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观察)“网民过亿”与“数字鸿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08:48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1.03亿人,半年增加了900万人,和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4%。我国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报告还显示,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特点还有CN域名高速增长、宽带用户首超拨号用户、网络购物日趋成熟等。(《每日新报》7月22日报道)

  这些数据,无论是从生活中人们的切实感受,还是从其它信息的旁证中,都令人感觉可信。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互联网已迅速成为人们开展工作、获取信息、交流沟通以及生活娱乐的重要媒介。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在地域间很不平衡,在不同社会群体间,甚至出现了越来越大的“数字鸿沟”。《新华每日电讯》7月19日就曾报道说,面对日益临近的信息时代,普通公众正分化成两个群体:一部分人已离不开信息化,而另一部分人甚至连上网的机会都没有。就国内信息化最发达的城市北京来说,“数字鸿沟”近年不但未能缩小,反而呈现加剧趋势。

  互联网的渗透正无孔不入,数字化生存方兴未艾。但“数字鸿沟”日益加剧的现实,又无法不令人忧虑。毕竟,“数字鸿沟”阻碍社会和谐发展,将一大批本该享受现代高科技的人,无情地抛弃于时代之后……

  不难理解,“数字鸿沟”的出现有其历史的原因。改革开放带来的先进科技和观念变迁,将人们分割为不同的社会群体。年龄偏大者,观念趋于保守,接受新事物慢,不少人对电脑既不懂又没兴趣;文化层次较低者或体力劳动者,学不进,用不上,“入门”都难;生活无忧者,则缺乏学习动力;还有更重要一条,学与用不能结合,学习效果差,从而形成“越用不上越不想学,越不想学越用不上”的恶性循环。

  就现在对计算机、互联网应用的普及情况来看,针对青少年的学校教育,由于孩子的接受能力强,大多在“玩儿”中就掌握了,除了担心染上“网瘾”,基本不用担心他们的普及问题,而所谓的“网民过亿”也多数指的就是这些人。但针对成年人的电脑应用教育,现存问题就不那么乐观了。如今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固然很多,但大多为商业化运作,程式化培训,很少对学员进行贴近生活的实例教育,其在内容、教法、考试等方面与实际需要相比都有很大的创新提升空间。

  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网民过亿”的喜悦和自满中,更应当关注如何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尽快消弭日益加剧的“数字鸿沟”。要看到,“数字鸿沟”的形成,固然与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密切相关,但专业人士开发更多的实用、好用、易用的软件,大力提升在网上进行工作与生活消费的安全性、便捷性,也是促使人们学以致用、激发兴趣的重要环节。另外,爱好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填平“数字鸿沟”的有效手段。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