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建设和谐辽宁系列报道 用人文精神净化社会空间(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6日06:53 东北新闻网
建设和谐辽宁系列报道用人文精神净化社会空间(组图)
建设和谐辽宁系列报道用人文精神净化社会空间(组图)
建设和谐辽宁系列报道用人文精神净化社会空间(组图)
建设和谐辽宁系列报道用人文精神净化社会空间(组图)
  一片长10多厘米的玻璃深深扎进一名13岁少年的后背,鲜血喷涌而出。少年生命垂危之际,一名出租车司机毫不犹豫地载上少年,风驰电掣地奔向医院,并帮助众人将少年抬进急救室。因抢救及时,少年得救了。当少年的家长和学校老师想起要感谢这名司机时,却发现这名好心司机没要打车费就开着沾满血迹的车悄悄离开了。至今,学校及少年亲属仍不知这名司机的姓名及车牌号,但他紧急时刻挺身相助的义举,却令所有人感动和难忘。

  其实,每一个人都应该懂得,你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为举动,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他人、影响着社会。无论你是热情、诚实、友善、无私的人,还是冷漠、虚伪、恶毒、狭隘的人。

  人是社会的主体。自人类诞生之日起,人类就在互相依赖协作中从事各种活动,这种互相依赖协作的总和就是社会。省委九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和谐辽宁”目标之后,全省上下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努力营造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氛围。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人自身和谐发展

  去年以来,我省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了“小雷锋行动”和“关爱老前辈”活动,通过引导孩子们每年做对祖国、对集体、对他人有益的三件事和帮助鳏寡孤独及生活有困难的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们在社会实践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社会公德,了解人生的不易。如今,这两项活动已成为我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两大品牌工程。

  据悉,今后全省计划为未成年人办8件实事,包括援建1000个社区图书室,开展青少年“经典诵读”活动;组建全省“校园电影院线”,组织优秀影片进校园等。“促进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从青少年抓起,会抓出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位社会学家如是说。

  青年学生是和谐辽宁建设的生力军。作为思想最敏锐且最少保守的特殊群体,他们在深刻变化的形势中,承受的学业、择业与就业的心理压力比过去增加了,极易出现个体不和谐问题,因此更加需要加强引导和教育。面对这种新形势、新变化,我省各大中专院校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努力做好贫困家庭学生援助工作、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指导工作、学校后勤管理服务工作和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教育工作。去年,我省大专院校有近1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受到了各种救助;高校毕业生年度就业率达到90%以上。

  社会规范是社会控制的防火墙,是社会发展的支撑点。当前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全国一样正处在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矛盾的多发期。为此,我省对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开展了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和民主法治教育,深化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

  ( 辽宁日报 李明) [编辑: 钱文胜]1

建设和谐辽宁系列报道用人文精神净化社会空间(组图)
建设和谐辽宁系列报道用人文精神净化社会空间(组图)
建设和谐辽宁系列报道用人文精神净化社会空间(组图)
建设和谐辽宁系列报道用人文精神净化社会空间(组图)
  针对社会信用制度缺失这一比较突出的问题,今年我省重点在食品、药品、种子、农药、出租车行业开展“诚信承诺”活动试点,建立向社会承诺和反馈机制,加强行业自律。

  在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和民主法治教育活动中,绝大多数辽宁人都已认识到,建设和谐辽宁是大家的职责,要培养自己的公德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遇到矛盾和冲突,通过民主法治的手段加以解决。据悉,从去年初开始,我省上访人数已开始减少,上访规模也开始缩小。

  发挥社区基础作用共建温馨和谐家园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城市管理的基础,是一个具有多重功能的地域性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是居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社区和谐了,城市就和谐了,社会就和谐了。因此,在构建和谐辽宁的过程中,社区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李军是沈阳市大东区管城街道永丰社区党委书记、社区委员会主任。她1999年退休后开始从事社区工作,凭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一股子不要命的干劲,几年间把一个“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出门没有路,人人不爱住”的相对落后的小区,建设成为省级高标准文明小区。

  祥发二期的477户居民自进住后供暖从来就没有好过。居民盼暖无望,上访、堵路、砸锅炉等行为时有发生。政府经研究决定,采取居民自己分担点、政府补贴点、供暖单位让一点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历史遗留的大难题。一天深夜,李军敲开了一对年轻夫妇的门,男主人不耐烦地说:“谈什么都行,就是别提钱。”她没有灰心,耐心地进行说服,终于打消了夫妇俩的顾虑,交了钱。就这样,李军拖着一条严重伤残的腿,挨家挨户地作工作,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终于凑齐了30万元资金。当新的换热站建成后,居民像过节一样敲起了锣鼓,放起了鞭炮,还为社区制作了绣有“心系百家寒,情系千家暖”的锦旗。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李军深深体会到,社区作用发挥得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和谐辽宁建设。特别是在经济转型、社会转轨时期,城市的改革、发展、稳定都依托于社区。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离不开社区;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优化投资环境,离不开社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离不开社区。政府各个部门只有依托社区这个基础平台,才能把自身的管理触角伸向基层,才能使社会矛盾在基层得到有效地调解和控制。可以说,要构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健康运行和秩序良好的社会,社区是一条有效途径。

  正因为社区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几年来我省先后3次召开全省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了社区建设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 辽宁日报 李明) [编辑: 钱文胜]

  2

建设和谐辽宁系列报道用人文精神净化社会空间(组图)
建设和谐辽宁系列报道用人文精神净化社会空间(组图)
建设和谐辽宁系列报道用人文精神净化社会空间(组图)
建设和谐辽宁系列报道用人文精神净化社会空间(组图)
  钢城鞍山在构建和谐社区中,通过运行4个载体,突出人文情感特色。一是救助载体。全市各社区都陆续建立了经常性捐助站和“扶贫超市”,特困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到“扶贫超市”领取自己所需的物品。社区干部、社区志愿者和驻社区单位还与贫困户结成对子,开展救助活动。二是“金相邻”载体。该市铁东区对炉街道在全市率先推出旨在提高居民道德素质和生活质量,建立团结友爱、互救互助、共存共荣的新型邻里关系的“金相邻”群众素质工程。通过活动,形成了环境美大家舒心,治安好大家安心,邻里和大家宽心,有困难大家关心,文化活动大家开心的社区大家庭。三是“爱心银行载体”。各街道办事处把居民们中涌现的好人好事,如照顾老人、捐款捐物等一一记录下来,换算成分值,储备进“爱心银行”。根据累积的分值,“爱心银行”每年评出“储户状元”和“十佳爱心大使”。据悉,最早成立“爱心银行”的园林街道办事处,一年多来,已吸引2800多“储户”加入。四是“志愿者队伍”载体。通过社区的志愿者广泛开展望门护院、认养绿地、扶贫帮困等活动。四大载体的有效运行,使鞍山全市形成了以帮助他人、奉献爱心为荣的良好氛围,居民区内呈现一片温馨、祥和的景象。

  像沈阳、鞍山一样,目前,全省社区组织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不断拓展。据统计,全省社区安置和介绍就业达200万人次;为低保对象、企业退休人员、登记失业人员提供管理服务达470多万人;全省1297个社区建立了扶贫超市,救助困难群众83万余户;一半以上社区有了“星光老年之家”和活动中心,形成了拥有75万人的社区志愿者队伍。今年,我省启动了建设和谐社区活动,社区在和谐辽宁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优化人文环境激发人的创造活力

  和谐辽宁应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辽宁。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才能促进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最近,我省正在面向海内外公选119名领导人才。自1995年以来,我省已先后4次公开选拔领导人才,此次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在建设和谐辽宁过程中,突出人自身发展的地位,特别强调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创造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这在全省上下已形成共识。

  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于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极为重要。在这种环境中,人们诚实守信、平等友爱,与人为善、踏实工作、尊重差异、宽容和谐。

  不久前在省政协召开的重点提案督办会上,一位省政协委员指出:“工资、福利等物质待遇不是人们的惟一追求,目前我省吸引人才的政策较之南方一些省市差距已不是很大,主要的差距体现在激发人才创造活力的人文环境上。”

  ( 辽宁日报 李明) [编辑: 钱文胜]

  3

建设和谐辽宁系列报道用人文精神净化社会空间(组图)
建设和谐辽宁系列报道用人文精神净化社会空间(组图)
建设和谐辽宁系列报道用人文精神净化社会空间(组图)
建设和谐辽宁系列报道用人文精神净化社会空间(组图)
  辽宁社会科学院一位社会学专家分析说,对人文环境构成污染的社会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对做官趋之若鹜,对治学、做事心不在焉;嫉妒之风、顽劣之术盛行,搬弄是非,信谣传谣;言行不一,违约失信,道德滑坡。

  优化人文环境,首先指向的是作为个体的人。因为一个自然人在向社会人的转变过程中,都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人人是环境,个个是环境,事事是环境,处处是环境。人既是环境的朋友,又是环境的天敌。营造人文环境,必须“从我做起”。

  其次是向部门要环境。部门组织既是环境建设者,又是环境的破坏者。特别是有些少数部门和单位置各级三令五申于不顾,乱摊滥派,乱收滥罚,甚至“吃拿卡要”。他们为了局部利益而损害全局利益,为了小家而损害大家,最终受害的是一个地方的人文环境。

  最后是向领导要环境。领导的行动,就是无声的号令。各级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应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持之以恒,才能见成效。(辽宁日报李明) [编辑: 钱文胜]

  4(来源:东北新闻网)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