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后起之秀”也是南京户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10:11 南京报业网

  【金陵晚报报道】实习记者 张玉宝在众多热心读者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南京成语探源栏目已经报道了15个起源于南京的成语,为这些成语上了“南京户口”。昨天在热心读者徐忠的提示下又有一个“南京户口”的成语被发掘,这个成语就是现在被人们用来形容后来出现的优秀新人的后起之秀。

  祖孙网住后起之秀

  积聚了一个上午的沉闷后,昨天下午3点多阵阵隆隆的雷声送来了一场大雨。伴随着雷声响起的还有我们成语探源的热线,“是《金陵晚报》的成语探源吗,我发现后起之秀也是在南京产生的成语。”通过交流记者知道这个嗓门有点大的老人名字叫徐忠,67岁,金城集团摩托车配件厂的退休职工。干了一辈子技术工人的老人退休后改行研究起了文化,用徐忠开玩笑的说法是“也不叫研究,就是喜欢多看看多问问,干了一辈子力气活老了想装个文化人”。《金陵晚报》是徐忠一直喜欢看的报纸,成语探源的报道出来后他就一直关注着这个报道的进行。看得多了他就“手痒痒了”,也想自己动手看能不能找出几个发源于南京的成语来。于是徐忠动员从四川来过暑假的13岁外孙子跟他一起找,在祖孙俩近一周的撒网式“搜捕”之下,后起之秀这个成语就这样“落入了大网”。

  成语出自《世说新语》

  “后起之秀也是诞生在南京的,出自唐太宗时编的《晋书·王忱》。”在跟记者汇报他的战果时徐忠的声音很高很自豪。《晋书》是唐太宗李世民下令由房玄龄主持编纂的一部史书,其中的王忱章节中有这样的记载:“范豫章谓王荆州:‘卿风流俊望,真后来之秀。’王曰:‘不有此舅,焉有此甥?’”这是舅舅与外甥之间的一段对话,其中的范豫章是王忱的舅舅。王忱也就是对话中的王荆州,他也是东晋名门望族王氏家族的成员。他的父亲是东晋名士王坦之,曾作《废庄论》对庄子提出了非难,并协同谢安指挥了淝水之战。范豫章夸奖王忱说:“你风流倜傥、受人尊崇,真是后来的优秀人才呀。”王忱回答舅舅说:“没有您这样的舅舅,哪里来这样的外甥呢。”关于这段对话的前因后果,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南朝时期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方正》中有对此的详细记载。“张玄与王建武先不相识,后遇于范豫章许,范令二人共语。张因正坐敛衽,王孰视良久,不对。张大失望,便去,范苦譬留之,遂不肯住。范是王之舅,乃让王曰:‘张玄,吴士之秀,亦见遇于时,而使至于此,深不可解。’王笑曰:‘张祖希若欲相识,自应见诣。’范驰报张,张便束带造之。遂举觞对语,宾主无愧色。”故事的大概是,张玄(魏晋名士)和王建武(即王忱,王忱曾为建武将军)原来并不认识,后来二人在范豫章(范宁)家相遇,范宁让二人一起聊天。因张玄是当时名士就坐在那里想等王忱主动跟他搭话,而此时王忱观望了张玄很久也不和他说话。张玄非常失望就要走,范宁苦苦劝解挽留他,他就是不肯留下。范宁是王忱的舅舅,就责备王忱说:“张玄是吴地学子中的佼佼者,又有名望受人赏识,你却让他这样尴尬,真是不可思议。”王忱笑着说:“张玄若想认识我,他就应该来看我。”范宁听了外甥的话后不但没有责备他,还说了上面的一番话来称赞他。然后他又把王忱的话告诉了张玄,张玄听后立刻穿戴整齐,来拜访王忱。见面后二人举杯交谈,没有丝毫尴尬。虽然史书中没有记载王忱甥舅对话的地点,但是徐忠说由于当时金陵王氏家族的人都住在沿秦淮河的乌衣巷一带,这个成语很有可能也是起源于乌衣巷附近的。

  老教授提供16个成语

  昨天本报成语探源热线线索记录再次被刷新,晓庄学院73岁的退休教授俞思义一口气报出了16个起源于南京的成语,从而成了新纪录的保持者。在提供线索的同时俞思义教授对本报成语探源报道给与了肯定和很高的评价,他称赞这些报道是对南京地产成语和典故的一种挖掘性救治和保护。因为这些报道给南京地产成语做了一个类似户口调查的资料整理,具有一定社会意义。同时他也就本报成语报道的形式提了一些建议,建议报道要兼顾故事性和学术性,不要局限于单纯的报道。其实不光是俞思义教授一直在关注着本报对源于南京成语的挖掘报道,还有很多读者也在默默地关注着我们的报道。苏洪泉是成语探源栏目的铁杆支持者,更是《金陵晚报》的忠实读者。早在《金陵晚报》创刊时他就已经在关注和支持《金陵晚报》了。十几年来他一直自费订阅《金陵晚报》。苏洪泉说他喜欢《金陵晚报》的文化气息,报社举办的一些活动他也积极参与,并且经常在报纸的副刊发表一些自己的文史研究文章。在采访时记者意外得知苏洪泉自觉担当起了本报成语探源栏目义务推广宣传员。每天一大早都有很多他在文化圈里的朋友打电话给他,讨论当天的报道或者跟他询问报道相关的事情。要是哪天由于一些原因在报纸上找不到成语探源的报道,当天早上最繁忙的不是本报的成语探源热线,而是苏洪泉家的电话。苏洪泉要一遍一遍为他这些朋友们解释稿子没有见报的原因。

  新闻附件

  《金陵晚报》自6月23日推出南京成语探源以来,已经先后挖掘报道了15个起源于南京的成语。应热线读者徐忠的建议,为了方便读者查询以前报道过的成语,把这些成语及发源地摘录如下:解铃还须系铃人——清凉山清凉寺东山再起——江宁东山画龙点睛——乌衣巷安乐寺坦腹东床——乌衣巷青梅竹马——长干里入木三分——九华山龙蟠虎踞——清凉山驻马坡破镜重圆——具体地点不详改邪归正——江宁路周处读书台哀梨蒸食——具体地点不详天花乱坠——雨花台不敢越雷池一步——具体地点不详江郎才尽——朝天宫冶山步步莲花——台城管中窥豹——乌衣巷另外,两部南京成语探源热线025-84612345、51953443继续开通,如果您也知道起源于南京的成语请拨打这两部电话告诉我们。(编辑 晨光)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