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城市记忆身世飘零的公共资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10:33 时代信报

  这个炎热的夏天,洪崖洞商业地产开始热卖。舆论很乖巧——五、六年前,当重庆的媒体开始争先恐后地炒作洪崖洞 时,它是作为山城重庆的最后一片原生态吊脚楼建筑群而名噪一时的。事过境迁,今天,出现在重庆报媒上的洪崖洞已经变成 了一个“黄金商业楼盘”,不复再有谁关心:这三个字所代表的民俗概念,是如何被置换成为一个商业概念的。

  那些曾经在报纸上对洪崖洞的过去和未来作过那么多抒情诗般的回忆、解读与想象的
文化学者们集体失语。从此以后 ,一个草根意义上的重庆老地名、一个古巴渝乃至川东地区原生态民居建筑的完整范本——被人从地图上干干净净地抹去了。

  很多年前,有诗人比喻说:吊脚楼是“重庆之魂”。准确地说,吊脚楼其实只是“老重庆之魂”。在中国,说到茶馆 ,我们就会想到老舍、鲁迅、沙仃、李劫人……想到出现在这些文学大师笔下的北京茶馆、绍兴茶馆和四川茶馆;而说到重庆 山地民居,年龄稍长的老重庆恐怕就会想起著名通俗小说作家张恨水,以及他笔下那些奔走在吊脚楼与半西式小洋楼之间的药 贩掮客、洋行职员、船老板、姨太太、打更人……

  分布于重庆主城沿江两岸的吊脚楼民居建筑群,由于受地形限制,众多高低错落的单体楼只能紧密地叠靠在一起。在 其山墙之间,形成许多仅供一两人通过的缝隙。这些缝隙与依山顺势的土木楼群、不同方向出挑的窗台、阳台以及变化无穷的 上下踏步一起,共同构成了吊脚楼民居浑然天成的公共空间。而这种由楼、院、街、巷、踏步、石梯所构成、以两条大江为背 景的空间意象,是重庆吊脚楼民居所独有的,可谓“吊脚楼之魂”。

  然而今天,一缕幽魂,已乘鹤西去。

  没有任何人否认政府启动洪崖洞改造工程的良苦用心。当年,与文化学者们对洪崖洞的诗意化表述不一样的,是市民 赠于它的另一个“雅号”:重庆主城区“最后的牛皮癣”;此外每年夏季,任何一次因雷击或者电路老化而引起的小小火灾, 都会让渝中区政府心惊肉跳一回——庆幸它没有酿成又一场火烧连营的惨剧。

  所以,换一个角度,站在官方的角度来看,洪崖洞改造工程堪称完美:政府没有勉为其难地滥用纳税人的钱作财政投 入,仅仅通过土地资产的置换,就成功地清除了渝中母城最刺目的一块“原发性烂疮”——不但擦亮了“主城窗口”,而且在 异地安置以后,洪崖洞原住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善。

  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曾经在媒体上被大肆炒作为重庆原生态民居建筑群改造“点睛之笔”的洪崖洞工程,在其 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如何“失忆”、“丢魂”、并最终完成自己的“魔术之旅”的;同时,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在这场本该由 政府主导的“城市记忆保卫战”中,资本的力量是如何将文化学者们的诗意诉求“驱逐出境”的。

  关于洪崖洞的城市民俗记忆,作为一宗产权不明的公共资产,一份可能做大、可以并且应该成为这座城市文化符号的 历史遗产,就这样被掏空了、风干了、拍卖了。槌起槌落之间,洪崖洞“易帜”。如今,它不再是重庆人对于故乡家园温柔记 忆的一部分,也不再是属于整座城市的民俗传承的一部分了。尽管那一大片颇具布达拉宫风韵的江景楼盘连重庆原生态民居的 “木乃伊”都算不上,尽管一些民俗文化学者和有远见的政府官员对此怅然若失,但奇怪的是,在这场失守的“城市记忆保卫 战”中,我们居然找不出“权益被损”的一方。

  我们惟一可以确认的是,这座城市变得更像香港、更像新加坡了——虽然重庆不是香港,也不是新加坡。

  突然便想起了桃花溪。在我们高喊“不信桃花唤不回”整整15年之后,不论是作为一条真实的河流,还是作为一个 精神的幻影,桃花溪都已经“梦薨”。一座城市消失了一条河流,没有人为此担责;但在一届政府的任期内修建了多少广场与 商厦,开发了多少工业园区,却是明摆着的政绩。在城市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长远目标与一届政府的短期政 绩之间,我们坦然地选择了后者。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