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合纵连横谱华章——四川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一年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02:02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本报记者 伍江川

  西部大开发之初,各种讨论不绝于耳。核心议题是,西部大开发,四川怎么办?

  五年时光飞逝,在转移支付、投资倾斜等宏观政策有力支撑下,蜀中大地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700公里,雄居全国第五,西部第一;电力装机容量突破
2000万千瓦,其中水电迅速增至1338万千瓦,位列全国第二……

  然而,在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连年保持高位的情况下,四川经济可持续增长也面临考验。“无工不富”的命题、“输血”与“造血”的思辩,使我们日渐清楚地看到:基础设施的改善,并不足以弥补东西部差距。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才是关键。

  破题:四川要求承办第二届大会

  “四川要求承办第二届大会。”首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上,省委副书记、省长张中伟提出申请。

  循着省长的申请,我们可以梳理出四川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路。

  本世纪头20年,引导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主旋律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产业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和重组。

  顺应这一潮流,地处西部的四川迎来实在的机遇: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土地、能源、人力等生产要素对经济的承载能力日趋饱和,内资外资都出现了向西部转移的趋势。

  在风起云涌的区域合作大潮中,不在珠江流域的四川,为何选择积极融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川粤两地社科界专家一语道破:这是由历史原因和互补特性决定的。

  长期以来,四川与以粤港澳为主的大珠三角地区人员经贸往来十分密切。以广东为例,在粤就业半年以上的3100万跨省流动就业人员中,500万来自四川;川企在春秋两季广交会上签下的订单,占四川外贸出口总额的20%左右,广东早已成为四川最主要的进出口口岸之一……

  产业互补则更为明显:广东工业产值占本地GDP的比重在40%,人均GDP在1600美元以上,外商投资企业众多,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四川则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广东的外贸依存度高达98.77%,四川则不足10%;广东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其优势产业———化工、机械、电子、轻工等,无不是四川急需壮大的产业类型。

  以更广阔的视野审视泛珠合作,我们还看到,该区域合作的两大基础——CEPA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都与四川休戚相关。港澳贸易物流信息平台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目前中国参与的唯一自由贸易区,更是四川长期青睐的广袤市场和资源基地。

  在生产和市场两大环节得以提升———参与泛珠区域合作,使四川切切实实看到了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

  跟进:产业合作高潮迭起

  首届论坛及洽谈会以来,各方签署的30多个框架协议已给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相关产业合作高潮迭起。经贸合作,物流为先,四川率先在物流业取得进展。成都市与深圳市在铁道部的支持下,去年正式开通蓉深铁路货运“五定”班列,两地间货运时间由原来的11天减少到3天。

  2004年底,川滇藏三省区成功签署《川滇藏旅游合作发展宣言》,着力构建“川滇藏中国香格里拉无障碍旅游区”。目前,无障碍旅游区的理念正在四川和更多泛珠伙伴间推广。

  今年5月,四川首次派出阵容可观的经贸代表团,赴江西对接洽谈。

  第五届西博会上,广东代表团与四川企业共签署合作项目(合同)43个,签约金额高达21.8亿元。2004年广东实际在川投资41亿多元,而川粤合作项目履约率达76%以上。在川投资的粤企包括健力宝、乐百氏、华为、三九、珠海中富、新中源、科龙、万科、南玻等。

  一年时间,产业合作思路逐渐清晰,成效日益显现:四川以水电为代表的基础设施产业、以机械冶金为代表的制造业,在泛珠合作中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后劲。

  务实:当前合作的主旋律

  第二届论坛和洽谈会组委会执委会常务副主任、省委副书记、副省长蒋巨峰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本届大会将坚持“务实推进”的根本原则,注重实效,大胆探索,进一步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在此思路指引下,四川的“泛珠攻略”已清晰显现。下一阶段的重点目标:加强基础设施领域和跨省区重大项目的合作,尽快构建起快捷高效的泛珠三角物流大通道;加强区域内工商、质监、物价、检疫、税务、海关等部门的合作,建起区域统一的市场监督协调机制,努力营造统一、开放、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资金、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从而真正实现优化组合和产业互动……

  合纵连横之中,四川正迎来新的发展空间。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