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农村治污要看干部政绩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05:01 中国青年报

  在江苏省沛县,“刘邦文化节”已举办多次,县城越建越好;而这个县的鹿楼镇南,一条清水涟涟的小河由于出水口堵塞,工商业者排污,成为一条新生的“龙须沟”。两岸数百农民喝着有异味的地下水,跑县环保局反映多次,臭水沟还是越来越臭,农民怨声载道。

  在淮河最大支流沙颍河沿岸的河南省沈丘县,由于河水变黑变臭,农民得结肠炎、直肠癌、食道癌的人特别多。

  在大中城市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本来应该留住青山绿水、生态环境优越于城市的农村,环境却在急剧恶化。如果不抓紧治理,今天的河南黄孟营“癌症高发村”,就是明天的江苏鹿楼镇、湖南易家村。

  为什么城市环境上去了而农村环境下去了呢?“法制不健全、部门职能分割、污染企业也要生存”等,往往成为有关部门农村治污不落实的借口。实际上,有关部门和企业对此没有切肤之痛是重要原因。如果臭水沟在有关部门门口,他们绝不会视而不见;问题出在农村,他们就没有解决问题的紧迫感。

  乡镇干部的政绩观存在偏差是农村污染加剧的原因之一。干部任期内出成绩,要靠经济发展;环境出点“小问题”,群众不满意,并不影响他们升官。村干部的带头作用不够也是重要原因。在鹿楼镇,农民要保护环境,村干部不热心,因为他们家不住在被污染的河边。农民自己拿不出钱来治污,在环保上也缺少自律。这些因素使得农村环境一旦遭受污染,治理起来难度比城市大得多。

  去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合作医疗的扶持力度。但是,在鹿楼镇、易家村、沙颍河两岸等地方,污染抵消了这些措施的积极效果。

  西安市副市长杨广信没有因为有借口就心安理得。他在西安市造纸企业治污现场会上,领着企业主在污染较严重的户县、长安区共同喝下村民饮用多年的污染水。面对污染的河流,数十位老板在农家小院落里轮流“品尝”着几个大瓷碗中的“饮品”,抿嘴皱眉,表情各异。

  杨广信的做法颇有启发性:一是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不怕得罪污染企业;二是让污染者当一次被污染者,体会农民疾苦;三是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推进问题的解决。相信那些饮了污染水的企业主,当一次污染的受害者,治污态度会有所不同。

  实际上,在大多数地方,农村污染还不是不治之症。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只要与农民换位思考,把农村环保当自家事,就能够采取有力措施,把污染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掉。

  作者:新华社记者 鹿永建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