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冷热之争(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6日06:00 光明网
  ——访刘树成本报记者 张玉玲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冷热之争(图)
刘树成:

  1945年生于上海。1956-1962年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1962-196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学习。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主编,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记者:

  今年4月开始,中国经济的冷热之争再起,如果说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上半年那一次争论的主要焦点是中国经济是否出现过热,那么,这次争论的主要焦点则是中国经济是否正在趋冷。你可否介绍一下这场争论中各方的观点?

  刘树成: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各种不同看法很多,我将之主要归纳为五种。第一种,认为中国经济正在趋冷,表现为“增长快速下滑通货紧缩”。认为中国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拐点或周期顶峰已经过去,经济已经处于周期的下行阶段,已经并将继续处于下滑态势;同时正在走向通货紧缩。第二种,认为中国经济是“高增长通货紧缩”。认为经济仍可维持高增长,但通货紧缩在下半年不可避免,明年很可能继续通货紧缩。第三种,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由上升期转入稳定期,由加速增长转入稳定增长,是“高增长低通胀”。认为2005年的中国经济是自1998年以来高增长、低通胀表现最好的一年,中国没有出现过这么好的组合,目前通货紧缩不容易发生,经济增长快速回落的情况基本可以被排除。第四种,认为目前经济增速的小幅回落是合理减速,是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结构性调整,预计经济增速有个一两年的回落后,会再次往上走,2006年的情况可能是前低后高,开始新一轮增长周期。第五种,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仍然过热,而且是全面过热。记者:那你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是怎样的?

  刘树成:

  我认为中国经济正按宏观调控的预期目的运行。所谓“预期目的”,就是适当地控速降温,使经济保持既较快又平稳的运行。具体说,中国经济正由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上半年的局部过热和在适度增长区间(8%―10%)的上线区域运行(9.6%―9.9%),正在向适度增长区间的中线(9%左右)正常地、合理地回归。这正是近两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所取得的预期效果。如果没有一系列的及时的宏观调控,经济增长率就会像我国历来经济周期一进入上升阶段往往就冲出10%而达到两位数那样,形成过高的“大起”,而“大起”之后就是“大落”。现在,我们防止了经济增长率过高的“大起”,有利于保持经济的既较快又平稳的运行。

  记者:

  在这种形势下,你对下一步的政策有何建议?

  刘树成:

  鉴于在已经实施的控速降温的宏观调控政策下,经济正由适度增长区间的上限区域向适度增长区间的中线回归,而且这些调控政策的效应尚在进一步释放中,所以,我认为,总体上说,200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确定的“双稳健”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应改变,而应继续实行下去。也就是说,当前宏观调控的总体政策取向,仍应实行松紧适度的中性政策,既不要变为紧缩性政策,也不要变为扩张性政策。而如果认为中国经济总体过热,就要采取紧缩性政策;如果认为中国经济总体趋冷,就要采取扩张性政策。当然,在实行“松紧适度”的中性政策中,并不排除根据经济形势的具体变化或针对新出现的某些局部问题,而进行略有从紧或略有从松的适度微调。但这种微调也不宜频繁。

  记者:

  在执行中性宏观调控政策时,应注重哪些问题?

  刘树成:

  我认为有三个方面:一是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当前经济形势良好,但一些影响经济长期健康、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还很多,特别是高能耗、高物耗问题。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利用法律法规手段、各种制度手段、财政手段、信贷手段、价格手段,大力促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促进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产业和产品的结构调整,以保证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我发现,一些主张中国经济已趋冷、要重新提速的观点,往往都避而不谈中国的资源约束问题,包括土地资源约束、矿产资源约束、水资源约束等。

  二是注重推进改革。应把握当前经济由适度增长区间的上限区域向适度增长区间的中线回归的良好时机,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打好体制基础。

  三是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要允许价格有一定的升降波动空间。有些价格升点,有些价格降点,可能属于正常的供求反应和市场调节。总的看,9%左右的经济增长率对应着2%左右的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我认为,这是一种难得的、很好的组合。具体分析,在四大类价格中:(1)粮食价格近来出现了下降态势。谷贱伤农。要注意保护农民的利益,保证明年的粮食生产。(2)主要工业消费品的价格(如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及通信等的价格),呈轻微下降之势。这反映了居民消费需求的不足呢,还是反映了工业消费品的供给相对过剩呢?我认为,二者都不是。从居民消费来说,目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同比增长在13%左右,并不算低(当然,县以下的农村相对较低些,但增长也在10%左右)。从工业消费品的供给来说,1%左右的物价负增长并不意味着就是供给过剩,这是市场经济下正常的供给略大于需求,说明的是市场经济下供给面的活跃。物价轻微的负增长,有利于促进市场竞争,有利于消费者,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降低成本、降低能耗和物耗。扩展说来,通货紧缩并非都伴随着经济衰退,也就是说,通货紧缩并非全姓“恶”。有伴随经济衰退的通货紧缩;亦有伴随经济正增长,但经济增长率已减缓的通货紧缩;还有伴随经济增长率上升的通货紧缩。英国1814-1849年的通货紧缩,美国1814-1849年和1866-1896年的通货紧缩,伴随的都是经济增长率的上升。(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的价格略呈升势,这是正常的。(4)居住价格上涨较高,这与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有关。总的看,我国目前价格总水平较低,也与一些非供求因素有关。一个是政府对居民消费价格的限价政策,另一个是政府对资源要素的限价政策。对这些限价政策可考虑进行必要的调整。(来源:光明日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