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共和国历史上的老劳模:织布能手叶慧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09:01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叶慧英,1955年生,安徽歙县人。

  1971年叶慧英初中毕业后,进常州第十一棉织厂当了一名布机值车工。

  刚进厂时,叶慧英看到的是不大的厂房,听到的是震耳欲聋的机器的轰鸣声。“难道当个好工人的理想,就要在这么个小厂里来实现?”她的眉头拧成了疙瘩。于是,巡回次数
少了,查布面也马虎了,接连两次还出了疵布,受到了师傅的批评。就在叶慧英想退出这一行时,外厂一名织布女工到厂里做操作技术的巡回表演,叶慧英受到很大的触动,“人家入厂才一年,就能出来表演,自己却接连出疵布。”“人为什么而活着?人生究竟应该有什么目标?”她开始用全新的眼光看待织布工作。第一步是苦练基本功。为了提高打结的速度,小叶在等着开会时练、下班后也练,右手的食指和中指裂开了血口,她贴上橡皮膏继续练……为了提高投梭技术,她右手酸了,左手练;为了提高处理断纬的技术,她分析了200多种断纬的情况;为了提高判断机械故障的能力,她记下了上千次故障的原因。

  叶慧英在苦练基本功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动作、手势、方法以及工作程序需要改进。于是她在动作的组织、目光观察、测定操作技术的方法、班上工作程序的安排上下功夫。巡回中一次多余的回头,哪怕只有0.1秒,也坚决改掉;一个新的手势,哪怕只能提高速度0.1秒,也抓住不放。她拜访劳模颜秀珍,虚心学习了颜师傅的好经验。参加省里的一次操作表演会,她总结出14个操作能手的51个特点,回厂后马上实践。就这样,小叶经过一次次失败,一回回摸索,终于掌握了一套“眼看、耳听、手摸、鼻嗅”的检查机械方法,她能在几百台布机的轰鸣声中,分辨出一台布机的异常声响,判断出毛病出在哪里。她总结出一套新的织布经验,打破了工种、品种和机型的界限,丰富和充实已推广多年的先进织布法———“1951织布法”。

  叶慧英常说:“一个人优质高产,再加倍努力翻上一番,也不过是个‘加法’;如果带动大家一起实现优质高产,那就是‘乘法’了。”她上班努力做“加法”,下班尽力做“乘法”,不但无私地帮助本厂的姐妹赶超自己,而且还真诚地帮外厂的姐妹携手并进。自1993年开始,年年月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并创出20.8万米无疵布的好成绩,总结出一套比较系统的“严、细、勤、活、恒”织布操作经验。

  叶慧英历任常州十一织布厂布机值车工,常州第一棉纺织厂车间副主任、第三棉纺织厂副厂长。1979年在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是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新希)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