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戒除"面子"文化 倡导节约型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6日08:32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7月26日消息建设节约型社会,举国上下须形成合力。其关键举措之一,是戒除不利于节俭之风的“面子”文化,大力构建和倡导节约型文化,并让其深入人心。

  文化决定观念,对人的行为具有永恒持久、根深蒂固的影响。短期的号召或专项突击式行动,远抵不过文化的内在驱动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讲求节制、约束欲望、与自然规律相合的积极进步的文化,它们在民众中形成了以勤劳节俭为美、反对奢侈浪费、痛恨
为富不仁的民族心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这种心理的真实写照。但是,另有一种文化与之逆势而动,构成反差,这就是客观上促进着铺张浪费和穷奢极欲现象的“面子”文化。“面子”虽普遍存在于人类,但“面子”成为文化却是中国的“特产”,或在中国表现最为突出,其特征是,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完全以别人的评价和接纳态度为基准,以表面是否好看为原则,而把自己的喜好和是否与实际相符放在极其次要的地位乃至完全丢弃,如穿着打扮、吃喝玩耍、住宅轿车、职务级别、婚丧嫁娶等,都要塑造出某种特定的形象,在他人的心目中形成体面、争脸、高人一筹等印象;“爱面子”、“给面子”、“丢面子”是其常用语。

  上述两种文化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相互冲突,因具体环境不同而此消彼长。如果说,在过去消费品匮乏的年代,“面子”文化在消费领域还难以施展影响,那么在当今物资财富比较丰富的时期,“面子”文化迅速窜升,占据上风。你请客800元一桌,我请客非1000多元不可;你坐的是本田车,我就要弄辆奥迪;你住的是150平方居室,我买套别墅更风光;城市里动辄十多万、几十万元的豪华婚礼大战、农村的盖房大战、修墓立碑大战等等,无不是“要面子”的心理在作祟。

  “面子”文化是一种有害的文化,但它却巧妙地附着在人的尊严感上,以“正人君子”的面目出现,形成较强的舆论场,颠倒荣辱,俘获人的灵魂,不仅在富人中形成高消费攀比、以一掷千金、及时行乐为荣的风气,也主宰着经济上处于弱势人群的思维方式。于是,“越穷越大方”、“再穷,人情消费也不能丢脸”等行为颇有市场。在农村,五花八门的大操大办、送礼、“随份子”,使无数本不富裕的家庭经济长期困顿,甚至债务缠身。有个颇为典型的例子:

  东北某大学外语系教授去年12月到德国探望小女儿,突发疾病,医院诊断为结肠癌晚期,随时有生命危险。这位老先生知道病情后,一再执着地表示“要回国,死也要死在中国”,而他的病情又不能坐普通客机,他家人只好筹巨款坐专用医疗飞机回国。两个收入不高的女儿卖房子,四处借债,倾家荡产,终于凑齐70万元人民币,包了一架专机送老人回国。不久,老人在沈阳含笑辞世。

  这个事例中,老人“叶落归根”的观念表现强烈,女儿们的孝敬精神也可嘉。但她们远超出自身经济承受力,靠借巨债满足老人仅仅是选择一个死亡地点的要求,未免代价太大。这与花巨资抢救生命不同,是受“面子文化”深刻影响的过度支出,造成资金浪费、家庭债台高筑、牺牲后代幸福等结果。我们提倡对老人“厚养薄葬”,但如此做法并非厚养。人生“处处埋忠骨”,一个死亡地点何必那样计较?

  “面子”文化蔓延、流布,也广泛存在于公共领域。比如:以“大”为荣,大广场、大高楼、大活动、大制作;攀比成风,你那里有个世界第一“长”,我这里至少也造个亚洲第一“高”;曲解走样,美化城市本不错,但在“创意、出新”等口号下演变成能源浪费惊人的“亮化”工程,并在各地迅速普及。此类不胜枚举的事例说明,“面子”文化往往又戴上所谓经济繁荣的面具得以畅行无阻,并不断攻占着节约型文化的领地。“面子”文化重表不重里,重名不重实,我国的各类资源消耗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都可从“面子”文化中找到根源。

  作为中国农业时代和熟人社会的产物,“面子”文化带有浓厚的小生产、大家族特色。在集体和圈子内,人际关系以面子荣誉为核心,它不仅带来上述种种经济生活中的弊端,也往往以“人情”、“仗义”等代替了法律、规章,破坏了社会公平公正。我们并非排斥“面子”,更提倡人性关怀,但过度讲面子的“面子”文化与现代化精神大相径庭,需要淡化以至最终革除。这就要大力倡导和普及节约型文化,重拾“俭以养德”、“无欲则刚”等传统美德,更新消费观念。这里用得着“讲真理,不讲面子”这句格言,凡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真理,都要遵守并营造出文化氛围;凡阻碍节约型社会的“面子”,都要毫不留情地抛弃。来源:中国广播网责编:肖芬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