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九年牵挂重寻“长征”孩子(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4日16:04 金羊网-羊城晚报
  播火者行动·寻找长征路上的孩子①每天,他们都要步行几小时上学,晚报一次报道,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如今他们过得怎样……

  本报记者 陈辉 实习生 周谷风

  九年前,《羊城晚报》精心策划了“重走长征路———播火者行动”,援建了五所希望小学,还有11名长征路上的孩子,第一次走出山区,来到广东潮州富丽学校免费读书……

  九年过去了,忽然传来了其中一个孩子张莉今年考上大学,正等待录取通知的消息。这重新撩起记者的牵挂之情:当年的孩子们,如今都有着怎样的命运?最近,本报记者再赴川西,踏着当年“播火者”的足迹,去寻找答案。

  孩子们的经历,似乎并非想象般顺利,却感人至深———

  这次出发前,当年参加“重走长征路”的老记者,特意嘱咐我们一定要到夹金山去看一看,那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也是当年《羊城晚报》“重走长征路———播火者行动”的出发点,他们发回的报道《夹金山,另一种长征》中写到的那一群孩子,那些为求学而每日步行几小时山路,小学六年走的路等同于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孩子们,如今怎么样了?
九年牵挂重寻“长征”孩子(组图)
  图:孩子上学要走将近20公里,每天来回七小时。本报记者 阙道华 摄

  山里娃依旧在“长征”

  前天一早,记者驱车从四川雅安宝兴县出发,直奔硗碛乡夹金山下的藏族学校。8时许,距离学校还有十几公里,就看到三五成群上学的藏族孩子们。小小的身影从高山深谷中的羊肠小道汇聚而来,他们背着、抱着硕大的书包,好奇而友善地跟我们打招呼。摄影记者的相机喀嚓喀嚓,定格住了孩子们红通通的“高原红”,天真的表情,也定格了他们残旧的衣裳,还有泥泞的道路。

  眼下正是放暑假的时间,但我们得知,由于雨季时洪水冲断了山路,这里的暑假提前放了,如今正在上课。

  我们决定下车同孩子们一起走。九岁的喀西拉姆早上6时天不亮起床,吃上几块洋芋,就和读初中的哥哥一道匆匆出门。他们要翻过几座山,走三个小时才能到学校。每天放学回到家,已经是晚上8点。

  “喜欢读书吗?”“喜欢!”“想上大学吗?”“想!”她一双乌黑的眸子异常闪亮。可是,我们从这孩子口中听到的却是令人心酸的故事:父亲常年生病丧失劳动力,只靠母亲种田糊口,兄妹俩的学费总是要东借西凑,常常不能按时交。

  硗碛乡仅有5000人,但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以畜牧业为主的藏家散落在各个角落。硗碛乡藏族小学有400多名学生,3/4的学生每天要走的山路有十多公里以上,最远的夹拉村一天来回33公里。
九年牵挂重寻“长征”孩子(组图)
图:孩子们打午饭,只有两样蔬菜可以选择。

  广东“远亲”亲如一家

  我们带来了铅笔、橡皮、作业本等文具,分发给一拥而上的孩子们。

  “为我们夹金山娃娃读书,《羊城晚报》帮了大忙!”当年报道中提到的撒尔甲校长回忆道。晚报的《夹金山,另一种长征》刊出后,有读者拿着报纸寻到这里,慰问、资助的信件雪片般飞来,各地汇来的款项将近2万元。

  除了当年一个女学生被带到广东免费读书,当时学校里至少有30名贫困学生获得资助,通过“一对一”的帮助,这些孩子读完了小学、中学……

  “谁说远亲不如近邻,我说远亲非常亲!”当说到一对广东夫妇每月退休金加起来才300多元,却每月寄来60元时,这位剽悍的藏族大汉不禁动容。

  这些年,硗碛藏民生活有所改善。校长介绍,现在贫困生已经减少到20%了。

  夹金山盼开旅游线

  前辈记者告诉我们,九年前,他们没能翻越夹金山,一直引以为憾。当年他们沿着红军长征的羊肠小路向上走,刚走到海拔2000多米的宵基窝时,就有队友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只好后撤。

  可是,昨天我们却轻松登上了夹金山,因为山上修通了车路。当地政府下一步的规划重点是发展旅游,在S210川藏线全线贯通后,夹金山将和四姑娘山、九寨沟连成一线,加之硗碛又是距成都最近的藏乡,旅游前景非常看好。

  我们盼着这一切快点实现,到时孩子们的生活条件就会更好一点。

  寻找一个执着女孩

  当年晚报的报道中,曾提到硗碛藏族中心学校有一个藏族女学生木尔扎,她家庭贫困,但学习认真刻苦,被选送到广东富丽学校读书。可是,我们查找被送往富丽读书的11个孩子名单,当中并没有木尔扎,却换了一个叫张琳的女孩。为什么?

  “这个女娃娃不就是张琳嘛!”撒尔甲校长接过我们带来的当年报纸,看了照片,脱口而出。原来张琳就是木尔扎的汉名。

  学校许多老师对张琳记忆深刻:1999年,张琳在潮州富丽学校读完初一,又回到硗碛藏族中心学校。见过世面的张琳,“回来后非常突出。她普通话说得好,一回来就当上学校广播站站长,英语成绩遥遥领先,学校刚买上电脑她就能熟练操作……”

  乡亲带路,我们找到了与张琳相依为命的父亲张明良,这位早年因伐木而失去一条腿的中年男人,在村里开了间小店铺,零星摆了些饼干、洗衣粉、灯泡……已经十几天没卖出去一分钱了。

  得知《羊城晚报》的记者又来了,张琳的三姨、四舅、外公纷纷赶来,用藏家最隆重的礼仪接待我们。时隔九年,他们一家对这张千里之外的报纸念念不忘。

  张琳初中毕业后考取了宝兴县高中。但以张琳的家庭状况,三年高中意味着两种可能:考不上大学,三年白读;考上了大学,也读不起。张琳的学习成绩实在太好了,不读太可惜。最后,自尊而要强的张琳选择了一所贸易中专读旅游,希望毕业后尽早工作赡养父亲。

  今年6月,中专毕业后已在北京打工的张琳,突然回到了家乡,她辞去了北京的工作。

  “我要考大学!”张琳的这个决定令家人并不感到意外。当年许多成绩不如她的同学,都陆续考上了大学。她决定去离家不远的雅安市,边打工边复习。

  我们没能见到张琳,却丝毫也没感到遗憾。车过雅安市时,我们一直向外张望,尽管我们知道这样张望可能没有结果。此刻,她一定正在某一个柜台后面,那个小小的身影,正怀揣着一本书……

  联系助学电话:四川省宝兴县硗碛藏族小学

  邮编:625705

  电话:0835-6880081

  (晓航/编制)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