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陆文夫在南京走出低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9日10:25 南京报业网

  金陵晚报记者 贺沂沂 实习生陈曦王颖【金陵晚报报道】1957年,陆文夫因创办“探索者”杂志,而被打成右派。这是陆文夫一生中经历的一场最大的磨难。而这期间,陆文夫大部分时间是在南京度过的。南京和南京的好友,陪伴陆文夫走过了人生最黑暗的日子。昨日,和陆文夫同龄、称陆文夫为“老大哥”的梅汝恺老先生,向记者讲述了陆文夫在南京的生活。

  处女作在南京出版

  梅汝恺老先生曾是江苏人民出版社的一名编辑、作家。1954年,梅汝恺老先生在文坛已小有名气。“每天我都会收到一大堆的稿件。有一次,我打开一封信,一看那上面的字就很有意思——全是歪的,斜的,就好像部队里的列队一样,插在那。再看里面的故事,写的是太湖游击队的事,十多个故事在一起,文字很干净,描写很传神,故事很精彩。我一下就看中了它,再一看署名陆文夫,不认识。”尽管陆文夫是何许人,梅汝恺老先生一点都不知道,可是这十个故事却成就了陆文夫的处女作。很快,一本署名陆文夫的故事册出版了。而梅汝恺与陆文夫也从此结下了半个世纪的友情。只是,梅汝恺老先生不肯承认自己对陆文夫有“知遇之恩”。很快,梅汝恺老先生应邀到苏州看望陆文夫。“我就住在他家里,那时候陆绮(陆文夫的大女儿)才两岁。就在这次,我们聊了两个多小时,聊出了一个故事。最后这个故事让他一举成名。这就是陆文夫的成名作《荣誉》。”

  在南京学会喝酒

  1957年,陆文夫被调到江苏省文联创作组,任作家。“那时候,陆文夫的人事已经调到了南京,但因为他在苏州已经成家了,所以他常常在南京和苏州两地跑。来南京时,就住在湖南路72号,现在的湖南路商场就是原来的省文联所在地。”因为和几个文学青年共同策划创办《探索者》杂志,陆文夫被打成右派,也就关在湖南路72号接受审查。“那段日子是大家最痛苦的时候。像南京的叶志诚、方之等,都是南京人,可以回家的,可陆文夫没家可回,我那会还是单身,所以一到星期天,我就陪着他到小馆子里喝酒,湖南路和山西路之交有个杭州馆子,那是我们的老据点。”据梅汝恺老先生说,以前陆文夫是不会喝酒的,就是从那时候起,培养了陆文夫的酒量,以至于到后来成了品酒大师。下酒小菜当然是南京的盐水鸭、鸭肝、鸭肫、臭豆腐,不过,“美食家”陆文夫还是对苏州菜更情有独钟。当然,喝酒的银两全都由梅汝恺老先生掏,“我在他面前一向是富人的,因为那个时候他的负担很重,全家老小、包括夫人家的亲戚,全由他来负担。”

  曾在南京当“木匠”

  因为精神上的痛苦,陆文夫常常在和梅汝恺喝酒时,忍不住痛哭。说起这些往事,梅老也止不住掉了泪。不过,再痛苦的日子,也会自娱自乐。梅汝恺老先生还对记者说起了一件陆文夫的趣事。“老陆很有意思,从苏州带了一个皮包来南京。你们知道他包里尽装些什么东西?哈哈,是一把小锤子、一个螺丝刀、还有一个扳手。”原来,陆文夫手很巧,很会做事。“他到了省文联之后,看到哪个房间窗子上的螺丝松了,就掏出螺丝刀来拧一拧。我们那的所有房间几乎都被他‘检修’了一遍。后来他都修出名气来了,只要有东西坏了,大家都找他。每次东西修好了后,老陆就露出了灿烂的笑,很有成就感,那时候的陆文夫也很可爱。”梅汝恺哽咽地说,1980年平反后,他又一次专门到苏州看望陆文夫,“我一见他就说,老陆,我又拿稿费了,这次我们要把苏州最贵的饭菜吃一遍。结果那次我们真的去了,吃掉了50多块钱。临走时,我一边走一边回头看他,他也一边走一边回头看我,那一次的分别印象太深刻了。”“我们虽然都遭遇了磨难,但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

  女儿因他远离文学

  金陵晚报记者 贺沂沂 实习生王颖作为陆文夫的大女儿,在北京当律师的陆绮昨日在追思会上,一直专心聆听着父亲生前好友、同事、作家们,对父亲陆文夫的追忆。轮到她发言时,还没开口,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啜泣了起来。陆绮说,遇会无数,却从没开过这样的会,因为这次追思的是自己的爸爸。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参加这样的会议让她很痛苦,感觉很受罪。“听了大家的谈话,看了大家写的文章,感觉爸爸是在大家的笔下、口口相传中走完了一生。大家把记忆中关于爸爸最美好的东西拿出来相互交流、共享,大家说了爸爸的文学创作,爸爸的为人,爸爸的一生为文。我很感动。”陆绮说,父亲陆文夫视文学创作为神圣的东西,“他曾经对我说,多读书好,但千万不要以文为生。当初高考,我的成绩蛮高的,可报考专业时却独独没有选择中文系,因为爸爸认为创作很艰辛,不希望我们这代人吃苦。在我们家,用法律术语来说,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都没有从事文学写作的,受爸爸的影响,我们都对文学创作敬而远之。”陆绮说,她今天讲不出什么文学,但她知道爸爸的成就是苦出来的。所以,这次来南京,陆绮更想去一个叫“李家”的地方。“因为那里曾是爸爸在1964年受批判后去劳动的地方。在那个‘李家生产队’,爸爸受到了肉体上的洗礼。在那里劳动很辛苦,全是人力劳动。所谓创作的成就、经验的总结,都是靠辛苦换来的。”“爸爸是天底下最好的爸爸,感谢大家对他的评价,感觉做他的女儿是件幸福的事情,苍天有爱。虽然我不以写作追思爸爸,但我并不遗憾,希望大家有更多更好的文学创作,那是对爸爸最好的追思和纪念。”

  陆文夫追思会昨举行

  昨天是著名作家陆文夫去世第10天,江苏省作家协会与苏州市文联联合在南京举办了“陆文夫先生追思会”。很多年事已高,未能亲自参加陆文夫追悼会的、陆文夫在南京的同事、好友、作家、评论家——俞胶东、杨旭、梅汝恺、陈椿年、宋词、包忠文、周梅森、苏童、毕飞宇、储福金等,聚集一堂,与陆文夫先生的女儿陆绮、女婿杨忠民一同悼念和缅怀陆文夫,并追忆陆文夫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朋辈凋零尽为鬼

  与陆文夫相识相交50年的省作家协会作家宋词,对老友的故去感慨万千,一句“朋辈凋零,尽为鬼”,让在座所有人唏嘘良久。宋词说,他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感情,但当看到陆文夫的大女儿陆绮后,就再也忍不住哭了。1957年,陆文夫因“探索者事件”下放到工厂当了一名车工。“我印象最深的是,陆文夫非常忠于职守,即使是我到苏州去看他,他也绝对不请假。很多次,车工时车屑掉进眼睛了,一只眼睛整个看不见东西,可是他还是继续工作,不休息。那时候的陆文夫已经不写作了,只专心当一名工人,改造自我,唯一还保持着的文人的作风,恐怕就是烟酒茶了。”

  希望远离政治的爱国者

  陆文夫的老朋友、省党史工办主任俞胶东也回忆说,陆文夫好喝酒,“即使是到人大开会,他的口袋里也装着小酒瓶,每逢一位领导,就拉着人家喝酒。陆文夫曾跟我说:‘他们都以为我是酒鬼,我就是要告诉他们,我就是个酒鬼,就是一个布衣’,陆文夫是对苦难心有余悸。”“虽然陆文夫希望自己能远离政治的俗情俗物,只做一个文人、作家,可是他是一个非常爱国、爱民族的人。”俞胶东说,1987年,陆文夫获得了法兰西文学骑士奖,“他是中国第三个获得此奖的,之前有巴金获得过。可是他却拒绝领奖。”(贺沂沂陈曦)(编辑云翔)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