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打拐,路有多长?(上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08:41 公安部网站

  可怜,被拐儿小小年纪历尽别离之苦;可恨,人贩子丧尽天良酿造人间悲剧。一路风尘,一路坎坷,人民警察情洒漫漫打拐路。

  【主持人】一说到“人贩子”这个词,人们往往就会把它同破碎的家庭联系起来。的确,人贩子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人间悲剧制造者”。为了钱,他们或哄或骗、或下药或明抢,把一个个妇女和儿童带离他们的亲人,然后像商品一样卖来卖去。这个过程充斥的全是
血泪和罪恶。这种人人喊打的勾当,公安机关自然不能放过。2003年的3月,昆明警方就盯上了这样一伙人贩子。

  【字幕】失子之痛,肝肠寸断;痴痴盼归,望眼欲穿。这是一位位伤心欲绝的父亲母亲,这是一幕幕的令人唏嘘的人间悲剧。孩子,你在哪里?【片名】打拐,路有多长

  【解说】他叫杨杰,是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刑侦大队的副大队长,调查这伙人贩子的事就是由他们大队负责的。

  【同期】办案民警 杨杰:2003年的11月份 我去了因为通过我们的专门工作 发现有这么一伙人他们这个团伙应该是刘维洪(为首)就是在昆明 把小孩拐到广东 是以刘维洪(为首)李碧芬是他们的主要下线

  【解说】经过半年多的缜密侦查,到2004年6月初,警方终于摸清了这个犯罪团伙的底细,并将云南境内的团伙成员抓获。这是一个有着很大规模和严格分工的犯罪团伙:云南的刘维洪、刘维兵等五个人只管在昆明诱拐儿童,得手后运往广东交给另一名犯罪嫌疑人李碧芬,李碧芬再把这些孩子分发给自己的下线进行贩卖。根据李碧芬的交代,她的下线竟然有十三名之多,而且下线下边还有下线,初步统计不下百人。而经他们之手贩卖出去的儿童有三四十名之多,近年来发生在昆明的失踪儿童案件大半都与这个团伙有关。昆明市公安局立即上报省公安厅成立“6.04”专案组,并于2004年7月,派出第一批民警赴广东追查团伙下线,解救被拐儿童

  【同期】办案民警 杨杰:打拐 最终目的就是(解救孩子) 你不管你破了多少案件 犯罪嫌疑人供述了多少最终目的是解救小孩把小孩交到亲生父母手里边 这个工作才算圆满完成

  【解说】在广东,昆明民警的打拐工作得到了当地公安局的大力支持,但那些人贩子都十分狡猾,相互联系用的都是代号,什么猴子、黄叔、卖烟老板等等。要想确定他们的身份并找到他们可并不容易。

  【同期】办案民警 杨杰:就比如说 我们抓到一个嫌疑人 然后马上要找 下一个他的下线 为什么就怕这个消息走漏把小孩转移了或者是其中某个下线跑了 怎么办 那小孩就没法解救了 所以说我们这个(工作) 应该说像那个锁链一样的一环扣一环 根本不能等 也不能停就这样 非要最终把小孩抱在自己手上 心里才踏实

  【解说】从普宁到潮阳,从汕头到揭阳,民警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广东。调查、走访、蹲守、抓捕。大家的辛苦也换来了回报,一个个人贩子相继落网,一名名被拐儿童的下落也就逐渐有了眉目,就像是顺着一根根藤摸到了最后的瓜。而其中最长的一根藤竟然有十一环,也就是说这名儿童前后被倒了十一次手。警方也经历了十一次抓捕,直到两个月后,这最后一个下线广东人苏雪云才被抓获。

  【同期】犯罪嫌疑人 苏雪云:知道我该死了 我真的很该死民警:不要说该死啊 现在你的小孩等着你回去呢 你作为一个母亲的良知啊我觉得应该是同情那些小孩子的 对吧 所以说 要通过这样的将功折罪 完了能够早点回去 照顾小孩犯罪嫌疑人 苏雪云:谢谢你

  【解说】在苏雪云的指认下,民警在汕头市潮南区的一个小村找到了购买这名儿童的买主。但这家人听说民警是来抱走孩子的,他们不干了。

  【同期】吵闹

  【解说】经过近四个小时的说服工作,虽然这家人并不情愿,但被拐儿童最后还是被民警抱在了怀里。对于杨杰他们来说,由于村民的不理解再加上语言不通,每次耗费三四个小时并不稀奇。与以往相比,这次还算是足够顺利的了。

  【同期】办案民警 杨杰有些家长根本就不配合 那些家长啊 有的躺在我们的车底下 说你们要是带孩子走 我们就死在你们的车轮底下我们就赶快抱着娃娃跑啊

  【解说】有明拦的,也有暗躲的。有的买主听说了风声,白天就铁将军把门,带着孩子到亲戚家躲藏,民警们只好等到三更半夜再搞突然袭击。起早贪黑,顶风冒雨,为了解救孩子,办案民警可没少吃苦头。不过一回到住处,他们却又立即精神抖擞了。

  【同期】杨杰:不哭不哭,算了算了民警:你一抱就不哭了杨杰:我领了多少天了。不哭不哭啊。晓得我的厉害了吧民警:好,把脚伸上来,这只脚,抬起来,叔叔帮你擦,哎不要动

  【同期】记者:这些叔叔对你们好不好儿童:好 好记者:对你们好不好儿童:好

  【同期】办案民警 杨杰:逗那些小孩玩 觉得很高兴 有时候抱抱啊 逗他们玩一下 每天我们不管多晚回去都要去看一眼小孩才睡这是我们的习惯了 就不感觉累了 不觉得累了 不觉得累了 欣慰 心里边很欣慰

  【片花】

  【解说】随着打拐工作的深入,被解救的孩子越来越多,大家住的宾馆房间成了孩子们的临时幼儿园,而民警则成了他们的临时爸爸临时妈妈。。十几个孩子中年龄最大的不过四岁,最小的才一岁多,照顾他们的吃喝拉撒睡,这活儿可一点不比在外面抓捕人贩子轻松。

  【同期】办案民警 杨杰:因为他们本来就挺可怜 可以说是很可怜 这么小就被拐卖了 我们一定要对这些小孩好可以说是比对自己小孩还费心费神去照顾他们 虽然大家都不说 但是好像 心照不宣那种感觉

  【解说】因为孩子被拐出来时都很小,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民警就给他们每人起了一个外号。他叫“小豆豆”,是这些孩子中年龄最小的,也是大家伙最疼爱的一个。他在三个月大的时候就被人贩子拐来了。这个面黄肌瘦的孩子叫“大头”,是最让民警操心的一个——因为被卖到这里后严重的水土不服,小家伙的体质非常虚弱,动不动就生病,这让民警们可没少担惊受怕。

  【同期】民警:一会就好 你长大了 他们还小 知道吧 你不能哭 别哭了别哭了 一会就好 马上叔叔带你出去

  【同期】办案民警 杨杰本来我们的责任 就是解救小孩 那你照顾不好 把小孩搞病了 或者是怎么了 伤残了 那怎么办那怎么对得起说大点怎么对得起 帽子上的国徽啊 说小一点 根本对不起我们自己的工作 根本对不起小孩的亲生父母

  【解说】民警们把被拐儿童当成了自己的孩子,而孩子们也把民警认作自己的爸爸妈妈,看着一张张可爱的小脸,这些久经风霜的汉子们更加感到了肩头的压力:还有更多被拐儿童的父母在望眼欲穿,还有更多的孩子在渴望着回到母亲身边。他们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解说】2004年7月25日,第一批21名被解救的儿童在民警的带领下踏上了回家的归程。

  【解说】火车启动了,小家伙们虽然并不清楚昆明在哪里,但他们都知道自己是要去见妈妈了,一个个儿兴奋得不得了。

  【同期】“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音乐】歌曲起……

  【解说】火车到站了,孩子们要回家了,也要和他们的警察爸爸妈妈们说再见了,孩子们舍不得,民警们的眼圈也是红红的。

  【解说】到了认领孩子的时候了,昆明市公安局的大会议室里,父母们早已望眼欲穿,随着孩子身份的一一确认。注定又有太多幸福的泪水会洒落在这里。

  【同期】办案民警 杨杰:很有感触 反正我觉得这个我也是为人父 见到这些小孩跟这个 特别是 跟亲生父母见面以后父母痛哭流泣(的场面)我心里很激动 很高兴 很欣慰 这个实话 实实在在的

  【解说】有欣慰却也有尴尬,通过DNA比对,大部分儿童都回到了亲人的身边,但还是有几个孩子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可能再次沦为孤儿,他们该何去何从呢?无人认领,民警只能把孩子们暂时放在儿童福利院来抚养。但对于福利院方面来讲,这样的结局并不圆满。

  【同期】昆明市儿童福利院院长 赵锦云:你交给我倒是简单 十几个娃娃 如果打拐(解救回来)一百个留下五十个(送到福利院)你说这些社会问题 本来不应该有的 这种(打拐)打来打去 娃娃可怜 娃娃受伤害你说我们公安也辛苦 我觉得不用讲这种辛苦是无怨无悔的 但是关键 我们做的这些事情 有没有意义 这个我说 我讲真话 娃娃最好的归宿就是家庭 来这里也不好 哭啊闹啊像这么大

  【解说】院长的质疑和抱怨并不是没有道理。儿童福利院的容量和人手毕竟有限,对于一个福利部门来说经济上肯定会存在困难。而且客观来讲,缺少了父母的照顾,可能对孩子的成长并不利。与其这样,还不如先由广东的养父母抚养,等时机成熟、找到孩子们的亲生父母后再进行解救。所以,在随后的解救工作中,警方就采取了先进行血液抽取寄回昆明进行检测,然后确定是否进行解救的方式。

  【同期】办案民警 杨杰:小孩岁数比较大了 那反正我们把血抽取以后 那到我们上边比对DNA 丢失小孩的DNA要比对到了就无条件我们带走 要比对不到 还是继续你们扶养 好吧 跟你把这个说清楚

  【字幕】2004年7月中旬至9月中旬,昆明警方共解救被拐儿童44名。

  【解说】每解救一个孩子,民警的相册就会增加一页,而每增加一张照片,都意味着又会有一个破碎的家庭重归幸福,这让身处打拐前线的杨杰很有成就感,但是10月的某天,从昆明传来的一个消息却让他倍感挫折:他前不久解救回去的一个小孩又失踪了。

  【同期】办案民警 杨杰:边把小孩解救回来 交给亲生父母 最后 像你说的 那边还在不断发案家长根本不把小孩放在心上非要到小孩丢失了以后 被拐卖了以后 他才知道 他才会考虑这个问题 可以说力不从心 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解说】现实让打拐民警感到无奈:解救一个孩子需要他们费尽千辛万苦,但孩子丢失却是一眨眼的工夫。这边救回一个,那边又丢了两个。这样下去,再多的投入,再多的辛苦也未必有一个尽头。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拐卖儿童的案件屡禁不绝,打拐的路究竟有多长呢?

  作者: 中国警务报道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