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雪域高原湖北人)洁白“哈达”飘落拉萨河上(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07:12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雪域高原湖北人)洁白“哈达”飘落拉萨河上(图)
  微雨的午后,我们来到拉萨河畔。这条拉萨人民的母亲河,清澈见底,缓缓流淌,水鸟斜斜掠过,远处雪山巍峨。

  一道彩虹横空出世,让人惊叹。只是,它不在天上,而在河上。它就是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标志性工程———拉萨河特大桥。大桥那三个连拱,像洁白的哈达飘舞在高天碧水间。

  让我们激动的,不仅是这座大桥的美丽,更因为它的建设者们,来自总部在武汉的中铁大桥局集团。

  上了大桥,迎面走来大桥局青藏铁路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长朱巨堂,他指着桥对面说:“你们看啊!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与大桥遥遥相望着。”

  朱巨堂,荆州人,修桥已历30年。在他心中,拉萨河特大桥占据着独一无二的位置,“这是青藏铁路进拉萨市的标志性工程。2002年大桥局中标后,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指示我们:要把它建成与布达拉宫相匹配的建筑。”

  “在这么美丽的风景里施工,感觉很美吧?”面对我们的提问,朱巨堂笑着回答:“在高原施工,并不是件美丽的事。”

  工程部负责人许伦峰是2002年首批进藏的建设者之一,他说:“别看现在这里风景迷人,我们刚来时却还是一片沼泽地。不少职工是从零海拔的澳门西湾大桥直接赶赴西藏拉萨河特大桥工地,巨大的海拔反差让人难以适应,有些人头痛得甚至撞墙……”

  生活的困难还在其次,技术上的难关才是摆在建设者面前的首要问题。这座大桥结构新颖,科技含量高,工艺本就复杂,再加上高原气候的特殊性,不少难题产生了。

  监利老乡龚辉忠是工程部的头。他指着正在桥上进行焊接作业的职工说:“就以焊接为例,这里风沙大,沙子吹进焊接区,容易起泡;而且昼夜温差很大,一夜过去,新焊点往往开裂,怎么办?我们就给每个焊接点搭棚子遮挡风沙,同时采取加热措施,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就这样,攻克一道又一道难关,拉萨河特大桥于今年5月13日胜利贯通,只待桥面施工完成,就可向拉萨人民献礼了。

  在大桥工地,随处可见醒目的环保标志牌———“来也青青,去也青青!”朱巨堂说,这是他和同事们一字一句推敲出的环保承诺,他们不仅要给拉萨人民修一座美丽的桥,更要还他们一条纯净的拉萨河。

  大桥建设者们用实际行动保证了圣河碧水长流:使用不会出泥浆的套管钻孔机,施工废水绝不允许直接排放河中;先把施工路基上的草皮移到路基之外,建好后再全部移回……

  雨后阳光分外绚烂,映射在白色的拉萨河特大桥上。不远处的河面上,有几只野鸭旁若无人地嬉戏,“打了几年的交道,这些野鸭已经和我们成了朋友!”正在进行桥面焊接的武汉伢熊国宝笑着说。

  本报记者熊爱玲查昭晏雯通讯员陈金7月24日发自西藏拉萨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