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增创江苏发展新优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1日18:55 扬子晚报

  中共南京市委 南京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南京市的服务业一直保持快速稳定的发展,增加值增幅连续8年超过12%。“十一五”期间,我市服务业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主要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超过1800亿元,实现5年翻一番;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服务业结构更为优化,以生产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

  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的原则,我们重点在“六大领域”进行突破:一是现代物流业。以提高物流产业的竞争能力和区域物流辐射强度为重点,培育具有扩张能力和充满活力的长三角国际物流副中心、长江流域区域物流转换中心、南京都市圈物流配送中心。二是商贸流通业。进一步巩固商贸流通业在南京都市圈的中心地位,实现“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建成辐射力较强的区域商贸中心。三是旅游会展业。实现从“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的跨越,形成发达的会展经济,努力构建辐射华东、影响全国、具有国际水平的旅游会展中心。四是金融保险业。充分发挥区域内的金融资源优势,建立体系较为完善的区域金融中心。五是信息服务业。围绕建设“数字南京”,把信息服务和科技研发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打造信息化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的区域信息服务中心。六是其他发展潜力大的服务行业。把文化体育、房地产、社区服务、教育卫生等市场需求潜力大的服务行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大力发展。

  南京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工作重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利用我市发达的交通条件和内河港口、国际机场的优势,把现代物流业作为改善投资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战略产业加以推进。全面实施物流发展规划,加快港口建设,实行港区联动;培育物流市场,重点建设龙潭、禄口、丁家庄和江北化工四大物流基地等;发挥江苏软件园、南京软件园两个国家级软件园的核心作用和牵引作用,力争用3-5年时间把南京建成国内外著名的软件产业基地。

  改造提升消费性服务业。重点围绕设施的改造、技术的提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通过加快改革开放推动消费性服务业的现代化进程,提升消费性服务业的整体水平。用现代经营理念、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和改造消费性服务业领域的各个环节,提高竞争力。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

  营造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重点做好“十一五”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营造更优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加速服务业企业改革改制步伐,引导服务业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推进服务业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进程。建立更加开放的管理体制,形成各种经济类型充分竞争的格局,促进服务业资源在市场上的合理流动。大力吸引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总部、研发中心、现代服务业大集团、大公司入驻。创造更为宽松的人才和创业环境,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

  以生产服务业为突破口促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

  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

  苏州从城市定位、区位条件和产业特色出发,始终把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服务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加速扩容、放量、增效,积极为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去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1105亿元,已占到全市服务业总量的35%。

  完善规划,优化生产服务业发展布局。我们在服务业的发展定位上,实施与上海“错位发展”的战略,积极发展以生产服务业为主的承接型、延伸型、互补型服务业,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中,我们把生产服务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明确为制造业提供配套服务的方向和重点。在空间布局上,沿江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等,沿沪宁线突出发展信息咨询业、技术服务业等,中心城区突出发展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等,促进生产服务业合理分工。

  突出重点,明确生产服务业优先发展的领域。立足苏州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服务业已有的发展基础,围绕为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着眼于把苏州建成区域性物流中心,加强苏州港特别是太仓港区的建设,完善市域高速公路网,搞好工业园区保税物流中心和张家港保税区“区港联动”物流园区试点,加快建设各类专业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增强物流业的聚散能力。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数字通讯、软件开发、系统集成,推进各行业和企业的信息化,加快建设科技创业园区和企业研发中心、设计中心、技术中心、检测中心,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

  构建载体,提升生产服务业发展水平。以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为抓手,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在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动漫产业园,在县级市、城郊区抓好生产服务业载体功能开发,将工业企业“退城进区”置换的土地优先用于生产服务业项目,开工建设了以保税物流中心为依托的大型电子元器件和电子产品交易市场,努力提高生产服务业的承载能力。加强与境外服务业企业在物流、中介等领域的合资合作,吸引境内外大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总部及其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等分支机构和国外市场中介机构落户苏州。

  制定政策,营造促进生产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强调要像抓制造业一样抓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在市场准入、税费、就业、融资、用地、价格、产权变更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把生产服务业作为扶持的重点。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生产服务业领域。

  招才引智,抓好生产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吸引人才机制,对生产服务业中研发、设计、创意、物流等10多个方面的紧缺人才,从收入、户口、住房、培训、子女入学等各个方面予以倾斜。加强生产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加大在职培训力度,为生产服务业发展输送合格的一线人才。

  构筑现代服务业高地努力增创发展新优势

  中共无锡市委无锡市人民政府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苏南增创新优势、增强竞争力的战略之举,也是无锡传承近代工商文明、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必然选择。

  在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上,我们一是强化规划引导,理清发展思路。相继编制完成了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纲要和旅游发展、市区商业网点、市区商品市场布局调整、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等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的思路、途径和对策措施。二是强化政策扶持,改善发展环境。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意见,降低准入门槛,加大财税、用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设立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对9大门类15个重点项目进行重点扶持。把服务业发展纳入市重点工作目标考核,加大考核占比分量。三是强化对外开放,提升发展水平。近年来,全市共引进易初爱莲、百安居等5个外资连锁超市,13个外资连锁超市门店,并建成了锡港CEPA服务业合作中心。四是强化项目建设,打造发展载体。重点抓好无锡工业设计园、新丰金属物流等一批规模大、业态新、辐射效应强的服务业重点项目。

  进入发展新阶段,无锡面临着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完善城市功能的历史任务,面临着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历史契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努力构筑现代服务业高地,正当其时,大有可为。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推进服务业集聚化发展。我们将全力打造现代物流、科教创意、休闲旅游、文化旅游、商务商贸等5大服务业集聚区,积极推进环太湖旅游、体育、休闲、商务、会展产业链建设。加快现有市场布局结构调整,重点培育打造15个特色街区,集中力量建设好一批大市场。

  二是着力推进服务业功能化开发。以空港、水港、信息港建设为重点,增强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功能。以发展生产服务业为重点,加快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快引进国内外重量级物流企业,大力发展金融业、高端中介服务业和研发产业。

  三是着力推进服务业国际化进程。继续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吸引国际性、区域性的服务业组织、大公司大集团总部以及物流、信息、研发、销售中心落户无锡。结合城市扩大开放、提升功能,着力引进服务业的新门类、新业态,提升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层次。

  四是着力推进服务业园区化建设。借鉴制造业开发区和工业设计园等服务业园区管理的成功经验,通过建立管理机制,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使园区服务业企业享受与园区二产企业同等政策,进一步降低服务业企业成本,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五是实施新一轮改革,加快社会事业、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管办分离”、“政事分开”步伐,吸引外资、民资参与兴办社会事业和市政公用事业。

  六是积极实施“百千万”优秀服务业人才工程,大力引进国际国内服务业高级专业人才和服务业领军人才、创新人才,加大服务业人才和职业培训力度,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中共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

  近几年来,我们主动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努力把握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律,针对工业化进入新阶段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新要求,坚持“抓三产促二产、以二产带三产”,一手抓现代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实现了发展服务业与推进工业化的互动双赢。

  着力打造大港口大物流,为发展现代制造业提供有力支撑。滨江临海是我市独特优势,我们根据现代制造业对生产服务业的强烈需求,充分发挥港口在吞吐、接卸中转、运输等方面的超强能力,以提供更高质量、更低成本的服务,促进制造业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发展。近三年来我们共投资近20亿元倾力建设大港口,去年沿江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6座,总数达到35座。去年沿江8大港区集装箱吞吐量近3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达到7000万吨,预计今年将超过8500万吨,明年将突破1亿吨。港口物流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临港工业的发展,去年临港工业占工业经济的份额接近50%,港口经济对GDP的贡献率达25%以上。目前,我们正围绕建立长三角北翼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目标,加紧规划建设港口综合物流园区和散货配送物流中心、石化能源物流中心等5大物流中心,为未来沿江沿海制造业的大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和配套。

  着力培育大市场,为做大特色工业板块增强拉动力。在全力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市场作为一个重要抓手。目前全市共有各类专业市场610个,年成交额627亿元,其中超亿元市场84个,超10亿元市场9个。依托一批在全省、全国有较大知名度的生产要素专业市场,全市形成了家纺、电动工具、不锈钢、缝纫机针、医药化工等22个初具规模的特色经济板块,集聚了3000多家工业生产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着力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为推进工业化构建新平台。我们以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为突破口,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与实施工业化、城市化战略结合起来,通过发展服务业完善城市功能,实现城市发展的转型和服务业的升级。近三年是南通城市建设力度最强、投入最多、变化最快的时期,目前苏通大桥、盐通高速正在抓紧施工,通启高速提前建成通车,海防公路已全线通车,崇启、崇海大桥建设前期工作正在进行,新长铁路、宁通铁路正式营运。以服务工业为主体的科技、金融、会展等新兴服务业也正在加快发展。

  服务业在全力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全市农副产品商品率超过70%,其中80%的农副产品进入上海、苏南等大中城市超市和市民的餐桌。全市共有20多万农民经纪人服务于农副产品购销,年交易额80多亿元。

  立足淮海经济区打造现代服务业之都

  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

  徐州地处四省通衢,交通要冲,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条件十分优越。

  全省学习广东发展现代服务业经验报告会后,我们组织专门力量抓紧编制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制定鼓励扶持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明确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和重点。总的思路是,紧紧围绕加速工业化进程,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突出发展生产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把徐州建成苏北和淮海经济区服务业规模最大、实力最强、水平最高的中心城市。工作中,我们将重点抓好五个方面:

  一、积极整合优质资源,努力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以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发为依托,在东陇海沿线布点建设淮海综合物流园区和徐州经济开发区、邳州、新沂三大物流中心,为推进产业带新型工业化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保障。以工业主导产业为依托,充分发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通汇流”的优势,加快推进传统运输、仓储等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向第三方物流发展。以连云港港口为依托,支持宏康、丸全外运等现代物流企业拓展业务。

  二、大力培育城乡市场,努力打造区域性商贸都会。重点建设“一个中心商圈、十大专业市场”。今年投入4.5亿元,完成彭城广场中心商业圈改造工程,成为淮海经济区最重要的商务中心。支持徐州港务集团与晋城矿务局合作,投资3亿元改造徐州万寨港,建成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中转港和煤炭市场;在邳州建设总投资6.9亿元的中国科技木业城,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淮海经济区最大的木业交易市场;在新沂建设总投资5亿元的苏北建材城,使之成为苏鲁边界最大的建材批发市场。

  三、充分发挥科教优势,努力构建区域性科技服务优质平台。重点支持徐工集团工程技术中心创建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积极筹建中国机械技术研究院,巩固和强化徐州工程机械行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加快徐州科技城建设步伐,今明两年完成科技城一期12万平方米项目的建设,力争今年入园企业达到50家,建成省级高新技术创业中心;2-3年内在孵企业达到100家以上,建成国家级创业中心,成为淮海经济区最重要的科技创业园区。

  四、全面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努力构筑区域性金融服务业高地。扩大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争取两年内有2-3家股份制银行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使我市商业银行达到10家以上;进一步拓展金融业发展空间,逐步建立跨行政区域的同城票据交换市场,把金融服务扩展到周边城市。

  五、以旅游和房地产业为重点,努力实现新兴服务业快速崛起。旅游业紧紧围绕做强“两汉文化”、“军事文化”和“云龙山水”三大品牌,把“一山两汉三孔”旅游黄金热线和周边旅游景点串联起来,建成旅游强市。同时大力发展会展、信息、中介和文化等产业,促进服务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强化牵头协调责任推动重大部署落实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省委、省政府对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作出全面部署,明确了新的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这是江苏服务业发展历程中一个新的起点。省发改委作为发展服务业的牵头协调部门,将着重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实施目标管理。会议提出了服务业发展的倍增计划,为确保其顺利实施,我们正在按照目标管理的要求,建立目标责任工作机制,进行年度分解,同时制定《江苏省服务业绩效考核实施办法》,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别服务业的具体要求,实行分类绩效考核。

  二是编制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纲要》对江苏发展现代服务业作出了战略性部署。我委将按照《实施纲要》的要求,高起点编制好《江苏省“十一五”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同时协调指导有关行业子规划和地方规划,统筹做好服务业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的对接,引导资源有效配置和集约利用。围绕优化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重点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对交通、土地、生态等各类许可利用作出科学安排,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定位、设施规模、整体设计等方面进行超前规划,提高各类服务设施的集约化水平,促进现代服务业的集聚、提升与合理分布。

  三是落实激励政策。《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涉及市场准入、税收优惠、规费减免、财政扶持、价格支持、培养人才和规范管理、改革开放8个方面36条政策,在许多方面都有了突破。我们将利用各种渠道加大政策宣传和社会监督的力度,促进地方和企业了解政策、用足政策、用好政策。同时,把政策的落实作为服务业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是推进重大项目。《实施纲要》中提出十个方面的重大项目,是全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中之重,必须全力推进,加快实施。为确保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们将建立省、市发展服务业重大项目责任制,对重大项目进行全程服务、全程推动、全程督查,及时协调解决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同时,加快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服务业重大项目数据库,推进重点建设的滚动发展。省里设立了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省级财政已列入预算,2005-2007年每年1亿元,主要用于国家引导资金的配套,以及影响大、带动作用强、具有示范效应的服务业重点项目的贴息或补助。

  五是培育名牌企业。支持服务业重点企业争创名牌,支持服务业名牌企业做大做强做响。实行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创建一批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应用水平高、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服务业名牌企业。抓紧建立省、市两级服务业名牌推进制度,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服务业名牌企业按规定给予奖励。支持名牌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全方位加强对服务业名牌的支持。

  突出重点大力推动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

  江苏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既是我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需要,也是我省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快发展生产服务业和商贸流通业是全省经贸系统当前和今后的工作重点。

  以第三方物流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进一步整合资源,加紧制定发展规划,重点是大力培育和发展第三方物流,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在培育本土大型物流企业的同时,加强国内外物流企业合作,有步骤、有重点地引进大型跨国物流企业,提高物流国际化水平。争取到2010年,我省全社会物流成本降到13-15%,物流外包比例超过50%,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物流企业和企业集团。

  以销售市场为重点,加快发展商品批发市场。加强对批发市场建设的统一规划,重点发展依托当地制造业基础,向区外、省外甚至国外辐射的规模化销售市场,通过市场集聚带动产业集聚。加快对现有市场的提档升级,根据“商场化管理、品牌化经营、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加速引入知名品牌连锁企业,逐步向中高档的大型购物中心发展。

  以连锁经营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围绕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业,我委将以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为抓手,促进传统商贸业水平提升;以培育大企业、大集团为重点,大力扶持苏宁、苏果、五星、文峰等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力争今年超百亿商贸企业达5家。同时,运用多种灵活的优惠政策,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将地区总部、采购中心设在江苏,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以“千镇万村”市场工程为重点,重构农村市场流通网络。用现代流通方式重构农村流通网络,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建成1万个农家店。生活资料以苏果为龙头,实施“百县百店计划”,在县城建立100个直营店,并向乡镇和行政村延伸设点。生产资料以苏农为龙头,推进建立县、乡、村、户相互连接的农业生产资料经营网络,力争一户一卡。

  以会展经济为重点,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以打造国际国内会展品牌为主攻目标,重点建好宁、苏、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综合性展馆;进一步完善各项商务配套服务;重点培育跨国零售集团国际采购会、江苏国际服装节、苏州电博会等品牌展会,不断扩大国内外知名度;设立协调机构,统筹会展业发展。加大商务领域的对外开放,鼓励引导国际著名的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投融资机构来我省设立分支机构,培育商务服务业主体。

  以做大做强为重点,加快发展民营服务业。鼓励民众把现代服务业作为创业的重要领域,破除一切政策性和体制性障碍,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推动民营企业加快进入新兴服务业领域。加快培育民营服务企业排头兵,重点扶持100家民营服务企业,发挥带动效应。大力推进“百家民营企业境外上市”计划。

  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现代物流

  南京王家湾物流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王家湾物流中心成立于2001年3月,注册资本1.06亿元,总资产5亿元,是国家规划的45个公路主枢纽货运系统中心站之一,是交通部和省市政府重点规划建设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物流基地。

  2001年,在省市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公司成立了直通式海关监管点,实现了南京与上海之间进出口货物通关的无缝衔接。为了更好地整合物流交易信息和物流资源,公司于2002年初建成了面向社会的物流信息交易平台。同时,公司还先后成立了多个物流运作实体公司,仓储、运输、配送等第三方物流服务迅速发展,经营范围涉及电子电器通讯产品的仓储、装卸、配送,化工及危险品运输贸易,汽车整车及配件VMI及JIT服务,纸业及快速消费品的仓储、配载、包装、流通加工服务,集装箱中转、堆存、CFS服务,以及其它基于供应链全球一体化管理的物流服务。

  2003年初,为进一步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要求,不断提升王家湾物流的服务品牌,公司在南京市物流发展总体规划的范围内,征地1000亩,建设丁家庄物流中心。该中心为南京市公路主枢纽物流系统的一个重要节点,也为公司进入公铁联运、公水联运提供了重大契机,有利于实现与龙潭物流基地、禄口空港物流园、江北化工物流园共同发展的目标。下一步,公司将在丁家庄重点建设“三个平台”和“一个中心”,即陆路货物运输交易服务平台、仓储式专业采购分销贸易服务平台、信息平台和第三方物流服务中心。

  1、货运交易平台。占地300亩,日货运车吞吐量3000台。货运交易平台将实现“三个服务”,形成“三大集聚”,即通过有形服务、无形服务和增值服务,形成公路干线运输集聚地、城市配送集聚地和货运信息集聚地。

  2、仓储式采购分销贸易平台。占地250亩,计划建设专业化仓储20万平方米,发展以商品流通为主的仓储式采购分销贸易平台,为商品流通企业提供运输、仓储、简单加工、商品交易等增值服务。同时,利用海关监管库、出口监管库和保税库“三库联动”,开展进出口的国际贸易业务,带动供应商库存销售,实现供应链管理,改变单一的仓库租赁的传统运作模式。

  3、信息平台。在原有公共货运信息交易平台的基础上,继续投资4000万元建设丁家庄信息交易系统。新系统将有效地把上游供应商、下游流通及制造企业结合起来,通过与相关政府部门及其他物流服务商的连接,为企业提供快捷通畅的信息服务。

  4、第三方物流服务中心。充分利用以上三个服务平台,以特种运输包括危险品运输、集装箱车辆运输以及贸易平台内的专业货物运输为重点,采取与国际上知名物流企业合作的形式,大力发展国内、国际第三方物流服务。重点为进驻南京地区的大型知名制造企业,提供全程物流服务。

  瞄准国际一流技术依靠创新实现超越

  无锡永中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永中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月,由无锡新区经济发展集团总公司和百慕达公司共同投资创立,是一家专门从事新一代跨平台集成办公软件开发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经过五年多的发展,公司研发中心拥有200多名软件工程师,研发团队被Sun公司评为“世界十大JAVA开发团队”之一。

  通过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公司自主研发的数据对象储藏库系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先后推出每版都有重大改进的6个版本,提供了标准版、教育版、二次开发版、NC版及其它各种专用版。永中在已经非常成熟的Office技术上,凭借自主创新,在全球范围内提出了包含78项技术主张的专利申请。

  目前,江苏、新疆、吉林省级政府已全面采购使用永中Of鄄fice,其他十几个省级政府部分使用。在大力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永中已经跨出国门,走进日本软件零售市场,在北美等国际市场提供网络销售,为全面进军国际市场作好了准备。

  软件业是21世纪国际竞争的重要产业,国外软件的市场垄断地位已对我国经济、信息安全及知识产权等方面形成了巨大压力,这就促使中国必须建立自主的软件产业。但很多人认为,在基础软件领域,经过多年发展的Office功能近乎“完美”,国产软件厂商已没有机会。

  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始终坚持以创新求生存、求发展、求超越,确立“别人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机会”的理念,以用户的需求为我们的目标,瞄准世界一流技术,依靠创新实现新的超越。我们通过仔细分析和不断研究发现,进口Office产品中有很多关键的应用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而且不支持非本公司生产的操作系统,不考虑对其它产品文档格式的兼容,这些都是永中实现替代进口软件产品的巨大契机。

  现在,永中不仅在关键数据集成技术上有了创新,而且在实现微软OfficeXP功能覆盖率83.1%的基础上,增加了如数据链接、科教模块、稿纸方式、拼音共10%的创新应用和功能,极大地满足了用户迫切需要的集成应用和中文特色功能,并在市场上取得了广泛的认可。

  目前,永中Office已发展到功能比较齐全,品质相对稳定的阶段。正是由于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运作模式,在完善的需求服务体系支持下,永中Office在产品实用性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未来几年内,公司将立足于软件服务,不断创新,提升产品性能、品质及兼容能力,实现对进口Office软件产品的全面替代。在国内市场成为主导产品后,公司将在国际市场上与国外软件巨头同台竞技。

  建设五金航母打造产业高地

  华东五金城

  华东五金城位于泰州市姜堰经济开发区内,由浙东投资公司投资建设,中期规划面积1180亩,总投资18亿元,首期投资6.8亿元。目前,首期主体商铺工程完成70%,招商任务完成过半,五星级酒店、商业街、仓储物流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全面铺开,完成投入4亿元。主体商铺今年12月份可正式投入运营,年成交额可达30亿元,2年后成交额可达100亿元以上。

  选择江苏,落户姜堰,我们是经过审慎决策的。2003年上半年起,我们组织了专门团队,对华东地区进行了周密的市场调研,最终决定在姜堰建设华东五金城。我们的决策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基于江苏独特的产业优势。江苏是五金制造大省和需求大省,有2万多个五金生产厂家,每年生产400亿元的五金产品,去年五金需求达500亿元。但到目前为止,江苏缺少相应的五金交易平台。二是基于姜堰独到的环境优势。姜堰拥有完备的水陆交通体系,是全国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周边产业基础雄厚,半径100多公里的五金生产圈内有40多个五金产业镇、五大五金产业集群。

  在认真分析国际国内五金产业发展趋势和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坚持高起点规划,将华东五金城定位为“三大中心”:一是打造全国最大的五金集散中心。二是打造国际化的五金采购中心。我们秉承“买全球、卖全球”的理念,在五金城内规划建设国际街区,致力于打造世界五金市场的重要节点。目前,已吸引了300多位海外五金采购商前来考察、商谈采购事宜,并为海外采购商落实了20多批订单生产;已有日本、挪威、德国、意大利等国五金品牌加盟,成为国际产品在国内最大的集散地。三是打造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的现代物流中心。供应商在华东五金城设立样品展示窗口,采购商在华东五金城设立采购点,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同时,我们积极打造五金机电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有机结合、高效互动,形成“网上信息对接,市场采购交易,仓储物流配送”的现代流通模式。

  作为一个新兴市场,为了能在强手如林的五金市场中脱颖而出,实现后来居上,我们在经营的理念上进行了探索和创新。我们坚持“服务产业、整合产业、打造产业”的发展理念,实施前店后厂的发展模式,在周边设立了三个五金加工园,园内设有热处理中心、电镀中心、污水处理中心。我们还将充分发挥技术研发、产品孵化、人才培训、新品博览、风险担保、营销推广等服务优势,利用大市场的集聚效应,为周边的产业集群提供服务,促进苏中五金产业形成产业链完整、制造能力强大的产业集群。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