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投身南疆情注大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6日08:20 天津日报

  ———天津市第四批援疆干部工作纪实张鸣岐

  援疆教师给当地学生授课

  本报记者张鸣岐

  在祖国版图的最西端,有一个边陲重镇———喀什,她地处新疆南部,面积16.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0多个天津市,东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部和南部分别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地区总人口360多万,少数民族占人口90%以上,民族风情浓郁。2002年7月,天津第四批援疆干部肩负着市委、市政府的重托和一千万家乡父老的殷切希望,从渤海之滨,来到南疆这片热土,和当地各族干部群众一道,投身于喀什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三年里,本市先后有77名援疆干部分别工作在喀什地区的喀什市和叶城县、伽师县、泽普县、莎车县等地的不同工作岗位。大家牢记使命,克服了语言、气候、环境、生活习惯等困难,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在当地各级党政组织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当地各族人民同甘共苦,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促进当地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脚踏实地,努力工作,真心实意地为喀什各族人民谋利益、办实事。在南疆广袤的土地上留下了许许多多让人感动、令人难忘的事迹。在三年的援疆工作期间,23名同志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9名同志被所在单位提拔到领导岗位,54人在年度考核中获得过优秀,其中有6名同志连续三年优秀。还有很多同志受到地区及所在单位的各种表彰。今年6月,新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我市第四批援疆干部为援疆工作先进集体,授予杨桂鑫为自治区优秀援疆干部领队,授予张荣江、姚朱华为自治区优秀援疆干部;授予李刚等17名同志为地区优秀援疆干部,邵将、鲍吉洪等5名老师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支教教师;孙秀茹等3名同志被评为地区优秀共产党员。

  2005年5月,市委组织部考察组在喀什地区考察援疆干部时,当地党政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对本市第四批援疆干部给予了高度评价。很多干部群众反映:天津的援疆干部是过硬的,个个都很优秀,每人都有感人的事迹。喀什地委主要负责同志评价道:“天津的援疆干部吃苦了,他们为喀什做出贡献了,老百姓很满意。”实践证明,像前三批援疆干部一样,本市第四批援疆干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天津干部的良好形象,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是一支优秀的队伍。大家以实际行动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市委副书记房凤友同志在市委组织部考察组工作情况报告上批示:看了援疆干部的事迹,很受教育。援疆干部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作风,很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学习。

  在喀什地区党政部门任职的天津援疆干部,把喀什当故乡,不做客人当主人,在地委及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下,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开拓进取,廉政勤政,认真履行职责,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杨桂鑫在喀什地区担任地委委员、行署副专员职务,分管外经贸、口岸、旅游、经济协作等工作。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深入艰苦地区调查研究,提出了许多加快喀什经济发展的建议和思路,关于举办中亚南亚国际商品交易会的建议,得到了喀什地委的高度重视并予采纳实施,交易会成交金额达48亿元,促进了一批项目落户喀什。他不顾高寒缺氧,多次带队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卡拉苏口岸开展工作,数次出访中亚国家洽谈、考察,促成了与巴基斯坦边贸互市、喀什至伊斯兰堡航线和塔吉克斯坦口岸的开通。当地干部敬佩地说:杨专员50多岁了,为了我们的边贸、口岸事业,在海拔四五千米的帕米尔高原上辛勤奔波,从不喊苦叫累,真是太令我们感动了。他真心实意为当地各族人民办实事,多方筹措联系资金,改善当地的医疗条件,建立了两所小学的图书室。他作为第四批援疆干部领队,组织大家研究制定《援疆干部守则》,创办《援疆干部工作简报》,在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热心帮助每位援疆干部,使援疆干部处处感受到老大哥的浓厚亲情。

  张育杰在叶城县担任县委副书记,他经常深入企业调研,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现场办公,面对县水泥厂的困境,采取有效措施,使生产的水泥由滞销变得供不应求。在县级国有企业改制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由衷称赞。担任喀什市委副书记的赵滨,积极为当地招商引资,为喀什市建设信息网络中心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担任喀什市副市长的祁百军,发挥自身专业特长,推动了喀什市万亩设施农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担任莎车县委副书记的孙伟民和副县长的莫杰,认真研究制定招商引资配套政策,积极开展招商工作,使该县的招商工作上了一个台阶。担任泽普县委副书记的杨占营和任副县长的郭云峰,从天津蓟县引进了新品种梨,试验推广了高枝换头的新技术;还把蓟县优质果树品种桂枣引到了泽普县,目前泽普县已将此项目列入了农业科技发展规划。他们还积极推广普及农业种植新技术,注意培训专业人才,同时在招商引资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担任伽师县委副书记的沈书奎,在招商引资环境建设、项目储备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促成了造纸厂等多个项目落户伽师,创本县引资最好水平;还积极引进了新的水果品种栽植和黑小麦嫁接技术;牵线搭桥,促成武清区在伽师县援建两所希望小学。在伽师县任副县长的宋长松,联系了21名本县农业技术人员到天津学习,并且引进天津农学院的“三元杂交粮饲两用高产高粱”、“杂交酸模97-1”两项科研成果,促进了全县畜牧业的发展。担任喀什地区卫生局副局长的张荣江,为喀什地区联系了99名卫生技术人员到天津8个甲等医院接受免费进修学习,同时又联系天津医疗专家到喀什义务开展学术交流4次。三年来为当地争取了140万元的设备。由于工作劳累,他患了严重的颈椎病,但他一直坚持在工作第一线。担任喀什地区水利局副局长的李刚,发挥专业特长,在100多次水利前期项目审核中,认真负责地提出审查意见;带领技术人员到塔河治理项目的30多个施工现场连续巡回检查100多天,进行具体指导,确保了施工质量。担任地区公安局副局长的刘晓雄,工作兢兢业业,遇有大案、要案,带领当地干警日夜奋战,为维护喀什地区的社会治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姚朱华、周玉宽、傅衍勇、叶伟青、赵树新、孙秀云、刘跃华、郭建生、潘子翔、范一木、孙荣志、张海帆、曹书珍、王克霞、郑志翔、王巨华、刘俊茹、杨正、徐占兴、鲁刚、李尚伦、薛润清、王琦、李兆祥、李志英、王士望、富学禹、陈文裕、常莹、邓恕远、王乐栋、关印红、孙萍、李东柏、崔凤岭、耳文元、龙有余、简克,这些第四批援疆干部中的医务人员,像前三批天津援疆医生一样,深受当地各族人民的欢迎。他们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行使着白衣天使的职责,被当地群众称为“党派来的好医生”。

  三年中,天津的援疆医生共接待门诊病人53600人次,指导救治住院病人12007人次,完成手术3800例,解决疑难病症1700余例,开展诊治技术填补空白41项,举办技术讲座56场,发表科技论文24篇。大量的门诊和病房接待量,把天津专家的名气播散到千家万户。心血管病医生姚朱华刚到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工作10天,遇到一位维吾尔族老年妇女病危,他积极参与会诊,精心实施心脏介入手术,已经生命垂危的患者奇迹般地在几天内就能下地活动了。患者激动地对当地媒体的记者说:感谢党和国家为我们喀什派来姚大夫这样的好医生,使我重新获得了生命。三年中,姚朱华医生共为当地600余例心脏病患者实施了支架或介入手术,成功地完成了新疆第二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引进了“经挠动脉和经尺动脉途经行冠心病介入诊断和介入治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填补了喀什地区的技术空白。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主动促进地区学术交流,邀请北京、天津等地的专家来喀什讲学,提高当地的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水平。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赢得了患者和医生们的赞誉。在群众和当地医院的强烈要求下,姚朱华在完成援疆任务后又毅然延长了援疆的时间。

  在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工作的郭建生大夫,先后完成了左半肝切除术、巨大腹腔神经血管瘤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80余例。在地区第一医院工作的叶伟青大夫,完成高难度妇科手术70余例,很多病人慕名求医,排队就诊,他积极进行传帮带,指导培养当地医生,并多次到各县进行技术援助。孙秀云主任积极规范科室麻醉操作,实施静脉止痛泵新技术,已有200多名患者受益;其中一年完成手术麻醉154例,其中全麻复杂手术占90%以上,同时指导医生撰写论文,有两篇已经在杂志上发表,改变了喀什地区没有在麻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状况。王琦大夫积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多次救治糖尿病危重病人,为第一人民医院创出了名气,为众多患者解除病痛。他还积极宣传糖尿病防治知识,受到患者的欢迎。

  在叶城县医院工作的范一木大夫,积极协助院领导开展工作,使叶城县人民医院成为本地区第一个申请IS09000认证的医院,除建议进行规范化医疗外,还积极参与了大量医疗标准的制订及实施,规范病历书写,提高医疗质量,为使医院全面上水平,推进医院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陈文裕大夫对医院神经外科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已开展了颅脑深部血肿清除、周围神经吻合、内科脑出血病人手术。常莹大夫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使该院妇产科医生理论知识和手术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先后成功进行了产后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宫外孕、子宫破裂出血等手术。富学禹大夫积极带领科内医生,研究骨科创伤先进的治疗手术方法,亲自指导有关医生进行了骨折手术复位、髓打固定、骨科整形、骨肿瘤治疗等大小手术多例。张海帆大夫解决疑难病症20例,他在医疗器械简陋的情况下完成手术120例,其中,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眼球破裂修复等眼科大、中型手术中有5项技术填补该院空白,显微镜下泪小管离吻合术填补了喀什地区空白,同时培养带出了能独立开展高难度手术的当地医生。在莎车县医院工作的眼科医生周玉宽实施了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等多项眼科手术,使许多病人的眼疾痊愈,不少人重见光明。在他完成援疆任务即将返回时,面对当地医院和群众的真情挽留,他毅然留下来在莎车县又继续工作了一年半。刘俊茹大夫完成各种妇科大中手术120多例,解决了许多疑难病症,并坚持每月2次授课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在泽普县医院工作的李东柏大夫把北京、天津地区目前最新急诊抢救预案带到泽普,为进一步完善泽普急诊抢救工作机制打下了良好基础。针对危重病人采用营养支持疗法,对一名肠梗阻术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一名大量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的示范性实践,填补了该院危重病肠内营养的空白。在伽师县医院工作王乐栋大夫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积极向院方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亲自参与产房的改造设计和电动吸引器、电动手术刀等新设备使用的教学实习工作,改善了医院的医疗环境,提高了手术效率和成功率。成功开展了巴氏腺囊肿造口术、减张缝合感染裂开伤口等新技术新项目五项,填补了医院空白。通过天津援疆医生的努力,解除了大批患者的痛苦,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医疗事业的发展。天津援疆医生的事迹在喀什及周边地区的各族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本市有关部门多次收到喀什地区患者们饱含深切感激之情的感谢信。

  孙秀茹、李鹏、吕家华、李永强、黄良忠、王健、陶刚、窦润波、刘庆河、王培明、鲍吉洪、赵振刚、元以强、刘光勋、于世良、李志新、刘万里、霍立军、周永春、邵将、刘庆华、辛岩、马健、张万才、盛祥平、薛宁,第四批援疆干部中的教师们,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祖国的边疆恪尽教书育人的职责,积极推广先进教学模式,努力将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应用于课堂教学,对当地教师认真进行传帮带,促进了当地中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援疆教师大多数是年轻同志,有的家里孩子很小,有的赴疆时正值新婚蜜月,有的父母身体不好,但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在教学岗位上辛勤地耕耘,在三尺讲台上谱写了一曲曲奉献之歌。

  在喀什二中任教的孙秀茹老师跨年级教课,班多、进度不同,她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积极参加地区地理教学大赛,以优异的成绩荣获地区地理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她先后被评为校级的“三八建功标兵”、“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并被评为喀什地区级的“优秀共产党员”。

  莎车县二中任教的邵将老师,在高二年级带三个班的化学课,面对学生化学底子差、畏难情绪大的情况,他在循循善诱、讲求教学方法的同时,加大业余时间辅导力度,组织化学专题趣味性活动,常常中午不休息,午饭往往是吃点方便面,废寝忘食地工作。在他的努力下,高二年级化学会考取得学校历年最好成绩,辅导的学生分别获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化学竞赛一、二、三等奖。他还多次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传授教学方法和经验。在年度考核中邵将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获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高中化学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优秀园丁奖,并被授予自治区优秀支教教师称号。在伽师二中任教的鲍吉洪老师,援疆时是塘沽区十三中学的副校长,到伽师二中后坚持因材施教,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自己动手制作教具,设计多种教学方法,力求教学生动、直观,受到学生欢迎。为提高当地师资水平,他经常传授教学心得,并利用休假选购3000多元图书、资料捐赠给学校。水土不服经常引起身体不适,严重的皮肤过敏常常使他彻夜难眠,曾全身60%皮肤被挠破、结痂后再挠破,沾得被褥上到处都是血点,即使这样,他咬牙坚持,从来没有耽误过一节课。进疆时,他母亲已是90岁高龄,需人照顾;2004年春节母亲病情加重住院,看着病重的母亲,他不忍心离开,可是返疆的时间到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又一次含泪按时返疆工作,一个月后母亲病危他请假匆匆赶回家,四个小时后母亲便离开了人世,他处理完后事立即返校工作,老师们深受感动。他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并被授予自治区优秀支教教师称号。他的感人事迹简介《心系教育情系边疆》,《新疆教育报》专门刊登在今年6月的专刊上。伽师县二中的教师元以强已经50多岁,教高三和初一英语,由于工作较累,身心疲惫,经常头晕流泪,曾发生休克,医生开了假条并建议对身体进行全面检查,但他为了不耽误工作,置自己身体于不顾,坚持上好每一节课,把一片爱心倾注在学生身上。援疆工作期间,有两位老师爱人在津生小孩,他们本应回津照顾,但因带着高三毕业班、实验班,无法脱身,便通过电话安慰爱人,请父母、亲友代为照顾。有一位老师春节回津休假时举行婚礼,休假期满按时返疆工作。

  在第四批援疆教师中,这样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举不胜举,他们的事迹永远镌刻在他们教授过辅导过的喀什学子的心里。一名援疆教师春节回津休假时,学生们精心制作了一千只纸鹤送给她,每只纸鹤上都写着真诚的祝福;一名在我市第四批援疆老师辅导下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维吾尔族男生,在给援疆老师的来信中动情地说:“您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教育和引导着我们走向灿烂的明天,我们永远敬重您!”

  2003年2月2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摆在每位天津援疆干部的面前。在新疆喀什地区的巴楚、伽师县发生了里氏6.9级的大地震,灾情严重。在这危难之际,正在天津休假的援疆干部们闻讯提前结束假期,积极投入到当地抗震救灾工作中,在危险面前勇挑重担显身手,他们的行动使当地群众无不竖指夸赞。地震刚过,“非典”又袭,援疆干部们又经受住了一次特殊的考验。

  地震的消息牵动着每位天津援疆干部的心,当时大家正在津休假,听到第二故乡地震后,大家寝食不安,纷纷打长途电话向喀什所在单位询问灾情。在杨桂鑫的带领下,第四批援疆干部主动结束休假,提前返疆,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与当地各族人民共同抗震救灾。大家还四处求援,积极筹措救灾资金、物资。在我市各选派单位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短短的4天内共为灾区捐款160多万元,还捐赠了一批心电图仪、手术器械和药品等。

  在喀什地区公安局担任副局长的刘晓雄,本应在内地探亲休假,因要在古尔邦节期间执行安全保卫任务,2月15日就提前返回喀什。地震发生后,他主动请缨作为喀什地区公安机关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成员,他带领39名防暴队员首先赶赴灾区,投入到抢险救灾中。在抢救伤员、搭建帐篷、转移粮食等工作中,他冲锋在前,不怕苦、不怕累,不分昼夜奋战在第一线。3月4日中午12:30,他带领一组民警在琼库恰克乡四村抢险时,不顾个人安危,冲进危房抢救灾民的财产,一面墙壁突然倒塌,木料、土块向他头部、背部砸来,他当即被砸晕过去。苏醒后,他在灾区临时帐篷中输液时仍心系抢险工作,不断询问最新情况,身体有好转便又带领民警继续投入工作,自始至终坚守在抢险救灾的最前线。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胡家燕视察灾区时专程看望了刘晓雄,称他是援疆干部的榜样。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刘晓雄被评为“自治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和“喀什地区抗震救灾十大英模人物”。

  地震刚刚过去,“非典”恶魔又肆无忌惮地猖狂袭来。天津是“非典”猖獗的重点地区之一,新闻媒体上每天披露的疫情消息让远在喀什的援疆干部无比挂念。大家晚上用电话与家里沟通信息,与家人互勉。同时,按照地委的统一部署,积极投身于当地的抗击“非典”工作,特别是工作在卫生医疗战线上的援疆干部,日夜奋战,做了大量工作。很多同志被评为单位防“非典”先进个人,有的同志被评为地区防“非典”先进个人。

  走出喀什机场,路旁的小树林一片生机盎然,这是天津第四批援疆干部捐款买来的1000株树苗,亲手栽下的“天津援疆干部林”,来自海河岸边的优秀儿女,让这一片生命的绿见证着他们奉献祖国边陲的拳拳赤子之心,抒发着天津援疆干部对新疆南疆这片热土深深的、浓浓的眷恋之情。

  三年风雨笑磨难,三年奉献话情怀。2005年6月29日,第四批援疆干部告别奉献三年的喀什,离开已经熟悉的第二故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中满怀着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任务的胜利豪情,充满着返回家乡、与亲人团聚的喜悦之情,也带着对南疆这片热土和喀什各族人民深深的眷恋之情。这三年里,当地的党政组织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印象至深,当地各族人民在工作上的帮助、支持,生活上的关心历历在目;天津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惦念,各选派单位帮助解除后顾之忧的感人情景一直感念不忘;家里亲人们默默无闻的奉献深深地铭刻在心。

  很多第四批援疆干部感慨地说:三年援疆路,我们每位援疆干部都经受了洗礼和考验,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我们大家共同的感受,就是三年援疆,终生受益。无论今后在任何岗位上,我们一定会继续发扬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援疆干部精神,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份合格的答卷。

  天津援疆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一支经过考验的优秀队伍,家乡人民为你们喝彩,为你们自豪!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