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争取早日走出"低薪时代" 如何和低薪说bye bye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1日12:08 龙虎网

  【龙虎网讯】由于身价“缩水”,有的毕业生选择了考研深造,有的拖到毕业时不得不随便找个工作,还有的则早已面对事实,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争取早日走出“低薪时代”……对此,人才市场、高校以及企业内的人事专家们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友情提醒]

  起薪、底薪、月薪有差别

  前程无忧人力资源专家王立君称,目前许多大学生对起薪、底薪、月薪的概念非常模糊,他们大多把起薪或者底薪误认为月薪,这是完全错误的。“目前许多报道上说毕业生的薪水低,大多是指起薪或底薪,起薪是指最初工作的工资,底薪即用人单位提供的保底工资,这些都是基本工资,仅仅是月薪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最具挑战性的效益工资或提成。”王立君认为,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用人单位在提供培训的前提下,肯定不会有高薪。但经过1-3个月的试用期后,其月薪一般能达到1200元。

  就业别一味追求薪资高低

  人力资源专家认为,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不要为薪资多少所左右,脚踏实地地做好眼前工作,那么拿到手的实际收入相信不会让你失望。一味地追求工资待遇,将会失去很多就业机会。因此,毕业生应理智地对待工资与待遇,看重就业比起薪更重要,等自己有了“本钱”之后,才有追求工资待遇的更多“筹码”。

  现在低不等于一直低

  被采访人:江苏省职业介绍中心职业指导员杨琚

  从我们职介中心毕业生薪水状况统计来看:通常专科毕业生薪水在700至1000元/月,

  本科生大多数集中在1500至1600元/月。根据行业差异带来不同专业毕业生的薪水差异。就文秘、财务、法律专业毕业生而言,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是无所谓专业对不对口,开始这些学生的月薪都在700-800元/月;而医药、营销、机械、汽车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近年来市场需求较火,且大多数集中在大型生产制造型企业内。这些专业的专科、本科生起薪比普通水平能高出30%至40%,差不多达到市场上冷门硕士生的起薪水平。面对低薪,毕业生想要立刻远离还不太可能,毕竟这与各行业、市场岗位供需、整个就业大背景有关。

  建议毕业生在初入职场的时候,不要仅看单位提供的工资情况,还要将保险、福利、待遇等各项补贴综合考虑后衡量薪资。另外,每位毕业生不要被眼前的薪资所吓倒,还要看长远的发展,看看两年后能达到什么水平。通常大学毕业生在一个岗位上锻炼个两三年,薪资都会有起色,这也是人才市场上出现单位青睐具有两三年工作经验毕业生的原因。

  在校期间不妨多学点知识

  被采访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工处殷老师

  扩招后高校毕业生呈现相对过剩,大学生们也不再是以前所谓的“骄子”。除了少数专业、新兴专业、行业部门的专业有一定优势、收入较高外,大形势还是薪资处于下滑状态。这时就需要大学生个人更加要学会把握方向,选择专业时要慎重,同时尽量向深度和综合方向发展。

  在校期间,一般大学都有选修课,这些课程有的是围绕大专业某个方向而展开的,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以及目前市场缺口较大的课程进行深度发展。同时,还有些课程属于跟本专业相关的第二专业,在我们学校有些英语专业的学生,同时选修了日语或其他外语,这样的双语人才在社会上更加吃香。总之,在学校多学点没有坏处。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为自己的就业多条途径和渠道。

  薪资跟效益挂钩

  被采访人:深圳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公司张总

  对于毕业生,无论学历层次起薪都差不多,除非有些个人能力特别强的毕业生,薪资也可以另当别论。这不是哪个企业随便定下来的,而是,根据目前毕业生能给企业带来的效益而定的。

  刚从学校出来的毕业生,都需要经过半年到一年时间的培养,几乎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效益。作为公司储备人才、培养人才的需要,一般正规的公司都会开出能保证当地生活水平的基本工资。但见习期后,根据各人的表现及所从事的岗位不同,大学生们之间的薪资差距就会相差较大。在我们公司,有些从事一线销售的,两三年后做到主管级的大有人在,他们的薪酬自然水涨船高;而有的业务能力一般,长进比较慢的大学生,没有东西能证明自己的能力,不要说加薪,就是减薪、辞退都有可能。

  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要想成为高薪一族,最重要的还是要沉下心来,多学点真本领,包括与专业相关的技术、社会经验等,积累到一定程度,薪酬方面自然会有提高。还是那句老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作者:戴明夷

  (来源:现代快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