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医疗诊治的细分历程(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1日11:50 温州都市报
  2005年07月21日眼视光医院、口腔医院、家庭病床、特需门诊、高价产房,越来越多的医疗新概念,打破了以往按照疾病种类进行医院科室设置的传统。
医疗诊治的细分历程(组图)
原瓯海医院院舍

医疗诊治的细分历程(组图)
原瓯海医院建院时的手术室

  西医:望触扣听

  78岁的邢玲玲大夫是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从事医务工作50余年。前天,在医生休息室,邢大夫和记者聊起了她的行医经历。

  她清楚地记得,1957年她进入温医附一院的时候,医院还没有电灯,她所在的内科门诊仅有两个人,全院医护人员也才几十人,“整个医院的规模相当于现在医院的一个科室。”邢玲玲笑着说,“当时医院没有那么多医学设备,我们看病只能靠望、触、扣、听。”一般是先听患者口诉自我症状,如果患者说有一些胸闷、胸疼并伴有咳嗽的症状,就用听诊器听听患者的心跳、肺部的声音,根据声音的杂清和强弱来诊断病情。此外,还做其他一些简单的身体检查,以找到病源。另外,还可以根据脉搏的强弱和规律,也可以发现病症。因为当初没有现代化设备,诊断都是靠实践经验。“我们最基本要做的是多听患者自述,并多询问以往病史,这样才能为患者确诊。”

  邢玲玲说自己以前有一个国外进口的BD听诊器,要10美元一个,一个朋友送给她的。这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是很高级的听诊器了,在当时,听诊器差不多就代表了医生的身份。“医院就我一个人有这么先进的听诊器。”她脸上有些自豪。

  中医:望闻问切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退休老医师董永芳对以前为患者诊断的方式记忆深刻。

  董医生回忆,在解放初期,人们看病大多会找传统的中医。“我们中医就是凭经验,看病靠手指和眼睛。”他解释,中医看病是依靠望、闻、问、切。三根手指就是“搭脉”的手势,通过脉搏来诊断病情,然后是看气色。当然,中医也要懂一些西医,一些常见的病痛,还是要用西药的。“因药品稀缺,碰到一些要急救的患者,就是用针灸。”他说一到夏天,中暑中风的人增多,有时候都要忙到深夜。

  而一位从事过多年中医工作的医生感叹,现在中医在现代化的发展理念下,已经西医化了。他说,以前的医生身边都少不了一样东西,就是脉枕。脉枕是方便医生搭脉用的。“我这个脉枕已经传了好几代了。我到哪里,这个脉枕就带到哪里。”在他看来,脉枕意味着一种传承。

  患者拍片要等晚上

  家住下吕浦的王大爷今年72岁,身体硬朗,平时很少去医院。去年,他因为咳嗽,就独自去市区的一家医院看病。哪知道,一进医院,就像进了迷宫,不知道怎么找医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去医院看病只需挂一个内科,随便找个医生都可以看。“哪像现在,进医院还不知道找哪科医生看病。”王大爷有些不习惯。邢玲玲解释,以前的医院对科室没有进行细分,消化、神经、呼吸、心血管等各方面都是综合在一起的。

  十九世纪晚期,英国传教士苏慧廉在温州兴办了第一家医院———定理医院,也就是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前身。二十世纪初期,温州已经有了两家传教士创办的西医院,这两家西医院因语言、习俗不同,市民求诊不是很方便。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温州由国人创办的第一所医院———瓯海医院于1919年6月成立,也就是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前身。

  瓯海医院创办初期,只有医生没有护士,科室分内科、外科、产科、五官科,医学设备仅有一台显微镜,没有专职的化验人员。手术室只有两张简易的手术台,且只能做下腹部的手术。

  邢玲玲回忆,上世纪五十年代,医院的实验室很小,白天没有电,只有晚上6:30到12:00有电,所以一些实验只能放在晚上做,患者拍片也要等晚上,一般是咳血、高烧、肺部感染的患者才能拍片。“那个时候还没有癌症的概念,拍片也是为了看看是不是有感染。”直到引进了CT,一些癌症才陆续被发现。现在不同了,除了X光、CT还有B超,色彩也由黑白进步到了彩色。

  当初由于医疗设备的落后,让医生诊治的准确度很难把握。

  现在新城一私人诊所工作的李医生,以前因为一次误诊而耽误了患者抢救的最佳时机,让他悔恨不已。

  1982年,李医生在一家县级医院工作。一天,几个面色青紫、呕吐不止的工人被送到医院里,送患者来的人说他们因为偷吃了农户的青菜之后出现了以上症状。李医生根据以往的经验就认为他们误食了青菜上残留的有机磷农药,给他们注射了阿托品和一些抗感染药物。输液后,这些工人反倒出现了抽搐的症状,李医生赶紧把他们送往市里的大医院急救,之后确认他们是亚硝酸盐中毒。而其中几个年纪大的工人因为呼吸衰竭没能抢救过来。

  “当时如果有化验设备的话,只要把他们的呕吐物拿去化验,就知道病因,也不会延误治疗时机了。”说到这里,这位老医生连连摇头。

  没有了大内科

  瓯海医院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温州医疗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上世纪七十年代,为了适应临床医疗工作和教学、科研的需要,瓯海医院大内科开始分专业。最初分出了呼吸、消化、心血管、血液、肾、内分泌等6个专业组,到了八十年代,感染科、神经内科独立分科。外科分成泌尿、脑外、肿瘤、烧伤四个专业组。中医科也开始发展,分设推拿、针灸、伤骨三个专科。而这些专科分出来,为患者开展的检查项目也大量增加,靠听诊器、血压计等传统的工具作诊断的模式开始打破,医生分工也越来越细。

  1985年以前,受计划经济影响,医院医疗设备主要依靠上级调拨,医院本身没有财力购置较大型设备。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医院的医疗设备很有限。1985年,温医附一院从上海华山医院购买了一台二手的日立头颅CT机,附一院成为我市首家开展CT检查的医院。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核磁共振机、螺旋CT机、DSA等大型医疗检测设备纷纷进入温州。

  温州医院科室的发展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1988年,温医附一院的科室有内科、神经内科、外科、妇产科、眼科等13个科室;1992年增设呼吸内科、脑外科、泌尿外科、肿瘤外科;1993年建立烧伤科。1995年设立了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等,大内科这个概念在那时已经不存在了。

  随着医疗科学的发展,到了21世纪,医院的一些专科难以满足一些综合性治疗,于是,专科医院出现了,如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口腔医院、温州心血管病医院等。此外,一些民营专科医院也开始在温州出现。

  专科细分利弊各现

  专业化的道路越走越远,但也逐渐显露出一些弊端。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市区医院纷纷取消大内科编制,将原来的内科分解为心、肾、消化、呼吸、感染、免疫、血液和内分泌等专科,不断向纵深发展,在放射、超声、内镜和实验室等方面建立了大量辅助检查和治疗手段。但有时也给患者带来不便,有些患者不得不转好几个科检查。如一些疑难杂症的病人往往要辗转于门诊各科之间,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有一定的诊断方向。这时,病人的时间成本以及医疗花费要相对高了起来。还有的病人症状不典型,自己不知道该看哪个专科,而相当多的疾病是影响全身的,人为地按器官和系统分科,会使一些初诊的病人误诊或漏诊。有患者建议,医院能否设这么一个科室,对不明病因的患者先来一次归类。本版图片由温医附一院提供本报记者王宏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