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绿色壶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3日02:17 山西日报

  从1984年到2004年,壶关人民在荒山荒坡、河渠沟壑累计栽植各类林木达70.1万亩,使全县有林面积达到85.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2.4%上升到47.6%,森林覆盖率净增35.2个百分点。一个昔日的干石山区,经过几代人不懈的绿化造林,终于成为全省的森林资源大县,成为享誉全国的“全国生态示范区”,2004年被国家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获联合国“全球生态500佳提名奖”。

  壶关县总面积151.9万亩,其中荒山面积106.7万亩,占总面积的70.2%,而耕地只有35.5万亩,人均仅1.4亩。上世纪80年代,县委、县政府就提出了“造林就是造粮、造钱、造水,就是改造生存环境”的口号。

  八十年代初期,县里把治理荒山的任务承包到户,全县重点培养扶植了造林专业户达2345户。集店乡黄角头村造林专业户路其昌承包荒山上千亩,十几年来一家三代人上山造林,使树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壶关县运用农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的办法解决了造林资金的难题,全县每年用于林业的“两工”达到80万个,用“两工”完成的造林面积达27万亩。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如今全县25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披上了绿装。

  通过20多年的奋斗,壶关县从干石山和石头缝里抠出了85万亩森林。从2000年起,全县投工175万个,投资3500万元,动员3.5万名干部群众在极易引发森林火灾的村边、地边、路边筑起了高1.5米左右的石墙,绵延7000多华里,将全县150座大大小小的山头封闭起来,形成了100多个生态保护圈,起到了保水、保土、保植被,防火、防盗、防畜害功效。森林防护墙还被列入基尼斯世界纪录。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壶关人民终于尝到了植树造林和生态建设的甜头。就拿年降雨量来说,八十年代平均年降雨量500mm,现在达到600mm至700mm,最高年份可达到1000mm;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由82.3%下降到30.6%;无霜期由160天延长到180天,延长了8至12天;风、雹、霜等自然灾害由年4.4次减少到1.3次,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

  由于森林面积的不断扩大,林内可开发资源日趋增多。近年来,林区农民采药材、采树籽、采蘑菇、采藤条,养牛、养羊、养猪、养兔的“四采、四养”收入,年户均可增收达1000多元,山林成为农民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银行。林业的发展,使以舍饲圈养为主的畜牧业得到迅速发展,以林地间作牧草和树叶为主要饲料的牛、羊、猪、兔养殖量达到27.6万头(只),较20年前增长了12倍;农业生产连年丰产,粮食总产量由1984年的0.625亿公斤提高到了1.36亿公斤。

  本报记者李久标 本报通讯员赵晓平 程斌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网络编辑:张星秀)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