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劳模写真:学者中的全国劳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09:01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樊锦诗:大漠敦煌情

  任靓

  偶然走进敦煌

  上世纪60年代初,25岁的樊锦诗背着大大的书包,在北京火车站满怀理想。整装待发,目的地就是传说中的敦煌。连她自己也不会想到,在这个戈壁中,她工作了41年。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到最艰苦的地方报效祖国。”像那个年代所有的热血青年一样,樊锦诗放弃了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来到了环境恶劣的西部。

  虽说对大西北恶劣的自然环境早有心理准备,但当她真正住进莫高窟旁边的破庙里之后,才确切地知道了什么叫“反差”。那时候敦煌保护研究所只有一部手摇电话,通讯困难。晚上只能用蜡烛或手电照明,上趟厕所都要跑好远的路。半夜老鼠会吱吱叫着,从房梁上掉到她的被子上……

  虽然想家,虽然辛苦委屈,但是看到美丽的石窟,想起常书鸿这样的前辈对事业的执着,樊锦诗一次又一次地坚持下来,直到青丝变成白发。守望莫高窟

  几十年来,樊锦诗主要致力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发表了《莫高窟北朝洞窟分期》、《莫高窟隋代洞窟分期》等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论文,是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丝绸之路学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

  “莫高窟几乎所有洞窟都不同程度存在着病害。”樊锦诗从踏上敦煌土地的第一天起就意识到了这一点。1998年,60岁的樊锦诗成为敦煌研究院第3任院长。“这是整个世界的宝藏,担子压在我身上真的感觉很重。”

  她上任不久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1998年左右,全国掀起“打造跨地区旅游上市公司”热潮,有关部门要将莫高窟捆绑上市。当时樊锦诗坚决不同意,硬是把压力都顶了回去。“如果莫高窟被破坏了,那我就是历史的罪人。”

  面对世界各地接踵而来的旅游者,樊锦诗非常矛盾,“我觉得敦煌作为世界独一无二的遗产,我们应该给大家服务好,尽可能多地给世人看。可是这些洞窟最少600年,最多已有1600年了,而且这些壁画是用泥巴在石头上涂的,经过这么长的时间,你说它还经得起过多的参观吗?”

  为了保护莫高窟文物和缓解游客过多给壁画、彩塑带来的影响,敦煌研究院在2003年初开始筹建多功能、具有国际水准的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樊锦诗认为,“建设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的提案,就是为了在保护的前提下实现最合理的利用。”

  建成后的游客服务中心由影视演播厅、洞窟虚拟漫游厅、展示陈列厅等设施组成,在未进入洞窟之前,游客首先可以直接通过影视画面、虚拟漫游、文物展示等,全面了解到敦煌莫高窟人文风貌、历史背景、洞窟构成等,然后再由专业导游带入洞窟做进一步的实地参观。“这样做不仅让游客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了更多、更详细的文化信息,而且极大地缓解了游客过分集中给莫高窟保护带来的巨大压力。”

  樊锦诗另外一个大胆构想是建立“数字敦煌”。在2003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樊锦诗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提交了一份《关于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设施建设》的提案。“准确地说,数字敦煌有两层含义,一是将数字技术引入敦煌遗产保护,将洞窟、壁画、彩塑及与敦煌相关的一切文物加工成高智能数字图像;二是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研究成果、相关资料,通过数字处理,汇集成电子档案。”

  樊锦诗对促进敦煌文物的保护事业做出的贡献,得到了学界的一致认可。学术大师季羡林在2000年敦煌百年庆典上用“功德无量”极力称赞樊锦诗。渴望叶落归根那一天

  樊锦诗一生都在为了祖国西部这400多个大大小小的洞窟而操心。41年,让一个亭亭玉立的花季少女,变成了年过半百的白发老人。虽然她依然坚韧依然执着,但是岁月的痕迹已经清晰可见。这几十年里,她与人在风沙中争论,工作中说一不二,直截了当,她的严厉、不近人情让许多人在背地里叫她“死老太婆”。面对这些,樊锦诗只是笑笑,她只希望等她下台的时候,大伙能认可她这个“死老太婆”也为敦煌做了点实在的事,这样她就满足了。

  一个坚持了41年的女学者,在把青春全部留在了环境恶劣的大西北之后,她希望有一天能叶落归根,重回故乡上海。“如果明天能退休,我将高高兴兴地卷铺盖走人。”她惟一的希望是,“啥时候再来敦煌,还会有人微笑着请我吃顿饭。”

  林毅夫:“海归”赤子心

  秦烨

  今年“五一”,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劳模大会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海外学成归国的经济学博士,被评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林毅夫1952年出生于台湾宜兰,1979年回到祖国大陆,在获得北京大学政治经济学硕士后,到美国留学取得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耶鲁经济增长中心博士后。他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的弟子。

  1987年林毅夫携全家回到祖国。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至今。

  林毅夫根据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及转型中国家经验的研究,提出自成体系的经济发展和转型理论,受到国际经济学界的高度重视。他共出版了10本学术专著,根据国际有关学术机构按1990~2000年间在国际经济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排名,他名列全世界经济学家第237名、全世界华人经济学家第二名。国际化的本土经济学家

  当年,林毅夫决定回国工作的时候,有很多关心他的人都在担心国内资料的欠缺会影响到他的研究,因为任何社会科学的理论都是对某一个特定地方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观察、归纳、分析而来,但是各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发展阶段不同,很难放之四海而皆准。

  刚开始的时候,林毅夫用最前沿的主流经济学理论来解释我国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但是总有隔靴搔痒的感觉。于是,他开始尝试根据自己的观察,从经济现象找出问题背后的决策者是谁,决策者要达到的目标、所面临的约束条件及其特性等,然后以经济学最基本的理性原则为出发点来构建自己的理论模型。几年下来,这些理论模型,自成为一个以要素禀赋结构、政府发展战略、企业自生能力、产业技术结构内生性、金融结构内生性和政府干预内生性为主要内容、前后逻辑自洽的发展和转型理论体系。

  虽然理论是从我国本土的现象研究而来,但是用的却还是规范的、经济学界通行的方法,所以研究成果总能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与现实的紧密结合,俨然使林毅夫成为了很国际化很主流的本土经济学家。得教英才而乐之

  一般的大学教授,要么主攻科研,要么主攻教学,但是林毅夫却是两边的工作都不耽误。除了繁重的研究和管理工作之外,他一个学期至少要教3门课,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北大国际MBA以及金融班的学生,是北大教课最多的老师之一。林毅夫觉得,给学生上课,意义比他做的许多工作还要重要,因为是在学生的心里播种。而且和学生们长时间的交流,可以把自己的思想、理论完整地和盘托出,在与学生们的互动和解答学生们的质疑中,还可以引出许多新的问题,可谓教学相长。在林毅夫的心里,在北大教书是一件“乐之者”的事业。工作严谨热情生活简单平静

  1993年初,林毅夫受北大领导的邀请,回到母校工作,正好易刚、海闻、张维迎等人也学成回国,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成立了以教学和研究为目的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到现在,北大经济研究中心已经成立10多年了,在他们的努力下,早已经成为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学研究和教学机构之一。

  如今,林毅夫还担任着“十五”计划咨询审议会常务理事、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以及世行、亚行等国际机构的高级专家和顾问等众多国内外社会兼职。这么多事情,他常常要工作到午夜才回家,没有节假日,工作时间是别人的两倍。而在他看来,劳就是逸,逸就是劳,工作本身是最有成就感、最令人满足的事情。他说,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能够受到比一般人更好的教育是幸运的,所以,应该比一般人对这个社会负更多的责任。工作之余,林毅夫的爱好是到郊外看山。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