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北京奥运为何相中天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08:28 每日新报

  群众体育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拥有丰富的组织大型比赛经验滕达

  天津能够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的协办城市之一绝非偶然,天津的体育产业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作为中国近代体育的先驱城市,天津与奥运早就结下不解之缘。南开学校的创始人张伯苓先生,是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倡导者,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便已经有5名天津选手在场上拼杀。天津还拥有丰富的组织大型比赛的经验,这些都为成功协办2008年奥运会做足
了“热身准备”。

  天津人始终热盼奥运会到来

  天津的群众体育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许多群众体育项目开全国之先河。天津社区体育、三八健康杯妇女健身活动、群众体育节等群众体育活动都为天津所独创,并从天津走向全国。天津推出的“体育公园”理念更是被人称作独一无二的“天津模式”,一大批规模大、档次高、功能全,健身效果好的体育公园每天都在为数以百万的群众的健康需求服务。

  天津的 1100万群众始终热盼奥运会的到来,自从北京申奥成功以来,每年6月23日的国际奥林匹克日活动总能够在天津市民之中掀起新的高潮。他们或摇旗呐喊,或亲身参与其中,为百年奥运所弘扬的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而欢呼,为即将到来的北京奥运而喝彩。今年的国际奥林匹克日,来自天津各行各业的2008名老人更是用英姿勃发的大型太极拳表演,表达了天津人民热盼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浓情厚意。

  世乒赛让世界了解天津

  1995年,世乒赛第二次来到中国———第43届世乒赛落户天津。天津以一流的硬件条件和高超的接待水平,让这届世乒赛成为了世乒赛历史上最成功、最出色的世乒赛之一。天津体育中心,这座能够容纳万人的现代化体育馆便是为这届世乒赛“量身定做”的,这在其他各届世乒赛中是绝无仅有的。报名参赛的代表队和运动员都突破了过去历史之最,中国军团还在天津又一次实现了包揽7项冠军的壮举。即便在多年之后,世界乒联主席沙拉拉先生仍对天津主办的那届世乒赛记忆犹新,并因此成为天津人民的老朋友。

  世体赛让世界为天津叫好

  1995年世乒赛的成功不仅让全世界了解了一个快速发展之中的天津,也为天津迎来了另外一项国际赛事的主办权———第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1999年的金秋十月,天津迎来了 72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名体操健儿,再次成为历届世锦赛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全市22家宾馆饭店承担接待任务,从 7000多报名者中层层选拔而出的300多名青年志愿者全程微笑服务。短短 9天的比赛,吸引了近10万观众到场助威,有超过20亿人次的观众通过电视直播收看了比赛盛况。“这次体操世锦赛是体操史上最美好的一次!”几乎是所有身临其中的中外记者、各国健儿的共同心声。

  中马之战为北京奥运“热身”

  2004年6月9日,德国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国队同马来西亚队的比赛在刚刚落成不久的天津泰达足球场激情上演,这也是天津首次承办国际A级足球比赛。本次赛事的成功举办再次检验了天津组织国际型体育赛事的能力,进而为2008年奥运会夯实基础。由于当时已经基本确定天津将承接北京奥运会的部分足球比赛,而成功举办一次世界杯预选赛这样的国际顶尖赛事,无疑要比任何一场邀请赛、热身赛都更具有说服力。天津所提供的一流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服务,给两国国脚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队也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回报了到场的4万多名热情观众。而天津日报集团的全程参与,更是让这场比赛成为了一次“文体盛会”。

  新报记者滕达

  新闻链接

  作为天津协办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天津奥林匹克中心工程从 2001年10月开始向全世界公开招标,共有22家国内外的设计公司报名投标这项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经过由众多专家、体育界元老组成的评委会的认真筛选,日本佐藤综合计画中标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并与天津市建筑设计院联合完成体育场的设计。

  天津奥林匹克中心总体规划方案的设计,以生命之源———水为主题,充分利用了天津市区西南部自然水域丰富的优势,将体育场临水而建、依水而起,并巧妙地将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和水上中心设计成线条流畅的水滴状,与已建成的天津体育馆共同组成三颗清亮的水滴,以不同的姿态呈现于水面之上。它还将通过太阳能吸收系统、中水利用系统、湖水温差制冷系统、自然水域净化系统、光纤通信和电视传输等技术来突出“科技奥运”的主题,通过观众席、残疾人席、记者席、贵宾席及其相关入口、通道、停车场的特殊设计来突出“人文奥运”主题,从而在整体效果上突出“水中体育场、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三大特征。???场????运和人文奥运”三大特征。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