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魅力四射的课本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09:28 光明网

  本报记者 高平 通讯员 赵欣然

  从“言传”到“身教”

  舞台上,16名二年级小学生扮演的小雪花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冬天来了,小兔子不再孤单,他有了自己的新伙伴——雪孩子。他们开心地玩耍,一起歌唱,一起游戏。天黑了,
小兔子要雪孩子和自己回家,但因为雪孩子怕热,小兔子只好把围巾留给他作纪念,自己恋恋不舍地回家。晚上,兔妈妈没有回来,炉火引燃了房子,里面只有小兔子在熟睡。雪孩子和白灵鸟拼命的敲打窗户也叫不醒小兔子,于是雪孩子奋不顾身地冲进着火的屋子,救出了小兔子。兔妈妈回来,看到了躺在地上的小兔子和一潭雪水里的围巾……

  这是包头市哈达道实验小学编排的课本剧《雪孩子》。该剧以其表演逼真、音乐选用得当荣获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课本剧大赛”第一名。

  《雪孩子》的剧本取材于小学语文教材,音乐则源于小学音乐课本,充分体现了小学教育改革中语文教育与艺术教育、思想教育的融合。小演员和老师一起编剧本、选音乐,整个编排过程中,每个人都被雪孩子舍己救人的精神深深感动着。20名小演员不仅都能熟练背诵每个角色的台词,而且对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也能如数家珍。

  哈达道实验小学刘校长说:“通过编演课本剧,同学们不仅准确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和立意,而且在艺术表演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心灵上也受到了陶冶,变得会关心人了”。

  主办方称,这次比赛有来自26个中小学校的学生和教师展示了“课本剧”的独特魅力。比赛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增加互动”、“重视过程”、“推崇整合”的三大核心亮点,反映了利用“课本剧”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突出作用。

  让学生作课堂的主体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一些语文老师反映:课文已经分析得很细了,学生还是听不懂,不喜欢听。一些学生也问:我们怎样才能学好语文课?有一些学生语文考试成绩优异,可一到使用语文知识技能的实际场合就束手无策。过多的课堂讲授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把课堂的主体交给学生”成为教改的突破口。

  这时把课本剧引入课堂教学,让人眼前一亮。课本剧是上世纪80年代在北京和南方一些省区发展起来的。当时一些戏剧界人士开始意识到培养观众的重要性,把目光转向校园戏剧。于是有的剧院、剧团尝试着编演课本剧,竟意外地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课本剧深受学生和教师青睐,正是因为它为学生开创了一个新的学习天地。学生在编演课本剧过程中,展现了丰富的创造力,确立了自己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以本次大赛中的剧目为例,《丑小鸭》改编自小学课本第四册,主要动作设计由学生完成。呼市团结小学《红星精神代代传》则完全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据一些坚持推广课本剧教学方法的教师反映,改编和演出课本剧,不仅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愉快,也使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形象直观。这样强化了师生间的互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普遍提高。推广课本剧有利于在语文改革实践中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把德育、美育、智育整合起来

  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少先队“课本剧大赛”结束后,主办方还专门举办了“课本剧研讨会”。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郑淑杰认为,组织编演课本剧还可以实现德育、美育、智育的整合,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

  语文这一学科历来重视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为孩子们塑造了许多美的形象,课本剧取材于教材,作用于人的视听,其教育感化作用十分明显,有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生在读—思—编—演剧本的过程中,更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雪孩子》能够在本次大赛中折桂正是因为它巧妙地体现了这一“整合”,将课本的精神内涵充分展示在观众面前,通过演出使学生体会到了什么是真、善、美。

  一出课本剧的成功,不仅让学生完成了变死课本为活演出的实践,还加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让学生在处理琐碎事务和人际关系中学会了组织协调和相互配合。

  通过本次大赛,各学校表示,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将充分利用课本剧“有声画谱描人物,无字文章写古今”的独特形式,发挥“语—文—剧”的系统效应,为语文教学开创一个崭新局面。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