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剔除问题食品 脏乱集市要关门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9日16:08 法制晚报

  市人大执法检查组指出,中小餐馆卫生状况令人堪忧 插图/庞丽

  市人大执法检查组上午汇报本市食品卫生与食品安全方面法律法规实施情况 有关负责人指出———

  今天上午,市人大执法检查组在汇报本市食品卫生与食品安全方面法律法规实施情况
时指出,本市食品安全的总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检查组同时指出,部分问题食品经过“回炉”、换装后再次流入市场、中小餐馆卫生问题突出、监管工作存在漏洞和盲点等现象亟待解决。

  问题1:

  问题食品换装二次流入市场

  执法检查组透露,目前,本市的食品无害化处理的基础设施落后,对于应回收、召回的不合格食品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导致部分食品经再加工或更换包装后二次流入市场,或者由于处理不当造成环境污染。

  问题2:

  中小餐馆后厨根本见不得人

  “在检查中我们发现,中小餐馆的食品卫生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餐馆后厨,根本‘见不得人’。”执法检查组的工作人员介绍,在抽查的海淀区、崇文区和丰台区的5家中小餐馆中,有4家被查出存在餐具消毒不到位、部分从业人员无健康证等比较严重的食品卫生问题。

  问题3:

  营养配餐日常监督还不到位

  在检查中仍发现个别送餐企业生产过程控制记录不全、基础卫生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不合格等问题。

  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反映出卫生行政部门日常监督不到位,还没有建立普遍的日常巡查、抽查制度。

  问题4:

  农贸市场不合格食品敞开卖

  在四环综合市场、玲珑塔徐庄市场,执法检查组发现,这里存在着市场环境脏乱,有的食品经营者没有卫生许可证、健康证,部分取得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经营者现场加工食品,加工条件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等问题。

  由于没有市场建设标准和规划的约束,有些农贸市场甚至成为不合格食品向消费和零售环节流动的平台。

  问题5:

  监管机制仍存在漏洞和盲点

  执法检查组指出,政府相关部门职责交叉重叠,工作衔接不到位,导致监管工作存在漏洞和盲点。

  检查组举了个例子,目前在工商局登记注册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7024家,而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的却只有3632家,质监部门对另外3392家根本不了解情况,也就谈不上实施有效监管。

  重点食品抽检合格率超过九成

  2004年7月至今,本市猪肉产品“瘦肉精”已持续一年实现零检出。

  2004年,全市共监测抽查了37大类食品的92138个样本,总体合格率为94.9%。其中,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猪肉、蔬菜、大米、面粉、食用油、酱油、食醋等11大类重点食品共监测抽查样本48839个,平均合格率为95.6%。

  2004年,本市共取缔违法加工窝点1544个,没收假盐、私盐1603.6吨,查扣病害、注水生猪214.8吨;对512种危害较大的不合格食品、39家屡出问题的企业和宝坻等六个存在畜禽注水或检出“瘦肉精”的产区实行了退市。

  确保市民健康饮食 本市出台三项举措

  举措一

  下月审议食品安全管理条例

  市人大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完成《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起草工作,并将在今年8月底前提交市人大审议。依此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惩处力度,弥补法规漏洞和盲点。

  举措二

  新建一批大型农贸批发市场

  记者从市人大了解到,本市还将升级改造一批设施档次低下的初级农贸市场,严格限制低水平的改、扩、建。调整迁移一批影响交通和环境、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批发市场。淘汰撤销一批不符合规划、设施落后、环境脏乱、群众反映强烈的初级农贸市场。依法取缔一批非法交易摊群。新建和改造一批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使其硬件设施和管理达到标准化、规范化要求。

  举措三

  加强监管食品违法将受重罚

  加强对餐饮企业的日常监管:对影响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状况的关键问题进行集中、重点整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强化对中小餐馆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督促食品加工、储存等各项制度的落实,规范食品及其原料的采购、进货渠道。

  市人大常委会上午一审“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条例(草案)”

  人大新规 封杀代表“徇私”建议

  本报讯今后,涉及检举、控告和申诉以及有关产品推介、解决人大代表个人或家属问题的内容,都不能以代表建议的形式向一府两院交办。今天上午,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对《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条例(修订草案)》进行一审。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