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专职奶妈二度“上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6日03:09 东方早报 | |||||||||
因“舆论压力太大”,在全国首推“奶妈服务”的扬州某家政公司今年1月曾被迫搁置这项业务,但该公司负责人陈顺强昨天向早报记者证实,公司重新招募的15名“专职奶妈”已经上岗,其中4人还有大专文凭。 近一成产妇无法哺乳
陈顺强推出“奶妈服务”的“创意”来自一个朋友在外企工作的妻子的遭遇:哺乳期后准备上班,却得知“岗位已被人取代”。“如果产妇不在家中哺乳,或休完产假就上班,哺乳由别人代劳,或许就不会下岗。”据陈介绍,通过市场调研,他发现扬州市区有8%的产妇因种种原因不愿或不能哺乳。 “有家庭愿意请‘奶妈’,我又查了法律条文———没有限制!就决定推出‘奶妈服务’。”陈顺强告诉记者,去年底,他经工商局批准创办了“奶妈公司”,并招聘了十几名“奶妈”,条件包括:25~30岁,文化程度不低于初中;有当地卫生部门发的《健康证》;统一食宿、配备营养师、接受哺乳期保健讲座;工作时必须带上自己的孩子,自己孩子断奶后自动离岗、除自己的孩子外只能为一位婴儿服务。“奶妈”的工作方式有两种:上门喂奶与孩子送来公司后喂奶,按60元/天计酬的“钟点式”;被客户接回家,除喂奶外还帮助客户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月薪初定3000元的“包月式”;家政公司则从工资中收取10%的管理费。 半年前服务因压力搁浅 据悉,第一批“奶妈”今年1月曾上过“岗”,但是由于舆论压力太大,加上扬州某部门明确反对,陈顺强于1月20日主动停止了此项业务。 但是“奶妈服务”搁置后,陈顺强每天仍接到七八个找“奶妈”的电话。本月上旬,扬州一个男士“赖”在陈的公司不走———他妻子产后没奶水,又对现在的奶粉质量不放心,“逼”着公司找个“奶妈”。3天后,陈给这位男士找到了一位来自盐城的“奶妈”,由此拉开了新的15位“奶妈”上岗的序幕。 雇佣家庭均表示满意 陈顺强说,“只要不违背法律、市场又有需要,为什么不能做?”据他介绍,截至昨天,重新招募的15个“奶妈”全部上岗,雇佣奶妈的15个家庭“都表示满意”,另有约20个家庭表示需要这项服务,公司已着手再招50个。 不过,陈对“奶妈服务”一词仍相当敏感。记者试图采访“专职奶妈”,被他以“保护员工利益”为由婉言谢绝,“现在压力还是挺大,不说的好。”记者好不容易联系上一位盐城“奶妈”所在的家庭,男主人仅简单表示:“我觉得还是母乳对孩子的成长有利。” 尽管我国的法律规定对在职女性生育权益做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很多白领女性因怕影响事业迟迟不敢生育。对于生育与工作的矛盾,某外企职员吴小姐表示,如果自己正处在事业的关键阶段,她会选择不生育;如果生了孩子,不排除将孩子交给“职业奶妈”哺乳的可能性,“如果最后选择给她们带,我一定会对这个奶妈的身体状况做最严格的检查,确保乳汁的安全。”正反观点:扬州妇联母乳不应被商品化 据悉,扬州市妇联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其权益部部长干理蓉明确反对“奶妈重现社会”:“这种行为已变相违反《妇女权益保护法》;也不希望妇女将自己的乳房以及乳汁当作商品,广大妇女应予以抵制。”此外,有医学专家提醒:尽管“奶妈”做了体检,但有些疾病像遗传疾病、潜在疾病不一定能检测出来;扬州大学社会学系一位教授认为“奶妈现象”是对妇女人格的不尊重,“母乳不应被商品化。”而扬州市妇联权益部部长干理蓉昨天则告诉记者,对“奶妈服务”再次出现,妇联的态度是不提倡、不支持、不反对,“看其在市场的发展,也许会被市场淘汰,也许会生存下来。”社会学家“奶妈服务”类似输血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婚恋家庭咨询中心主任储兆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情况同“输血”不无相似:一些城市女性奶水少或无奶水,而不少农村妇女奶水充足甚至嫌多,通过家政公司牵线实现调配,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有好处。只要体检规范操作,并且程序严格,可以积极引导。 江苏省妇联下属的妇女研究所的专家沈美华则强调,“奶妈”的服务对象只能是婴幼儿,坚决反对收集乳汁来做营养品的“过分商品化”行为。 作者:早报驻江苏记者 王海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