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后白领跳槽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17:46 新世纪周刊

  -策划统筹/王璇 执行/程丰余张蕊 跳槽者,给个理由先。这并不难,无非是追求更好的待遇、环境和机遇 。其中前者占的因素甚大,不管你在辞职报告中如何振振有词地声称“由于个人原因”之类,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在身边还 是太少。近日欣闻某网络后新贵行将“退休”,也自称不做为五斗米折腰的事情为人生一大快事。既然老板都为钱犯难,何况 刚小康不久的白领呢?

  说到白领,这又是一个含混而暧昧的概念,金、白、蓝领的界限是否可以分明。环保大潮之下,泾渭都混沌不分,涉 及个人隐私的东西如何和盘托出?此类新闻不乏杜撰得感动中国的励志文学,可拿来作为职场指南并非可以为白领或准白领们 所用。MBA都可以满街跑,至于《首先,打破一切常规》、《现在,发现你的优势》之类的管理经典,也太小看了国人特别 是当今诸位青年才俊的智商。

  这不是一个平静跳槽的季节,这简直是一个刺刀见红的季节,昨天刚爆出某全球500强的裁员风暴,今日就盛传某 国内企业巨子的劳资纠纷,微软副总裁李开复也闪电跳槽Google。“你走了,他来了”的企业新闻强度不亚于各级政府 的人事变动,因为老板的更迭距离白领更近。老板不爱高尔夫独钟板球,你刚咬牙买的Callaway球具简直成了鸡肋。

  解读白领跳槽攻略

  7月18日,香港廉政公署执行处处长陈德成正式开始他离职前的休假。据悉,这位拥有大律师资格、服务廉署28 年的神探,将加入私营机构担任法律顾问,成为主动请辞“跳槽”的最高级廉署人员。

  刚踏入50岁的廉署“第三把手”陈德成在接受专访时,坦言这次离职转投私营机构任法律顾问,有关决定是经过深 思熟虑的。希望在人生50岁的转折点,选择一个新挑战,一个新目标。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在50岁的时候都还有这么好的工作机会等在那里。对于普通白领来说,跳槽,是只在年轻时 才有资格去做的事情。

  解读白领

  “白领”(Whitecollar)一词是舶来品,英语词典中对“白领”如此解释:那些坐在办公室从事非体力 劳动工作的人。在中国,康熙字典没有收录,早先的民间口语也缺乏此类说法。直到改革开放初期,作为当时的新鲜事物,“ 白领”开始成为让人艳羡的那一类人。

  目前社会上基本对“白领”的定义有如下共识:首先是打工者,具有较高收入和较好工作环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 会潮流导向,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薪阶层。

  他们一般是大型外企、上市公司或发展势头良好的民营企业的员工,国家机关的公务员,具有较好的教育背景和薪资 待遇,以及独特的文化要求和生活趣味。

  近年,甚至已经有人将“白领”当作是一种生活态度,因为他们拥有一种高级、时尚的生活状态和生活品质。而究竟 具备何种程度的收入,才能享受此种生活品质,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存在不同差别,目前还难以统括划一。

  白领职场诱发跳槽

  “跳槽”的概念,从“白领”出现的那一刻起也逐渐为世人所熟悉。因为,在现今这个一切都处在变化中的社会,没 有绝对稳定的职业或绝对稳定的福利保障。虽然白领们在承受着繁重工作压力的同时拥有稳定的收入,但他们发现自己所从事 的职业让其极其痛苦,或者感到自己的职业规划一定要有所改变,所以,他们选择了跳槽。

  因为工作关系,来自陕北的丁先生每周辗转于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些大城市,天天西装革履地见着客户,基本没有过 周末。

  “干了四五年,除了公司财务报表的数字增长外,我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如果再这么继续下去,我宁愿回黄土高坡放 羊。”

  白玲工作室首席咨询师白玲女士认为,丁先生可能在刚入行的时候就没有找准自己的方向,如果不能以乐观的态度面 对工作,那最好还是尽快做些改变。

  根据美国的一项数据统计,美国每个月换工作的人数约在80万左右。越来越壮大的跳槽一族,把换工作视为寻求自 我提升与突破的有效渠道。比照世界上公认的人才流动率非常低的日本,中国的人才流动频率还不算快。

  日本人平均每个人在职业生涯中换工作的次数将近4次,在中国,只有2.3次。人往高处走,想换工作,无可厚非 ,不过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

  跳槽路数大不同

  除了像丁先生那样从职场发展角度考虑应该跳槽之外,还有因为身心疲惫而选择休假后再择业的。Jane大学毕业 后一直在一家韩国货运公司工作,7年间,其所获取的薪酬让她在上海、北京各购置了一处房产,但所付出的代价是几乎每天 24小时都处于工作状态。别说交男朋友,连照顾自己的时间都没有。疲惫之余,她选择离职休息,半年过去了,她暂时还没 有回到职场的打算。

  职业心理专家智然大致将白领跳槽的原由做了如下分析:因为年轻气盛,跟同事甚至上司之间产生冲突,拍案而起就 递了辞职报告,甚至连下一份工作在哪里都还不知道。这是冲动型。

  几年工作下来,发现面对竞争的激烈,自己的知识已经不大能跟得上,而且少了比较硬的证书,对以后的升职加薪都 有影响,于是重新回到学校再进修。这是充电型。

  心中有一份期待,但短时间内还不可能一下就达到目标,比如想转行,就通过一次又一次相近的工作机会,慢慢接近 理想。这是迂回型。

  目前工作还不错,也是自己所喜欢的,但总希望还有更好的等在后面,决不放过任何可能的机会。这便是典型的“贪 心”型了。

  白领一族中,像上文Jane这样精力过度透支的目前不在少数。智然老师建议,一张一弛才是正确之道。工作压力 过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妨也学着让自己休息。

  在跳槽中升段

  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白领变得越来越理性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没有一些新的想法。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谁 都希望寻到一个更适合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白领们更不例外。

  跳槽对职业发展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般情况下,跳槽是激发职业发展潜力的良好机会,但过于频繁地更换单位或 者工作,却不利于专业经验和技能的积累。跳槽不应只是对高薪或高职位的追逐,而应是对职业生涯的进一步追求。

  成功跳槽面面观

  吴小姐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专业毕业后,供职于一家外资会计师事务所。虽然专业不是很吻合,但公司有着很好的培 训机制,她得以很快进入工作状态,直到4年后离开,她已经可以单独带领一个团队进行运作了。

  谈到自己的跳槽,吴小姐谦称只是因为运气不错。其实,在会计事务所的几年中,一直都有换工作的机会。不过,她 认为在还没有完全吃透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之前,并不适合跳槽。

  4年下来,当她认为自己已经可以完全胜任现在的工作,可以考虑再换别的工作岗位时,猎头公司提供了一个全新的 工作机会:一家知名美资公司的业务分析师。

  “这次去面试,跟刚毕业时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因为我本身有着一份不错的工作,所以很放松,很真实地表现了自己 。可能就是这种放松的心态,让我最终赢得现在这份工作。”

  “换工作自然是想换个更好的,我不会勉强自己,既然双方都很满意,我满意公司提供的各种机会,公司也满意于我 的能力,所以我能拿到这份薪水也是必然的。”

  与第一份工作不一样的是,虽然工作已经转型。但这次她只花了半年时间就可以做到在工作中游刃有余,整整缩短了 一半时间。

  职业心理专家智然分析,这正是因为吴小姐对待工作的踏实态度,让她在无意中积累了很多学习的经验,就算是转型 、改行,但经验总是相通的。如果以后再换工作,她的适应期可能会更短。

  郑先生研究生毕业9年来,换了4次工作,最新的工作是两个月前刚换的,在一家外资信息咨询公司担任市场经理。 而他原先一直是在石化企业做市场,用他自己的话说,其实也没有多少区别,只不过原来卖的是石化产品,现在卖的是信息资 源,并不算很彻底的改行。

  选择现在这份工作,是因为郑先生认为原先的工作太累了,个人精力投入太多,对健康、对家庭都有影响。当新的机 会出现时,他伸手抓住了。

  跟大多数外企一样,郑先生目前所在的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了解还很有限,他认为这正是自己发展的机会所在。“有选 择就有风险。原先做石化产品,行业风险小,但日后的发展轨迹并不明显。我现在从事的是新兴行业,可以学到新鲜的东西, 从以后发展的空间来看,我觉得冒点风险也是值得的。”

  “您是否担心以后会发现自己选择错了?”郑先生的态度很是乐观:对与错,都是相对的,总得到几年后回头看时, 才知道这一步走的是对是错。更何况就算工作不是很称心,但至少可以多了解很多东西。所以,不存在对错问题。

  对于这种心态,白玲女士持肯定态度,但同时也想提醒郑先生:每个人在不同年龄应该有不同的选择。25岁之前, 大学刚毕业,刚走进职场,是一个积累经验、积累人脉的阶段;25-30岁,应该为创造业绩创造好的工作平台;30-3 5岁,则应该谋求好的职位和好的薪资;35岁以上,应该具备相当的技术实力和行业实力,取得业内较好的行业地位。

  以郑先生的年龄,现在每走一步都应该比较谨慎,不应该再抱着“选错了就当是在学习”的想法,不然以后很难有更 好的发展。

  顾小姐是在中国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做的大学毕业实习,如果不是因为对化学品过敏,她可能会和同学一样留在那 里工作。在远赴奥地利留学期间,她选修了部分管理课程,一年半后,没有拿到硕士学位,她就选择回国就业。“我读书不是 为了文凭,只是想多一些经历,看看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她从电工部经理助理做起,到华东区超市部主管,再到照明分公司上海区负责人,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最后选择离 开,原因是她发现那家企业在管理上存在太多的问题,而凭她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有所改变的。

  于是,她来到了以管理著称的麦当劳中国总部。两个月的店面工作培训后,还没有回到总部,她又选择了离开。“因 为我已经学到了在这里所能学到的东西。”

  目前她的工作职位是某建材公司的市场总监,老板不在上海的时候,日常工作基本由她来负责,但在公司的整体运营 思路上,两人又格格不入。

  “我现在就是积累些经验和渠道,过些日子还是会走的。”被问及日后的就业方向时,顾小姐坦言:我会开一家自己 的公司,然后让现在的老板给我做OEM,虽然他不擅长管理,但他的产品还是不错的。

  白玲女士同样对顾小姐的就业之路表示认可,因为她很清晰地知道自己在每个阶段要做的是什么,这可能得益于一年 多的游学经历。中国的教育往往忽视人的喜好,而西方国家的孩子,往往在14岁以前,学校就会帮助他们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又是个人所喜欢的领域作为以后的就业方向。

  我要跳得更高

  虽然白领们衣着光鲜,用智慧、用知识、用文化来赚钱,但白领不是业主,也只是受雇于人。从经济客观走势来看, 白领附着在业主身上,相对被动。于是,我要跳得更高,成为绝大多数白领的奋斗目标。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亚非形象地将职场比作金字塔。近期各电视台播出的韩国古装大戏《大长今》中,竞 赛胜利者才能当上最高尚宫,失败者就只能去看守酱库。这是宫廷的规矩,虽然残酷,但必须遵循。

  现代职场中,也同样遵循着这一规矩。业主在一定时期总会提供一个舞台,但只会有一个人胜出,其他备选就会选择 离开。这是竞争的结果。留下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合适的。

  逐水草而迁徙,是对当年游牧文明的概括。职场上,人们也总在寻找一个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从当年的孔雀东南 飞,人才涌向深圳等南方沿海城市,到后来春江水暖,人才往上海流动,无非都是在寻觅。当然,这个寻觅的过程是双向的, 因为这是一个互相选择的时代,职业选人,人也在选择职业,谁都不希望工作是在不开心的状态下进行。

  朱德庸在新书《上班这回事》中如此总结:花了前半生找入口,然后花后半生找出口。如何才能不走弯路,更直接地 实现越跳越高的美好愿望?职业咨询师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不知道所从事的工作是否真的适合自己,不妨去 做一次职场体检。

  职场体检

  所谓职场体检,是在现代心理学、管理学的基础上,用心理测验、情境模拟等检测手段,对人的能力、个性、职业兴 趣等因素进行科学的化验,以帮助职业人客观地了解自己所属的心理类型。

  如今,自掏腰包做一次心理体检,请职业咨询专家给自己号脉,为前途开出处方,越来越多地受到北京、上海、深圳 等大城市白领的青睐。据中国最早的职业咨询师之一的白玲女士称,1998年时,还感觉做这一行挺孤独的,现在,全国大 大小小的职业门诊所已经有100多家。

  人们过多地追求外在的东西,会迷失自我,产生很多职业困惑。而职业规划正是在帮人们理清自我,理清自己和社会 的关系,从而减少职业困惑。

  现在,大学生很难在毕业之初就找到合适的工作,很多时候他们是会与现实妥协。人生是残酷的,更是短暂的。了解 了自己的优点、特长和喜好后,就该清晰地定好前进的方向,再选择道路。方向不同,道路也各不相同,职场不会给走错路的 人以回头的机会。

  其实人生一直都在选择,每一次选择都是个拐点,都将为以后带来重要影响。每一次选择都是痛苦的,而选择就意味 着风险。有这样一句格言——“做你喜欢的事,钱会随后而来。”

  如果能宽容地对待手头的这份工作,每天早起和工作时,脸上都带着微笑,那绝对是一种幸福。

  若是真能做到这一点,那还是别拿现有的幸福去做未知的冒险。毕竟重新开始一份工作,无论是工作本身还是你周围 的同事、工作环境,可能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培养,重新开始一个痛苦的磨合过程。

  每个人都希望寻找一份适合自己,又是自己喜爱的工作。于是,经常有人按照爱好来寻找工作。王亚非副教授戏言, 有钱赚,又是自己最感兴趣的事,这是工作的最高境界。

  当然,能够达到这最高境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王亚非建议,寻找工作时,要尽量照顾到自己的爱好,千 万不要泯灭自己的个性,但同时也得遵循职场的原则。如果个性太鲜明,自我意识比较强烈,那么可能很难快速融合到这个新 集体中,于是被淘汰可能性就会很大。

  跳槽风险相伴

  工作着是快乐的,但对于普通白领而言,工作只是养活自己的手段,所以基本上选择跳槽时都以稳妥为主。但不可否 认,有不少人因为一时看不清楚方向而白白浪费了好几年的时间。

  跳槽是有风险的

  白玲女士在咨询工作中接触到这样一位女性:毕业后在幼儿园里做老师,但是几年后产生了厌倦,不想再重复过去, 28岁的时候去了一家广告公司做业务员。起初靠着一些关系拉回了不少业务,但自己并不能清醒认识,还以为靠的是自己实 力。等到真的要靠实力开展工作时,她才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这一行业。

  直到32岁,她个人的挫败感已经到了极点,特别痛苦。经过职业规划师的认真分析,为她确定了会务经理的发展方 向,从销售转为市场。虽然方向定下了,但因为年龄、经历等种种因素,又经过了两次跳槽,她才终于稳定下来。

  另外,还有一位通信专业毕业的男生。刚毕业时正赶上就业市场行情不错,薪资待遇也比较高。在他工作的第三年, 就有公司以月薪3万元来挖墙角。冲着钱,他选择跳槽。结果不到一年时间,这家公司倒闭,失业在家待了7个月后才找到工 作,薪水只有原来的一半。

  因为自己行为不够扎实,急于求成,在还没有能力拿很高薪资的时候跳槽离开,只会给自己的职场之路增加坎坷。而 当危机发生时,又不能坦然面对,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于是走了不必要的弯路。

  至于不同行业白领跳槽的风险隐患,智然以婚姻做了比较:正如刚结婚的人离婚率会相对比较高,新兴的行业,员工 跳槽现象会比较多。同样,恋爱质量不高,婚姻状况也肯定不好。

  如果第一份工作的选择不够慎重,肯定会给跳槽带来潜在的动力。这就如同围城一般,跳之前,只觉得外面的世界很 精彩,手上的工作哪里都不好,等到真跳了,也许会发现新的工作还不如原来的更合适。这就很容易造成越跳越糟糕的局面。

  相对而言,收入较高的白领,一旦跳失败了,所要付出的代价就较高,所以他们跳槽会相对谨慎些,基本上都是等猎 头公司把各方面条件谈妥当了,全方面衡量后才会做出决定。

  白玲女士另外提出,专业就业面比较广的,比如中文、英语、文秘等专业毕业的白领们,正因为就业面广,反而有种 没有根的感觉,漂浮不定,比较容易跳槽。从行业来说,IT、媒体等相对活跃的行业,人员流动相当大。而从年龄上来看, 23-28岁则是跳槽的高峰期。

  总有些事不可预测

  马女士曾在上海某知名企业担任人事经理多年。她明白地告诉记者,身为普通员工,自己也会在适当的时候选择跳槽 ,但身为人事经理,在看别人递送的简历时,她不会选择频繁跳槽的人。因为这些人明显心不定,不知道下一次什么时候又会 走,没办法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同样,她也不会选择基本不跳槽的人,因为这一类人明显缺乏冲劲,不太可能给企业带来新 鲜的东西。

  当然,在前几年网络公司蓬勃发展的时候,企业瞬间开张、倒闭,造成网络人才流动相当大,有人投奔网络,有人离 开网络。相对而言,人力资源和财务这一块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动荡。因为单位里的权力斗争,马女士不久前也选择了跳槽,在 一家人才中介机构从事猎头工作。年纪慢慢大了,没必要再给自己太多压力,空闲时间种花养草,倒也算是悠闲。

  市场竞争中,企业界的分分合合也是常有的事儿。在企业的重组过程中,往往会给当事人带去阵痛,激发起内在的不 安全感。由于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企业文化差异,薪资上的变动也让人不愿接受。于是有人采取主动逃避的方式,就算 暂时还没有合适的去处,也坚决离职。

  比如联想并购IBM公司PC业务之后,虽然联想宣布并购后不裁员,但IBM公司PC业务人员的主动辞职不可避 免。TCL“吞下”阿尔卡特手机之后,包括北京等三个大区在内的市场人员“差不多都走了”,销售部门“走了一半以上” 。

  智然认为这种潜在的不安全感,就是白领跳槽的核心因素,而薪资多少只不过是表面现象。中国人一直强调教育的重 要性,希望建立一种精神,一个方向。但现在的中国企业大多只和员工谈钱,这种企业教育的缺失,也加重了员工内心的不安 ,因为能用金钱买来的都不值钱。

  每一个人内心的不安程度高低,决定了跳槽的次数和成败。往一个装了半杯水的杯子里扔几个小石子可能只会溅出一 点水花,但一个装满了水的杯子呢,哪怕只扔几粒沙子,都有可能让水溢出来。比如2003年,因为SARS的缘故,社会 不安水平普遍较高,所以那一年里相对跳槽的比例也比往年要高一些。

  内心的不安并不可怕,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白领们还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内心的不安。如果人际关系紧张,失眠, 对人敏感多疑,容易推卸责任,又有太多顾虑,挫败感强等等,如果在工作中具有以上现象,智然建议大家要开始正视这一状 况,想办法通过心理咨询或者其他自我解压的方式排解内心的不安,这将对以后的职场之路有很大的帮助。

  虽然职业规划师能够提供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他人的经验能够提供借鉴,但最重要的还是得先认识自己。

  艰难的抉择

  至于是骑驴找马,还是扔了驴子再找马,几位成功跳槽者的话可以拿来借鉴。

  大公司福利待遇好,但个人发展机会并不太多,小公司有个人发展空间但又不够稳定。因此郑先生建议,没有必要太 冲动,可以先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比如业余多考几个认证,补习英文,还要多交些朋友,职场上想谋求更好的职位是不可以为 人太过孤僻的。这样,当机会出现时,就不容易擦肩而过。

  吴小姐的提醒是,越是存在风险,就越应该有个开放的态度。如果发现跳槽不算成功,一定要清醒,不能怨天尤人或 者轻易放弃,最好能在短时间内找出偏差,然后以各种理由全身心投入,也许情况就会发生转机,开放的心态最为重要。

  王亚非副教授客观地指出,中国目前处于噪音比较大的转型期,加上亚太地区文化的影响,人的职业化程度不够,造 成部分人的职业道德不到位,没有太多的责任心。只想得到,不想过多付出,太以自我为中心,从而影响到了企业对员工的印 象,反过来对他们的求职道路产生障碍。

  无疑,跳槽在现代化的职场竞争中,意味着重新获得职业生涯进一步发展空间的契机和必要手段,但是同时要采取稳 扎稳打的方法,即跳槽前要预先测量和明确自己的职业竞争优劣势,职业倾向性和满意度,了解职场发展的趋势以及相关行业 、企业、职种、职能的现有要求和发展趋势,并在其间找到真正的契合度,才能使跳槽让成功变得必然,这也是永远不用面对 职业危机的唯一方法。

  中国白领的N个时代

  第一代白领(20世纪80年代)

  80年代初,第一批外商进驻中国,语言沟通成为外企的第一需要,外语人才经过组织推荐和严格政审便成为最早的 白领。他们大多数出生于五六十年代,其中许多人是党员。当时他们的月收入在170元-200元之间。

  第二代白领(90年代前后)

  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大学本科生,迅速告别毕业分配时所在的国有单位,连档案都来不及转就坐进了写字 楼,他们是实干苦干的代表。1993年,已有外企员工每月能拿到5000元左右人民币。

  第三代白领(1993年-1998年)

  以上海为例,1993年起,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外资企业可以自行管理人事,招聘人才。这时的白领特征往往被外 化为安静整洁的工作环境、相对较高的收入、价格不菲的消费等。这一代白领的特征为社交广、学习欲望强、敢于冒险、出国 梦不减等。

  第四代白领(1998年至今)

  大多出生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他们进大学时,以互联网为主的新技术革命正席卷全国,他们的知识层次更 丰富,也更加独立,强调个人主义,而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全球化让他们迅速与国际接轨。

  在这一代白领中,还有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国际化人才,其中包括大量的“海归派”和看好中国前来发展的外国 人。

  心态决定方式

  谈到白领跳槽,上海向阳生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职业规划顾问洪向阳说,白领其实天生是比较多动的,这种现象在年 轻白领身上更常见,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一种常态。

  白领跳槽多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比如高薪、高职位等等;还有一种逃避性的跳槽,这样的跳槽习惯性比较强,是 白领内心深处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另外一种是被动跳槽,被组织内部淘汰,不得不跳槽。

  其实,在某一职场呆久了就会心生“职业怨气”,昔日的职业设想会再度回归,突破的渴望会越发强烈,于是各种职 场心态会左右人的跳槽动机和跳槽判断力。

  我就喜欢

  “我就是想做行业前沿,所以不论什么类型的企业,不论什么职位,我都可以接受。”吴先生是广州一家事业单位的 人力资源主管,今年29岁,现在的工作做了3年,是自己的第二份工作,他说目前的工作实在闲得让人发慌。

  “凭良心说,我现在的工作还不错,我一直是做人力资源的,很熟悉这方面工作。但我不想让自己就这样下去,我想 拥有自己的事业,但这之前必须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我要通过跳槽来完成这个过程。当然这也是因为我自己真的很想 去尝试做行业前沿的东西。所以我每天都在留意着各行业的最新发展,要为自己找一个好的契机。”

  与吴先生不同的是,今年24岁的付小姐来北京不到一年,就已经换了四份工作。 “我觉得自己还够年轻,所以还 有资本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用考虑这样那样的问题。我跳槽一点负担都没有,看好单位,想跳就跳了。”

  喜好是很多白领跳槽的心态,一般这类人都比较追求理想和完美,而拥有这种心态的也多是年纪较轻的人。今年35 岁的赵先生有着很多人羡慕的高薪、高职和一个幸福的家庭,但他觉得自己其实一点也不开心,因为他很不喜欢现在的工作。

  “我真的很羡慕那些说不喜欢就敢跳槽的年轻人,觉得他们很有魄力。而如今供着房子,养着孩子的我,真不知道自 己还有没有勇气放弃目前的工作,转行去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了,我想今生我会和自己的梦想擦肩而过了。”

  了解与被了解之间

  洪向阳顾问说,人是社会性动物,所以跳槽的白领不管是主动跳槽,还是被动跳槽都会希望被理解。

  心理咨询专家周振基分析,跳槽,是职业人在解决职业发展阶段性瓶颈的一种科学和必要的手段,人们应该理解。通 常人的职业发展都呈阶梯式,个人职业发展是长远的,无论在任何时期,提高个人职业兼容性,做到 “一专多能”,这才是 时代对现代职业人士的要求。

  特别针对现阶段,如果能拥有强劲实力的话,将有效改变自己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境地,保持职业技能的可持续 发展,资薪当然会与日俱增。

  接连跳了几个工作,在每个单位平均都不超过两个月,胡小姐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能够得到公司高层的认可。其实我能得到现在的这份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我跳过槽的 几家公司的老板。虽然他们对于我的跳槽也并不满意,但每个人在我的离职证明上都没有表露出对我频繁跳槽的不满,而是主 要强调了我的业务能力很不错。”直到现在,胡女士说起以前的几个共事时间不长的老板,还是非常的感激。

  “我进入目前所在公司面试的时候,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看着我的简历,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为什么在这么短 的时间内频繁跳槽,这样很容易让企业对你的忠诚度产生怀疑。

  我如实告诉他,自己跳槽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业务能力不够强,而是因为工作无法给予自己很大的个人发展的平台 和空间。我给他看了我的离职证明,面试很快就结束了。也许就是这个问题,决定了我在这家公司去与留的命运。

  在我入职那一天,公司老板还对我说:‘我们公司可以给你提供广阔的工作平台和个人发展空间,你一定要安心工作 。’我现在工作非常努力,因为我很珍惜这种被了解和理解的感觉。”

  白领跳槽心态把脉

  从心理学上讲,白领跳槽的心态有积极和消极两种。积极的心态主要表现在:通过尝试较多的职业了解自己,从而选 定自己的职业定位,为寻求稳定阶段做准备;积累经验,把经验和经历作为自己最大的资本;寻找新的挑战和刺激,完善自己 的人生。

  具有这样心态的白领们往往都是主动跳槽,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潜藏着不安的因子,在人格特质上多数追求完美,不满 现状。他们喜欢新鲜的事物,在不断跳槽中希望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

  而源于消极心态的跳槽,在一定程度上虽然也可以改变生存状况,但多数是迫不得已,所以心理上承受着刺激和压力 。他们或者不能认清自己,或者不能认清客观,或者由于以往的生活经历和生长环境造成了心理创伤而不能适应某种环境或人 员。

  另外,由于物质生存条件需求的不断攀升,目前的经济收入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也是跳槽重要的原因之一。有近四 成的白领因对自己薪酬的预期和心理价位的契合度不高,而选择跳槽。

  通常,白领阶层收入高,身处其中想着“跳槽”无可厚非;客观上许多白领在跳槽前都会谨慎考虑,他们对自身情况 会做认真的评估,看看自己能否适应新的工作。一般不仅仅会从自己的能力上去评估,还会考虑到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们 不会光看到新职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更会仔细考虑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于是有多次跳槽经验的人,会在“跳槽”前先对自身情况做一个认真评估。不仅要从自己的能力上去评估,还要考虑 到心理承受能力。跳槽不能光看到经济效益,更应考虑到可能会遇到哪些新的困难。

  周振基则建议白领在进行新的职业选择时,要增强自信。跳槽时,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或消极的心理暗示,产 生的差异是很大的。

  白领跳槽之终极原则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好职位,但不是我们想做就能做的,还要看适合不适合自己做。”谈到白领跳槽的原则,心理咨 询师周振基认为,40岁以上的白领不宜跳槽,各方面负担重的白领也不要跳槽,因为有一个收入高,相对比较稳定的工作, 对于自己或者家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特别是“漂族”,跳槽的时候就更要慎重。

  分寸拿捏见真功

  洪向阳顾问告诫准备跳槽的白领,跳槽之前,要严禁离职前将消息透露,以免使自己处于尴尬境地。

  洪向阳曾经接触过一名白领,其在原来的老公司做了两三年,觉得自己的发展空间不是很大,就跳到了另外一家公司 ,结果去了以后又不适应新的环境和工作,又想回到自己的老公司。于是就在两家公司之间转来转去,使自己陷入两难境地。

  所以,跳槽的时候一定要权衡利弊,看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特别是对于跳槽本身的态度,在分寸的拿捏上,要有一种 清楚的认识。

  诚信跳槽道路宽

  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对信息资料的管理,员工跳槽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这方面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在企业组织中处于关 键岗位的员工,他们可能会掌握企业的一些核心技术或商业机密,所以他们的跳槽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影响。

  因此,白领跳槽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如何在为老东家信守商业机密、核心技术的同时,坦诚地为新东家服务。尽 管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日益完善,但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能将知识管理做得很好,更多的还要靠员工自身的职业道德来维系。

  洪向阳指出,白领在跳槽过程中,需要在坚守原则的基础上把握好“坦诚相待”的问题,否则很可能给自己未来的职 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善始善终是关键

  跳槽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善始善终,做事情善始善终是现在职业人应该具有的良好的职业素养。虽然善始善终目 前并没有一个确切的衡量标准,但是把分内的工作做好,跳槽前做好交接班工作,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而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讲,做到善始善终,不仅仅对公司有利,对自己职业发展也很有好处,从职业积累的角度讲,这 段经历会是一种财富。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