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紧急寻找南京劳工“潘健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6日08:04 南京晨报

  1944年8月,14岁的凤仪萍在上海四川路被日本人抓住,随后300名同样遭遇的中国人一起被送往日本北海道做劳工。在那段非人的日子里,有98名中国劳工被摧残致死,凤仪萍冒死保存着一份记录中国劳工的“生死名单”。60年后,这份名单终于被送到上海淞沪战役纪念馆。南京人“潘健藻”、“王惠元”、“张世余”当年就在这批300人的劳工当中。在中国人民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晨报紧急寻找有关他们的消息。 “生死名单”保存60年

  1944年8月的一天,日军的“拉夫队”到处抓人,他们在上海四川路桥抓到一个满脸稚气的少年,随后这名少年被送往虹口的一所集中营,不久这名少年就和同时被抓的中国劳工共300名一起运到日本北海道栗山角田煤矿。这位少年就是年仅14岁的凤仪萍,是那300名中国人中年龄最小的。

  一年后,日本投降了,凤仪萍和劳工们欢呼起来,他们被送回中国。在回来的船上,凤仪萍的心中比其他的劳工更多了一份使命感:因为在他的身上,有一份记录了300名中国劳工的姓名、住址、编号以及98个惨死于日本煤矿的同胞的“生死本”,这是日军迫害中国劳工所犯下滔天罪行的铁证。在此后的60年里,凤仪萍经历了上学、工作、深造、结婚生子和政治动荡,但是那本珍贵的“生死本”一直被他细心地保存着,慢慢发黄、变脆。直到今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他才把它拿出来,亲手捐给了上海淞沪战役纪念馆。

  南京是他第二个故乡

  不久前,记者拨通了凤仪萍的电话,听说是从南京打来的,他显得很高兴:“南京是令我难忘的,我在那里生活了30多年。”

  1945年从日本回到家后,凤仪萍发现母亲因找不到自己而病倒了。“回家后,母亲在病床上伸出颤抖的手拉住我说:‘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娘心口痛啊!’我回来后不到一个月,母亲就去世了”,凤仪萍说,那段苦难的经历和母亲的去世让他大病一场。第二年,他又重新回到学校读书。这时的他变得沉默寡言。刻骨的仇恨转化为奋进的力量,三年后他考入江苏医学院,毕业后留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工作。

  凤仪萍并没有安于现状:“那本记录本时刻在鞭策着我奋发努力!”后来,凤仪萍成为中国第二个泌尿外科医生,1983年被送往美国深造,成为一个德高望重的医学教授。“南京的生活让我感慨万分啊!我最怀念的是南京医科大学的图书馆和几位老师。我还记得解剖科的姜统余老师和病理科的高达老师,他们教我外语。我很想念他们。”

  凤仪萍回想“死亡记忆”

  话题转到“生死记录本”上,凤仪萍的语气就变得严肃而沉重:“那是一段噩梦,一段我不愿意去想、又不能忘记的往事!”

  每天清早,他们都被日本工头用皮鞭抽醒。大家穿着单薄的衣服,顶着刺骨的寒风开始下井。为了御寒,有人把纸片、草和破布都扎在破衣服里,走起路来哗哗直响。劳工的工作又苦又危险:打眼、放炮、烟尘未散就进去装斗车。每天清早7点进洞,晚上11点工头检查劳作情况,合格后才能爬出矿井,回到工棚。由于没有排风设备,坑道中空气污秽不堪、充满煤尘。在日本工头的监督下,中国劳工拼命挖煤、装车、推车,动作慢一点就会招来毒打。凤仪萍说:“回国多年后,每当我咳嗽时,咳出的还是黑色的带有煤粉的痰。”

  “共荣寮”的寮长是一个叫小田岛的日本人,他心狠手辣,隔几天就要毒打一次中国劳工。凤仪萍还记得,由于饥饿、寒冷、劳累、惊吓和残酷的暴打,有4名同胞上吊自杀;几十名同胞病死、饿死;十几个人往北海道的深山里逃跑。5位被抓回的劳工,衣服被剥得精光,用绳子捆起来放在雪地里。“你们看到没有,逃跑的下场!”日本兵用木棍、皮鞭,当场把两个劳工打死以吓唬中国劳工。凤仪萍还亲眼目睹工友在井下被石块当场砸死,鲜血夹着脑浆流到煤块上。

  劳工冒死记下“死亡名单”

  在这些劳工中有两位教书先生:山老师和韦老师。两人悄悄地用小本子记录下先后死去的难友姓名。小本子100毫米宽150毫米长,共有40页,藏在工棚里。两位老师叮嘱凤仪萍:“将来一定要把这个小本子带回去。这是咱中国人民深受日本鬼子迫害的罪证呀!”不久,两位老师也分别惨死在坑道塌方和毒打中。凤仪萍还记得韦老师是怎样死的:“那天,放炸药的时候,大石头一下子把他压在下面。他的大腿断了,呼吸很困难。他艰难地说:‘我很快要离开这个世界了,小凤,这个本子,你无论如何要保存好,等回到祖国,你要带回去。为了这个生死记录本,你要活下来。’”接下来,凤仪萍也偷偷地记录一位又一位惨死者名单。到1945年10月回国时这个小本子上已经整整记录了98位死难同胞的姓名、住址、死因和劳工号码。凤仪萍说:“在那个环境下记这个本子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有一次差点就被发现。我对其他几个同胞说,万一我不行了,你们要把这个生死簿带回去。”尽管一再忍让,凤仪萍还是有一次因回骂了日本人一句,被吊起来用鞭子抽,往鼻子里灌水,中指还被砍掉了一截。由于绝望,凤仪萍想到了自杀。难友们都来劝他:“同胞中就你最小,你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我们的苦难告诉祖国人民!”

  看到祖国时齐齐跪船上

  凤仪萍说:“1945年9月15日,两个美军战士到北海道来找美国的俘虏兵,结果意外地发现了中国的劳工,就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回答是从中国上海来的,他们说,你们不知道日本已经投降了吗?大家听了这个意外的消息以后抱头痛哭,绝处逢生的中国同胞从地狱里看到生还的希望。”

  日本工头要我们等待一个月,说会把我们送到九州福冈,从那里回中国。后来我们终于坐船回国了。当地平线上出现祖国海岸的时候,同胞们百感交集,都齐齐跪下了,泪流满面。

  凤仪萍说,60年过去了,直到今天,他晚上睡觉时还经常做到北海道的噩梦,梦见死难同胞在呼喊:我们死得惨啊!白天闭上眼睛,能看见那一幕幕悲惨情景。

  “生死名单”不幸缺了两页

  凤仪萍没有想到,“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他竟然因为这个“生死记录本”被打成“汉奸”,记录本也被造反派撕去了两页,这成了他此生最大的遗憾。

  考上江苏医学院后,凤仪萍开始了他的“寻找证明人的行动”。1950年,他找到了“生死记录本”名单中的两个人。和两人见面后,更引燃了他内心中埋藏的血海深仇。他开始埋头图书馆撰写书稿,名为《北海道上的血海深仇》,完成后共有三十几万字。当时上海一家出版社曾经看过这本书稿,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出版。后来书稿也在搬家过程中弄丢了,凤仪萍现在想起来觉得非常可惜。

  “文化大革命”时期,看到有人被抄家,凤仪萍也非常担心“生死记录本”的命运。于是,他天天把记录本带在身上。1969年的一天,八个造反派冲进凤仪萍的办公室,说:“我们知道这里有几个美国特务、日本特务。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说着,把门一关,气势汹汹地说:“交代!日本给了你什么任务!”凤仪萍那一刻非常害怕,但仍旧咬紧牙关,一个字都不讲。他想,在日本的400多个日日夜夜都熬过去了,今天也要熬过去!造反派逼问了一个多小时,最后,迫于压力,凤仪萍只好把记录本掏了出来。看到记录本,造反派说:“怎么不早向组织交代!我们要拿回去审查!”有人冲上来打了凤仪萍两个耳光,打得他满口是血,吐出来两颗门牙。1976,“生死记录本”回到了凤仪萍的手中。但令他心痛的是,记录本的前面两页已经没有了。

  曾带“生死名单”出访日本

  60年来,凤仪萍虽然没有把记录本公布于众,但他一直铭记着要为中国人讨还公道。中日建交后,凤仪萍曾写了一封信到日本东京的日中友好协会去,会长黑田寿男先生于1979年7月15日把这封信全文译成日文刊登在报上,并由副会长赤津益造先生加著《凤先生来信———有关角田煤矿殉难者的名簿总会严格保存》。他们把这份报纸寄给了凤仪萍,凤仪萍看完后,心里吐了一口气:“日本有人承认了这个事实,他们认账了。”

  1990年,日本九州雄本县三井三池煤矿举行吊唁大会,凤仪萍作为幸存者,受邀来到日本。他当年4月18日下午从日本福冈下了飞机,有5家报社的记者在这里等着他。有记者问:“请问凤先生第二次到日本来有什么感想?”凤仪萍很严肃地说:“当时,中华民族的力量不够强大,使人民受到了欺负,我感到很悲痛。今天,我是来凭吊殉难历史的。”第二天,有5家报纸刊登了凤仪萍的话。

  凤仪萍说:“我有向日本政府索赔的计划。二战时日本从中国抓去4万多劳工,不到一年死亡8000。我觉得日本政府应该承认这段历史事实,应该赔偿。” 晨报寻找北海道煤矿中国劳工幸存者消息

  在这份有着300个人名的“生死名单”,记者发现有15个江苏人曾被掳去日本,其中有3个南京人。 南京:

  76号:潘健藻 南京市复兴路630号

  125号:王惠元 南京升州路弓箭坊12号

  150号:张世余 南京观音阁6号 江苏地区: 60号:袁祥泰 无锡西门外西园弄庙前 80号:徐云明 苏州娄门外沈店桥

  102号:李子有 江苏泰州庙湾镇

  110号:沈阿金 苏州娄门外沈店桥

  116号:王鸿文 无锡北塘鸿昶纱布号

  120号:张秀春 苏州金狮巷苏州医院

  128号:许炳金 江阴南闸镇观庄村

  146号:徐寿松 三马路(苏州周庄前港)

  155号:陈山陀 常州北门外塘桥底田村

  181号:同治 江苏淮宁县东门外花街

  249号:郑光来 高邮金市镇

  苏州齐门外东湾振沅木行(姓名未知)

  说明:姓名前的数字为当时在日本做劳工时的编号,后面的地址为当事人四五十年代的地址。

  晨报从今天起紧急寻找以上当事人,为我们讲述那段苦难的历史。有知道他们或他们后代下落的读者,请立即和晨报联系。热线:84701110。

  作者:刘霞

  (来源:南京晨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