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抗联全歼“满洲剿匪之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6日07:52 哈尔滨日报

  《长春日报》记者李波本报记者张巍

  1938年,是东北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但却是杨靖宇领导的抗联一军战绩最辉煌的一年。当年召开的两次老岭会议,是抗联一军辉煌战绩的标志。7月17日,记者来到吉林省集安市,在莽莽林海中寻找老岭会议遗址,寻找抗联红火岁月的见证。

  抗联一军二军会师老岭

  老岭是长白山的余脉,山高林密,地势险峻复杂。1938年春,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杨靖宇率领抗联主力,沿老岭山脉向北渗透,在群众基础好的长岗、蚂蚁河、红石砬子一带建起一批秘密营地,开辟了著名的老岭抗日根据地。老岭会议遗址就在集安市榆林镇复兴村五道沟内。

  我们从五道沟进山,走了近5公里山路,趟过七道河,终于找到了当年杨靖宇在老岭会议上发表讲话时站的那块被当地百姓称为“将军石”的大石头。

  “那时候漫山遍野都是抗联搭的帐蓬,军歌飞扬,一片欢腾。”与我们同行的集安市党史专家、72岁的李重勤老师指着“将军石”说。1938年5月11日,抗联二军政委魏拯民骑着马,率部来此与抗联一军会师,并召开了南满省委和抗联第一路军高级干部联席会议,这就是著名的老岭会议。此后不到一年时间,抗联就取得大小胜仗百余次,把老岭一带闹得“翻天覆地”。

  布下“口袋阵”全歼“索旅”一营

  伪满“索旅”是抗联一军在老岭最主要的对手,被日伪当局称为“满洲剿匪之花”。

  1938年6月初,杨靖宇和魏拯民得到情报:“索旅”32团一营和辑安(今集安)县警察大队要进山讨伐。抗联决定由魏拯民率军攻打文字沟警察分所诱敌深入,由杨靖宇率主力埋伏于文字沟西南方向的家什房沟门一带,布成“口袋阵”,等敌人上钩。

  6月6日,文字沟警察分所被魏拯民成功端掉。6月12日一大早,骄横的“索旅”32团一营200多人一头扎进了抗联的“口袋阵”,杨靖宇指挥枪一响,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敌人乱作一团。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抗联埋伏了4天,仅用一个多小时就将“索旅”32团一营全部歼灭,抗联只有6人受伤。

  深夜出奇兵 解放劳工200多人

  同年6月19日晚,杨靖宇率700多名抗联战士,兵分三路,隐蔽在阳岔西口和土口子一带的密林中。

  深夜11时,三支队伍分别袭击了通辑铁路土口子隧道工程第十一、十二老岭河梁工地以及阳岔工事区的日本今井组宿舍。通辑铁路阳岔到辑安区间,一时枪声大作,杀声震天,日伪军从梦中惊醒,不知来了多少抗联战士,纷纷躲进工事。阳岔西坡上,抗联战士的机枪、步枪向今井事务所扫射,子弹像雨点一样密集。阳岔工事区的对外联络全部被切断,企图抵抗的几名日军全部被击毙。

  距阳岔村南3公里的第十一号老岭桥事务所和第十二号桥竹内丁场事务所,也遭到抗联的猛烈攻击。抗联战士从山上冲下来炸开铁丝网,消灭了守备的日伪军,冲进工地和居室,活捉了日伪工程和守备人员8名,解放了100多名劳工。另一支抗联队伍约150多人,迅速包围了土口子隧道和值班室并将其烧毁,三处战场全部获胜。这次战斗,俘虏了日本工程师竹内、小林等人,解放劳工200多人。

  紧急大撤退 长岗伏击歼“索旅”

  “正当老岭的抗日斗争到达高潮时,1938年7月中旬,抗联一军一师师长程斌叛变投敌,将一路军编制、密营设施、战略部署等军事机密泄露于敌。”李重勤说,形势危急,中共南满省委和抗联一路军杨靖宇、魏拯民等主要领导人又召开了第二次老岭会议,做出战略转移的决定。

  8月2日上午,抗联战士在转移途中,突然接到后卫部队传报:在埋财沟庙岭附近发现从县城开来的几百名日伪军。杨靖宇征求大家意见后,决定立即调头,在长岗公路两旁设伏。随后,杨靖宇将随行的群众安置在安全地带,便指挥部队兵分数路进入伏击阵地。下午3点多钟,战斗打响,仅用几十分钟时间,就杀得敌人尸横遍野。

  不料,就在抗联战士打扫战场时,一股残敌窜上一个制高点,用机枪向山谷中疯狂扫射,数名抗联战士倒在血泊之中。杨靖宇果断下达夺取制高点的命令,可我方数次进攻都没成功。杨靖宇命令一军参谋长杨俊恒带队,务必在天黑前夺下制高点。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杨俊恒不幸壮烈牺牲。最后,冲锋队的战士高喊着“为杨参谋长报仇”誓死力拼,终于击退了敌人,夺回了山头。整场战斗,共击毙日伪军60多人,俘虏200多人。

  “在前后不到两个月时间里,抗联全歼‘索旅’七八百人,取得军事上的重大胜利。据说,伪满‘索旅’旅长最后只剩身边少数侍从,是哭着离开辑安的。”李重勤老师说。

  记者感言

  无名烈士,我们向你致敬!

  在集安市清和镇东岔村八组前的山坡上,立着一块写有“抗日英雄万古流芳”字样的石碑,当地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就是抗联一军参谋长杨俊恒烈士的纪念碑。这样的无名烈士墓在白山黑水还有很多很多。据李重勤介绍,即使是有名有姓的墓碑,上面刻的也不是长眠烈士的真名真姓。当时抗联的军规特别严,参加抗联不许用真名,必须用代号或化名,互相不许问是不是共产党员以及家乡所在地。因此,很多抗联战士牺牲后,其真实姓名、家乡以及他们所在抗联部队的情况至今仍是个谜。

  当年为了拯救灾难深重的祖国,抗联队伍中有多少好儿女,隐姓埋名,为国捐躯,白山黑水之间埋葬着多少这样的无名烈士……无名烈士啊!我们向你们致敬。

  抗联密营

  抗联在深山老林里建有多种密营,它们结构不同,规模不等。有的是架子式,这种房屋没有梁、柁、柱等,而是用较粗的木杆交叉架在一起,屋顶抹泥或用树皮遮苫,俗称马架子式。另一种是地窝子式,即选择有利地形和向阳的山坡,顺着山形地势向地下挖洞一米至两米深,四周用木棱垒起,边挖边垒以作为墙体,地上部分起脊,形如马架子,保暖性强于前一种。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