,四川经济总量连续跨越千亿元台阶,经济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全省呈现出风正人和事业兴的可喜局面。

  强化发展意识,增强发展紧迫感和责任感。四川是西部内陆省份,发展不足是最大的问题,加快发展是最紧迫的任务。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不断强化各级干部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积极倡导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着力破除安于现状、自我满足的思想,激发敢闯敢试、大胆创新的勇气;摒弃消极等待、无所作为的意识,弘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组织市州和省级部门负责同志到发达地区参观考察,学先进、找差距、加压力。全省上下抓发展、抢机遇的意识越来越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

  更新发展理念,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四川二元经济特征明显,区域发展很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要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加大对“三农”、社会事业、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着力加强薄弱环节。以丘陵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为重点,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旅游、商贸等第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制定了《市州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及评价办法》,努力以正确政绩观保证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创新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要求,也是四川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所在。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作为贯穿经济工作的一根“红线”,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并以“三个转变”为突破口,努力将四川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全省经营性土地出让一律实行“招拍挂”,商品住宅用地一律实行公开拍卖,依法收回的矿权和新设矿权一律实行拍卖出让。在供地总量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政府土地收益前年增长2.5倍,去年又增长81%;矿权出让收益去年达到11.5亿元,是上年的5倍。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支持力度,改善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大力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抓住了四川发展的“牛鼻子”,积聚和释放了加快发展的新动能。

  狠抓发展保障,切实增强工作执行力。执行是工作的生命线,是事业成败的关键。省委把强化执行力作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强烈的执行意识,有敢抓敢管的魄力、旗帜鲜明的态度、一抓到底的精神,真正把抓落实贯穿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坚持把执行力强弱作为评价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强调考察干部不是看谁说得好,而是看谁干得好,最终用执行和落实的效果来评判。围绕强化执行力,建立了督促、检查、考核和责任追究等一系列制度,对执行不力、弄虚作假、隐报瞒报等进行严肃处理。通过狠抓执行力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有效推动了干部作风转变,使各项决策部署得以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