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歌舞声中品味水族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08:50 生活报

  水族人聪明、勤劳。虽然,记者在水族的采访时间只有一天,但是从水族人的饮食,以及田间劳作时哼唱的歌曲中,记者已经深深地体味到了水族人的热情和文化的多元性。

  独特的饮酒方式

  水族以大米为主食,次为玉米、大麦、小麦、红薯等,喜爱吃糯米饭、鱼类及烧酒、
甜酒,并以此作为祭品和节日招待亲友所必需的食品。传统的待客习俗是,凡有来客必要饮酒,贵客则以杀小猪及鱼招待。猪头、鸡头象征尊贵,所以鸡头要敬给客人,猪头留作饯行席的供祭品。不过,现在不再讲究这些,但待客的热情和真诚没有丝毫改变。

  14日,记者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周覃镇梅山村采访时,当地村民石绍芝邀请记者到其家吃晚餐。石绍芝的丈夫在自家客厅内架上炉灶,将储存了长时间的腊肉拿出来,切成薄片,放进灶台上的锅里,随后,又切了些韭菜和一些黄豆放进锅中,加适量的水开始在锅里面一起煮。锅的上面架个铁圈,用来放辣椒和盐调成的佐料,水族人将这个铁圈称之为“盐蘸圈”,这道菜水语称为“阿姆”,汉语意思类似火锅,是水族人最喜爱吃的,也是用来招待客人最体面的一道菜。接着大家拿来两组直角形的木架,将其拼凑在一起,围在“阿姆”的周边,它高不过30厘米,宽20厘米,这就是水族人用来吃饭的桌子。为了陪记者就餐,他们还特意邀请了村主任潘启志等人作陪。

  潘启志拿出一坛子米酒给在座的人斟满,当记者表示不会饮酒时,潘启志显得有些不高兴,唱了一首歌。石绍芝翻译说:“这是水族人的敬酒歌,歌中说‘酒不醇,怪酿酒药;酒不香,不敢多斟;喝一杯,仅表心意;若不会,也应接杯,不辜负我对你的尊敬。’”记者只好接过酒杯,在座的人笑成一团。

  主人用筷子蘸了一下酒杯中的酒,点在桌子上,这是水族人祭祖的习俗。大家端起酒杯说:“秀一个!”记者不明其意,石绍芝马上翻译说这是干杯的意思,按照水族的礼仪,宾主要先喝个“转转酒”,就是宾主要先同干三杯酒,用右手端起酒杯,送到右手边的人的嘴边,左手接着别人递过来的酒,大家交织成一个圈,由主人先一饮而尽,之后从主人右侧的人开始一一干杯。因为记者酒量有限,得到主人的特许,只饮“转转酒”的最后一道程序,只喝一杯。

  记者品尝“阿姆”,此菜有股淡淡的酸味,蘸上香辣佐料后,吃到嘴里有麻辣火锅的味道,不过其中的酸味酸得沁人心脾。未等记者再吃上一口“阿姆”,石绍芝的丈夫又端起酒杯,石绍芝说,这是要喝“团团酒”。大家将斟满酒的杯子举向桌子中间,高喊:“呦”,如此三次,之后一饮而尽。石绍芝说,水族除了这些饮酒的方式外,还有其他好多种酒令,一一喝下来可以达到20杯。记者不禁赞叹水族人的酒量。

  优美的铜鼓表演

  水族民间流传着各种形式的诗歌、故事、传说、寓言以及剪纸、刺绣、印染和雕刻等工艺美术。同时,水族人民善唱歌,这是他们用以歌唱生产、生活与感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艺术形式。水歌有大歌和酒歌两种,歌唱时,以和声伴唱而不用乐器伴奏,大歌是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唱的歌,酒歌多在婚丧或宴会的场合下唱的。

  在田间劳动时,记者就听到有人在唱歌。经翻译得知,这是一首《生产歌》,歌词大意为:砍柴一刀刀,担水一挑挑。谁知一餐饭,多少眼泪抛。我在山这边,你在山那边。手儿难相挽,心儿紧相连。

  水族民间乐器有锣、皮鼓、芦笙、胡琴、唢呐等。铜鼓是水族传统的乐器,每逢喜庆节日都跳铜鼓舞助兴。为了助兴,酒后,潘启志将记者邀到其家,为记者表演铜鼓。

  潘启志抬出铜鼓,将其吊在梁上。铜鼓的直径50厘米,高30厘米,重36.5斤,完全是铜制的,鼓面上镌刻着太阳,纹路凸起,太阳光芒的线路较长。铜鼓的一面有鼓面,另一面为空心的。鼓槌则是用稻草编的。

  说到铜鼓的来历,潘启志介绍,相传在三国时期,水族就已经有了铜鼓,但是只有水王才有,而水王的铜鼓是按照秦始皇皇宫大门外的铜鼓设计的。后来,诸葛亮南征时来到了水族居住的地方,他的队伍造饭、做菜用的都是铜鼓。当诸葛亮发现水族人十分喜爱铜鼓,于是就把一部分铜鼓送给了水族百姓,从此水族人有了自己的铜鼓。

  演奏时需要有两个人,一个人用草槌击打鼓面,另一个人拿着木桶在铜鼓的背面击打,抑扬顿挫的音乐就产生了。

  如今,铜鼓已经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物,在梅山村这种鼓的数量也不多。据了解,梅山村现在只有两只铜鼓。水族人将铜鼓分成两种,即雄性和雌性铜鼓。凡是太阳纹的光芒长而平射的,图案凸起的即为雄铜鼓;反之则为雌铜鼓。(生活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