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记者到医院看望姜巍 “想上学,想去动物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10:11 东北新闻网

  新晚报

  被母亲囚禁了15年的少女姜巍19日在其亲属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获救,医院将对母女二人进行身体各项指标的全面检查。

  据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小姜巍第一次走出她生活了15年的房间,第一次看见了和煦
的阳光,感觉很好。因从未见过如此多的人,小姜巍感觉有些拘谨和怕生。

  昨天18时许,记者来到母女二人所住的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找到了母女二人所住的医疗区。据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当日已来了很多记者要采访母女二人,并有很多人要求探望母女二人,使姜滨蓝情绪很不稳定,姜巍的情绪也有波折,可能会影响到两人的治疗效果,姜家的亲属也都反对姜滨蓝母女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和探望。

  据医护人员介绍,小姜巍在面对旁人的询问时,一般只回答“是”或“不是”,或只回答一两个字的简短词语。因母女共同生活了15年,姜巍被成功解救后姜滨蓝的情绪不是很稳定,时常大喊大叫甚至痛哭,有关部门将母女俩安排在了同一所医院的不同病房,姜滨蓝情绪失控时可以很快见到姜巍,使局面得到控制。

  另据介绍,昨天下午,有关部门开始对姜滨蓝母女所住的房屋进行清理。

  记者再次到医院看望姜巍 “想上学,想去动物园”

  黑龙江晨报 刘姝媛( 东北新闻网综合) [编辑: 孙鹏]1

  09:30:58 东北新闻网

  21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看望正在调养身体的姜巍。姜巍微笑着告诉记者,她很想上学,很想去动物园。

  9时许,记者带着一束包装精美的百合花和一套《作文百家指导》书,来到医院看望正在调养身体的小姜巍。由于担心影响姜巍的休息,姜巍的表姐璐璐和医院的医护人员守在病房门外,不许任何人进入。在记者的一再请求下,家属才同意探视,于是记者拿着鲜花和作文书走进了姜巍的病房。

  姜巍住的是一间特殊护理病房,病房里摆满了鲜花和装着新鲜水果的果篮。姜巍穿了一件黑色带白点的半袖衬衫,束起头发,静静地坐在一张铺着洁白床单的病床上。姜巍苍白的脸有了一丝血色,挂着浅浅的笑容,一直微微地低垂着头。她看起来年纪很小,像一个年龄只有七八岁的孩子。表姐璐璐一直站在她的身边。

  “你好”,记者主动伸出手,和她打招呼。看到记者的到来,姜巍显得很兴奋,“阿姨,你好”,她轻轻地起身,和记者握了握手。接过记者手中的鲜花,姜巍将她那洁白的脸庞埋进花中,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脸上的笑容灿烂了很多。“你还认识我吗?曾经和你招手,还给你写过信?”记者问她。姜巍轻轻地抬起始终低垂着的头,望着记者,表情里充满了疑惑。思忖了一会儿,她突然开心地笑了。

  记者问:“你现在好没好点?”

  “好点了。”

  “你看书谁教你认字?”

  “当然是妈妈了。”

  记者又问:“等你好了,领你去动物园玩,好不好。”

  “行。”姜巍立刻高兴地回答。( 东北新闻网综合)

  [编辑: 孙鹏]

  2

  09:30:58 东北新闻网

  当记者问姜巍“想不想上学”时,她的声音一下子抬高了,她用稚嫩的声音一字一句地回答“我很想上学,想和同学们在一起”。看到记者送来的作文书,姜巍有些爱不释手,她说,她最喜欢看文学书。记者的每个提问,姜巍都回答得很认真,但是始终低着头,从不主动说话。璐璐说,目前,姜巍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非常好,但是由于长期处在封闭空间里,与陌生人交谈时还有些紧张。和姜巍相比,姜滨蓝却更令人担忧,据医生介绍,姜滨蓝现在拒绝吃饭,情绪还是比较激动,只有在服过药后,她才能安静地睡着,医生说,他们现在正在组织专家对姜滨蓝进行会诊,要想完全康复,还需要她自己配合。

  记者准备离开时,再次握了握姜巍的手,嘱咐她说:“我愿意和你成为永远的朋友,永远地爱护你、帮助你。”这时,姜巍又抬起头,满脸是甜甜的笑容。

  祝愿小姜巍今后的生活能够在平安快乐中度过。

  成功解救 是救助的开始

  黑龙江晨报 景天光

  姜巍母女被解救出来了?选她们离开了那间长期禁锢她们的小屋,被送到了医院里。表面上看,对姜巍母女的解救工作告了一个“段落”。在我们的国家里,一些不幸的人即使在“角落”里,也不会被遗忘,也会受到关怀。这次解救工作是符合公众愿望的,是有示范作用的,加深了党和群众的联系。(东北新闻网综合)

  [编辑: 孙鹏]

  3

  09:30:58 东北新闻网

  然而,如果把整个解救工作比作是一首“赞歌”的话,那么这“歌”还仅仅是开了个“头”;如果把整个解救工作比作是一篇文章的话,那么,前面的这一段工作,也不过刚刚写完了文章开头的一个部分。前一段工作的告一“段落”,正宣告着下一段工作的开始。

  把解救后的文章做好,是广大群众的强烈要求。在姜巍母女离开了小屋之前,广大群众的心是“悬”着的,现在当姜巍母女离开小屋之后,那千百万颗悬着的心也并没有“落地”。怀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们,仍然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这命运多桀的母女——她们在医院里的状况如何?她们的病医治得怎么样了?她们出院之后将会住在哪里?生活有没有保障?姜巍母亲的病情要不要紧?能不能医治好?姜巍不是希望上学吗?她上学之后学习能跟得上吗?她与同学相处得如何?人们的心中揣着这些疑问,并不是仅仅出于“好奇心”,而是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对姜巍母女予以真诚的帮助。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关怀,是姜巍母女被解救并能得到妥善安排的真正动力,离开了广大群众的支持与关怀,就不会有前一段的“解救”,也不可能把解救后的文章做好?选

  把解救后的文章做好,是我们党的“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要求,也是我们党要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姜巍母女是我们社会中两个遭到了不幸的成员,我们说要解救她们,并不是说把她们搬出小屋就完事大吉了。要把好事做到底,要使姜巍母女真正感到社会的关怀,要她们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这才是“以人为本”,这才是“构建和谐”。无须讳言,当地政府过去在关心姜巍母女方面的工作是有缺憾的。解救出来之后,希望管区政府能真正把党的温暖和群众的关怀通过自己踏实的工作充分体现出来。

  要做好解救后的文章,也许是一件比“解救”本身更难做的工作。这解救后的文章,要求我们能更有耐心,更有爱心,工作更踏实,更细致。更要依靠党,依靠群众,从广大群众那里汲取智慧,把姜巍母女的情况及时地向广大群众通报,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一切包打天下和越俎代疱的做法都是十分错误的。

  作为率先报道姜巍母女事情的新闻单位,我们《黑龙江晨报》的新闻工作者将一如既往,不辱使命。我们将满腔热情地继续报道姜巍母女的情况和信息,向市民如实报告解救后的文章的进行情况,与有关部门一起把解救之后的文章做好?(东北新闻网综合)

  [编辑: 孙鹏]

  4(来源:东北新闻网)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