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佳木斯重温燃情岁月打造城市文化的新契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1日07:14 黑龙江日报

  1945年至1948年的三年中,东北医科大学、东北航空学校、总后汽车学校、东北供给学校、东北邮电学校等一大批院校都迁至佳木斯市。

  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话剧《反翻把斗争》、第一部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第一部实验故事短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故事片《桥》、第一部动画片《皇帝梦》就是在这一时期这一块热土上诞生。

  主创人员采访了邓垦、方强、彭施鲁、闫明复、刘白羽、陈强、于洋、于蓝等数十位当年在佳木斯工作过的革命家、文艺工作者、教育家、学者。有的人就在被采访后不久,相继离开了这个世界。

  陈云称赞佳木斯是东北小延安

  1时许正是夜色最浓时分。然而,7月5日和6日这两天,佳木斯市却万家灯火。上到市领导,下到普通市民,人们静静地守候在电视机前,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见证》栏目播出了浓缩着佳木斯近代史上最辉煌、最值得骄傲的历史一页———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194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张闻天同志来到佳木斯,担任合江省委书记、合江军区政委。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当时合江复杂的形势,提出了以发动群众实行土地改革为中心,完成追剿顽匪、发展生产、支援前线“一个中心,三项任务”的工作方针。合江省的武装斗争和生产建设呈现了朝气蓬勃的新局面。我党在延安时期所形成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和延安作风日趋在佳木斯的实践中得以体现。1945年至1948年的三年中,延安大学、抗日军政大学、延安红军军医学校等延安各大学、学院迁离延安,来到佳木斯市办学,东北医科大学,东北航空学校,总后汽车学校,东北供给学校、东北邮电学校等一大批院校都迁至佳木斯市。

  延安众多文化机构,诸如鲁迅艺术学院、八路军总政文工团、延安青年艺术学院、延安解放日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延安新华书店、延安电影团等文艺团体、院校和新闻单位从延安跋山涉水,迁至佳木斯。从延安派出的一大批干部和各种文化团体、院校、新闻单位汇集起来,一时间,延水河畔的歌声、宝塔山下的操练声、延安窑洞前的集合声在抗联将士用鲜血浸泡过的三江平原上传播开来,形成了佳木斯史册上最为辉煌的一页!

  与此同时,党领导合江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惊心动魄的斗争。剿匪、土改、发展经济、支前、参军解放全中国,成为当时佳木斯人民生产生活的主题。三年中,剿灭四大匪首谢文东、李华堂、张雨新、孙荣久为代表的2万多名土匪。合江省所辖15个县的35万农民获得了自己的土地。获得解放的人民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产热情,从1946年至1948年,合江省人民支援前线军粮3000万斤、军鞋70万双,干草95万斤、参军62000人。其中,35000多人直接参加辽沈战役。在小延安生活和工作的文化工作者,从生动的生活实践中获得创作动力和源泉。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话剧《反翻把斗争》、第一部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第一部实验故事短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故事片《桥》、第一部动画片《皇帝梦》就是在这一时期这一块热土上诞生了!

  在东北乃至全中国解放战争中,佳木斯已经成为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后方,新中国文化的摇篮。时任新华社记者的作家刘白羽写到:如果说革命自由文化的光芒照在东北解放区,光线的来处就是佳木斯。

  194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满分局书记陈云来佳木斯检查指导工作,在听取中共合江省委副书记李范五同志工作汇报后,看到从延安云集而来的一张张熟悉的笑脸,握着一双双温暖的手掌,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和氛围时,情不自禁地称赞说:“佳木斯是‘东北的小延安’!”

  松花江畔诞生《咱们工人有力量》

  随着来自延安的革命文化团体陆续向这里聚集,佳木斯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全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艺术家、作曲家、画家、电影人、编辑、学者以及出版工作者。他们深入工厂、农村、部队,投入火热的斗争生活,扎根民众,繁荣创作。一时间,佳木斯在锣声、鼓声、歌声、大秧歌声中欢腾了,成为东北解放区赫赫有名的革命文化名城

  刘白羽(著名作家):“我是1946年冬来到佳木斯的。记得当我在采访从剿匪前线刚刚归来的合江军区第二任司令员贺晋年时,窗外就伴随着欢乐的秧歌。而且我还在看了东北文工二团秧歌演出后,写下通讯《新的道路》。我认为新秧歌是东北人民文艺的开始,它代表着革命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

  1947年,著名作曲家马可随同几名文工团员来到佳木斯发电厂和铁路机务段体验生活,长期在农村生活战斗的马可一进厂就被熊熊的烈火和隆隆的机器声所感染,被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干劲儿所吸引,当一位文工团员看到这种场面时,竟激动地连声高喊:“伟大!伟大!”马可更是被工人们的劳动热情所打动。于是,一首在炎热的工厂车间迸发出的《咱们工人有力量》伴随着铿锵节奏和激越旋律,化成了一句句朴实的诗句,化成一个个激荡人心的红色经典音符。

  寻找

  40人的拍摄名单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底蕴,没有文化的城市是苍白的。”2003年7月,佳木斯市委书记郭晓华的话很深刻,也很沉重。在佳木斯十次代表大会上,市委提出“建设三江文化名城”,打造佳木斯历史文化品牌的战略部署。在市委的领导下,各部门在没用市财政投入一分钱的条件下,收集历史资料、实物,只用了短短的100天就完成了佳木斯博物馆的陈列布展。博物馆建成给人启示:“能不能用影像表现形式,抢救一段历史,记录下这段历史见证者的见证,让更多的人认识佳木斯?”

  拍摄专题片需要大量的实物、资料片、人物,寻访历史见证人的难度很大。筹拍工作从整体开始分解,4个具体工作组同步推进:负责征集历史资料的史料收集组;负责撰写专题片文字脚本的脚本撰写组;走访寻问历史见证人、革命家、文化名人的采访联络组;负责日常协调、沟通和督办的综合组。

  7日,记者在佳木斯市委宣传部看到一份不同寻常的名单,上记有在佳木斯工作过的党政系列、军事系列、文化名人和名人亲属共计40位名人的名字及居住城市。

  为了寻访这份名单上的当年在佳木斯战斗过至今仍健在的老同志,采访组可是煞费苦心。为了核实一个地址,有时要打二十多个长途电话。自2004年元旦起,佳木斯市委、市政府组织宣传部、党史委、档案馆和电视台的同志,三次辗转奔赴北京、深圳、武汉、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为了节省开支,大家住最便宜的小旅店,最远的路也只坐火车而不坐飞机,他们专程采访慰问了方强、彭施鲁、谭友林、吕清等军事家;采访了邓垦、闫明复、谈立人、王纪元等佳木斯早期领导人;采访了刘白羽、陈强、于洋、邓垦、于蓝等30多名解放战争时期曾经在佳木斯工作过的文化名人;采访了20多位在张闻天、孙西林、萧军、塞克、马可、林枫等同志身边工作过的人员及其亲友。

  佳木斯的西林公园远近闻名。土匪嚣张时,当时的佳木斯副市长孙西林被残忍杀害。当摄制组赴北京寻访到了孙西林的妻子兼战友李万新时,90高龄的李万新眼含热泪拉着市党史研究室庄金林和原市政府秘书长富宏博的手说,家乡人来了,你们是我的亲人。老人陷入了回忆:“1945年,孙西林受中央委派,由延安来到佳木斯,组建市政府,担任副市长。记得那时连烧的煤都没有,冬天取暖烧的是黄豆秆。”老人拿出一顶洗得干干净净的带着补丁的棉帽子:这是我珍藏的惟一一件孙西林的遗物,我把它捐给我的亲人的长眠之地。

  难忘的420个日夜

  14个月,420天的摄制过程里,南下北上,曲折万分。

  在纪录片制作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市委书记郭晓华多次听取汇报,在每个关键环节都提出意见,对拍摄脚本亲笔批示;纪录片制成后,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亲自审查把关,提出修改意见;被采访过的老同志,接到了样片,分别写来回信。

  那次,在桦南县石头河子现场拍摄张闻天同志工作故居时,赶上大雪天。天寒地冻,北风呼啸,在山沟里拍摄时摄像机被冻得不能使用,平时用三个小时的电池,只能用一个小时就罢工了,而为了拍摄当年张闻天土改时蹲点住过的土房,他们几乎找遍了村中所有人,最后终于找到老村支书,由他领路,用真实的画面将远去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对接。

  史料收集浸透了佳木斯人的心血。一本当年出版的书籍或仅存的实物在纪录片中只有二、三秒钟,但寻找起来,却要花上一二个月的时间。一个小时的纪录片,上千个镜头,大都是当年拍下的黑白片,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的峥嵘岁月,一些珍贵的电影资料,是当年战地记者用生命换来的真实画面。听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厂有纪录片《民主东北》和《活捉谢文东》可供参考,史料收集组直奔长春。因所要购买的资料片每分钟需上千元,为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史料收集组工作人员在长影的第12放映室的寒冷与黑暗中苦寻两天半,一秒、一秒地选,一尺一尺地剪辑,上千个镜头就是这样一点点连接而成,可谓一刻千金。

  原合江军区第一任司令员方强已93岁高龄了,老将军仍保持着军人的气质,他换上了一身绿军装,并动情地朗诵起毛主席的《沁园春·雪》,还即兴高歌了一曲《东方红》……因对佳木斯的特殊感情,方强拿出他珍藏多年跟随他指挥了无数场战斗的军事眼镜捐给了博物馆。

  同样是因为对这片黑土地的深厚感情和怀念,张闻天的孙女张冬艳奉献出了家中仅有的两件遗物:张闻天一直带着的眼镜和夫人刘英穿的毛背心……

  邓垦,邓小平的胞弟。1948年年初,来到佳木斯担任市长,后任市委书记,建国后历任武汉市市长、湖北省副省长,离休后居湖北省武汉市,已是93岁的高龄。邓老在回忆起佳木斯的难忘岁月时十分激动:“辽沈战役打响后,我每天组织人力、物力,把筹集到的粮食、军用物资运到前线。我还记得,桦南县有一名叫王张氏的妇女,生怕鞋不结实,鞋底上纳了1100针,鞋帮上纳了2300针。人们那个感情啊,现在想起来我还十分感动。”

  当下

  重新认识生我养我的土地

  7日,纪录片播出后的第二天。佳木斯市。城市里洋溢着感动和振奋。

  宋惠民,当时合江省教育厅的一名干事。他说,作为一名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当事人,曾亲眼见证了一幕幕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的感人场面,三江人民为解放全东北乃至全中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今年,正逢东北解放60周年,把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料进行详细整理和进一步充实,重新展现在观众面前,对于激励后人,牢记佳木斯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具有十分积极的教育意义。

  佳木斯的一名共青团员王新表达了他的心声:“这是光荣与梦想的洗礼。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开始重新认识生我养我的这座城市,我为我的家乡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要珍惜今天美好而幸福的生活,更不会忘记历史。”

  佳市发电厂一名老企业员工也感慨万千:为全中国人民能够在电视中认识佳木斯、了解佳木斯,感到十分高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最早是在解放战争中形成的,佳木斯电机厂、纺织厂当年“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如今应该发扬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实践之中。作为一名企业职工,我深深地感到肩负责任的重大和紧迫。

  纪录片播出了,激动不已的还有那些在这座城市战斗过的老同志,原合江军区副政委吕清特地来信说:“(当年佳木斯青壮年)整团整营都在前线,编到主力部队,大量物资人力运输前方,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主力部队,尽到了佳木斯市‘小延安’的责任,做出了巨大贡献。”

  越来越多的人,跟随纪录片的引导,拨开历史尘封,重见“东北小延安”历史的辉煌;重温“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东北小延安精神;用这珍贵的精神财富激励自己的人生。时值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庆祝解放东北60周年之际,节目播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佳木斯市、省内乃至全国都产生了强烈反响。省委党史研究室、牡丹江市委党史研究室、七台河市委党史研究室、鹤岗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张闻天故居管理所等部门,纷纷来佳求索纪录片光盘。

  到市广电局观片时,记者看到这样一幕:门卫老大爷手拿一本《东北小延安》的光碟在端详,他告诉记者,他昨晚看了纪录片,片子拍得太好了,他特地托人刻录复制了一本VCD,作为佳木斯人,他为这座城市骄傲,他要珍藏起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黑龙江日报)

  作者:唐小清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