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污水处理厂为何迟迟不开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6日15:03 扬子晚报

  在省环保厅近日严厉通报的一批“未动工项目”中,记者注意到,有12项是“污水处理工程”,拖延的共同理由是“资金不足”。7月20日—22日,记者赶赴灌云、涟水、宿豫三地,就此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资金”并非唯一桎梏。

  采访地一:灌云

  项目概况:2001年,省计委批复同意建设灌云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一期建设规模为1.5万吨/日,原计划投资7540万元,2004年因变更工艺,调整为6751万元。

  进度调查:去年与广州一家企业签订了“BOT”合同(即由企业出资建设厂区并负责运营,若干年后交还政府)。现到位资金300万元,另有国债资金1000万元。目前,已铺设污水处理管网管道4900米,厂区也完成了征地拆迁。记者在现场看到,厂区周边建起了围墙,但里面长满荒草。

  拖延原因:据灌云县城建局局长董浦生介绍,之所以进度较慢,一是招商引资不顺。他们先后与深圳、广州、北京、扬中等有关单位进行接触,“有的是假的”,“有一家已经基本谈妥,最后却融资失败”,前前后后花了几年时间。二是土地问题。由于厂区用地位于农田保护区,征地花了两年多时间,直到去年底才通过省里审批,今年4月18日才拿到土地证。三是拆迁难。全县的管网拆迁量达1.5万平方米,难度很大。“管网建不起来,企业也不愿意建厂,怕建好了没有进水,经济上不合算。”

  采访地二:涟水

  项目概况:涟水污水处理厂工程2002年立项建设,一期建设规模为3万吨/日,计划总投资1.0349亿元。

  进度调查:目前完成了前期项目可行性研究、厂区选址和工程招投标工作,其它工作尚未启动。在规划的厂区现场,记者看到的,仍是一片青青稻田。

  拖延原因:谈到工作滞后的原因,涟水县副县长杨亚专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两个背景:一,涟水许多企业使用自备井,自来水公司的日供水量仅占实际用水量的一半,使得包括污水处理费在内的水费收取不足,“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会出现运行困难”。二,当地财政收入低,自己投资建设不现实,但交给企业“BOT”,也有问题:“曾有一家企业提出,前3年的日处理量要达到2万吨,3年后达到3万吨,如达不到,差额部分由政府兜底,这样做地方有风险”;另外,污水处理厂本身是有收益的,“政府应该获得最大化的收益”,“我们不愿意把原本属于政府的收益让给企业”,希望能通过自己积累一部分资金后再上马。

  采访地三:宿豫

  项目概况:宿豫污水处理厂工程2002年筹划建设,一期建设规模为3万吨/日,计划总投资8700万元。

  进度调查:目前完成了厂区土地征用和青苗赔偿工作,厂外40公里长的干支集水管网铺设也已结束。在厂区现场,一些工人刚刚开始砌围墙;在其北侧,记者还看到了两块标志着“雨污分离”的窨井盖。

  拖延原因:宿豫区政协副主席、水务局副局长朱美玲告诉记者,延期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一,宿豫新城区1998年才启动建设,自来水覆盖水平较低,目前自来水的日用量仅8000吨,污水处理厂建起来运营肯定亏本;二,以前这项工作由建设局负责,后来当地进行了“水务一体化”改革,这项工作才转到水务局手上,前后耽误了一段时间;三,国债资金迟迟未批,资金压力较大。

  记者感言:经过几天的实地调查,记者发现,这些污水处理厂迟迟不开工,除了受到资金不足的客观束缚外,当地政府的主观能动性问题更值得关注。这里是记者记录下的几条当地干部的“真话”:

  “当时上污水处理厂,根本没搞清楚目的。只是听说有国债投钱,就报了项目”;

  “我们这里是农业县,工业不发达,有没有污水处理厂,影响不太大”;

  “污水处理厂就是建起来,也是为下游服务,所以当地积极性不高”……杭春燕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