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100万 留下西溪文化墨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9日05:58 都市快报

  现在,西溪湿地公园有八景,之一就是梅竹山庄。梅竹山庄的故主章次白,于1803年在西溪建造了自己的别业——梅竹山庄。山庄是他和士大夫交往的主要社交场所。

  来往的客人常会在他家留下墨宝。章次白精选了描画西溪的作品,汇成了《西溪梅竹山庄画册》。画册的第一幅画是奚冈的,奚冈的书法、篆刻、绘画号称“三绝”,位列“西泠八家”。从奚冈开始,戴熙、高树程、沈宝熙等名家,绘画的绘画,题诗的题诗,

  1859年前后,画册正式完成,有趣的是,56年间共有56位杭州文人留下墨宝。这56人,不是杭州人就是与杭州有着极深渊源的人,全是当时名动一时的大腕。

  如今的梅竹山庄,主要有“梅竹吾庐”“萱晖堂”“虚阁”三个主体建筑。进院门先到梅竹堂,再向堂后经小桥按序至四序斋和虚阁。由南而入,沿百米羊肠小道至浮亭,亭西侧有一柿树,亭东又有一松树,浓阴似伞,亭亭如盖。游人站立亭下,举目抬望山庄,但见渡头塘堤横亘前方,梅竹吾庐隐约在绿阴之后,萱晖堂依稀露檐于梅竹深处。

  画册描绘的是西溪,但是离开杭州已逾百年了。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后,梅竹山庄被毁,画册随章氏后人进京。该画册身世清白,历史可考。先由曾任杭州知府、浙江武备学堂总办的三多收藏。三多又邀请和自己交好的名家为画册题跋,这其中就有他的老师、著名诗人樊樊山(增祥)。加上增补的、题跋的,在画册上留名的名家从原来的56人增加到了64人。

  1936年,画册曾回杭参加西湖文献展览会,盖上“书画展览会标识”的印记后又回北京。

  画册在北京市文物商店露面,被大收藏家、画家于莲客花600元钱买下。

  于莲客本是理亲王的后裔,也是名画家。1980年于莲客去世,画册传到了他的入室弟子、中央乐团大提琴手、画家张珩手里。直到近来,画册重归杭州准备拍卖。此次拍卖有来自海内海外、全国各地的收藏家数千名之多。画册是否又会短暂停留后再次离开西溪?这成了杭州人的疑问。

  7月,西泠印社的春拍终于开始。《西溪梅竹山庄画册》以45万元起价。争夺非常激烈。有的人举牌时,东张西望,有的还打听其他举牌者是什么背景。可能是杭州的出价者只是想把西溪的这段历史留在杭州吧。“《西溪梅竹山庄画册》最后能留在杭州吗?”人们猜测。

  画价一路飙升,最后华安·西溪山庄出价100万元。再无人应价,画册就留在了杭州。

  华安·西溪山庄是西溪湿地边上的楼盘,所以公司对这部研究西溪及其周边地区历史文化的“圣典”是志在必得了。

  华安·西溪山庄的老总说,我们公司对西溪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愫,对杭州山水有着非常的热爱,对文化艺术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的回报,这四种因素让我们下定了决心拿到这本画册。

  西溪,因“一曲溪流一曲烟”的缥缈意境而备受世人追崇,更有风雅之士或泼墨丹青,或提笔歌赋,而得《西溪梅竹山庄画册》并流传后世。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垂柳拂水、清泉绕石、西风排竹、踏寻梅的景致已渐渐在人们的视线中隐去,寥寥几缕炊烟再也激不起莺飞燕舞的山野情趣,几阵清风捎走了千百年来留下的人文精髓,剩下的惟有一阵叹息。

  慢慢的,西溪这一片曾经与西湖齐名、曾经留下多少大家名流足迹的写意山水空间,开始被文人墨客们所淡忘。

  直到21世纪初,杭州市政府适时提出了“旅游西进”“西溪湿地保护工程”等一系列战略,使得西溪闲林这一江南不可多得的原生态水乡区域,重新开始拥有了焕发往日风采的发展契机。

  而这个时候,《西溪梅竹山庄画册》重归西溪,有着特别的意义。事实上,西溪往日的伤情残景也已逝去,渐渐地回复往日的灵秀。

  西溪周围,青山绿水间更是隐约着欧式的、美式的、中式的、古典的、现代的各种高档别墅排屋。华安·西溪山庄,这座与《西溪梅竹山庄画册》有着不解之缘的美丽庄园,有着“东情西韵”的多彩、山水空明的妩媚,建筑的典雅,这方青山绿水就在走过湿地公园大门,绕着湿地车行十余分钟处。

  走进这里,体验的是“离尘不离城”的生活意境。在超大的田园空间内,缓坡的起伏,成阴的绿树,恬静的水面无不让人感受到那种自然布局、生态共融所带来的和谐。在排屋凭栏眺望,那份视线的宽广,那份心情的舒畅,不经意间体会到了200年前西溪的江南韵味。

  现代企业,需要培育自身特色的文化底蕴。华安·西溪山庄深切地感知到:作为“凝固艺术”的缔造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与智慧建造的不单单是居所,更应该是承载地域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人性和谐文化的精神家园。《西溪梅竹山庄画册》可以成为精神家园的载体。

  今后,该公司还会寻找合适的机会、合适的地点向公众免费展示该画册。

  (记者周毅 都市快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