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应成为长期国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04:43 山西日报

  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资源的承载能力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而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当务之急,更是一场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革命”。国务院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的重点工作。通知强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有五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大力推进能源节约,二是深入开展节约用水,三是积极推进原材料节约,四是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五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通知要求,落实《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企
业节能,推进交通运输和农业机械节能,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加快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在工作方面,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和实行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是通知中强调的工作重点之一。目前,中国经济仍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为主,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着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中国淡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因此,近期建设节约型社会再次被提上议程,并且成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节能从而减少需求是解决目前能源紧缺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不过究竟能起到多少效果还要看今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工作力度和地方的执行情况。

  经济增长不应以昂贵资源为代价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了解到,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些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是,煤、电、油、运等瓶颈约束加剧,主要原材料供应紧张,部分物资进口大幅增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压力加大。今年一季度,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3%,资源约束矛盾加剧。在拉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我们付出了昂贵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说:“必须承认,中国确实面临十分严峻的能源挑战。中国必须高度重视能源安全,尽快制订能源发展战略。”

  能源浪费严重利用率低

  业内著名人士认为,当前国内出现的电、煤、油供应紧张,是阶段性、地区性、结构性的“能源短缺”,有对经济发展宏观预测不准、能源管理体制不顺、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不科学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煤炭工业协会会长、工程院院士范维唐说:“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目前仍然很低,比已发达国家为主要成员国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落后20年,相差10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强度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约为美国的3倍、OECD国家平均值的3.8倍、日本的7.2倍。”他还举例说,比如工业锅炉,我国的平均能耗效率为60%,低于发达国家20个百分点。

  长远系统的能源战略乃当务之急

  最近,中国内政外交中的几件大事,都与中国能源紧缺的状况有着紧密联系。首先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先后访问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并与俄、哈两国分别签署能源合作协订。与此同时,中海油有意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的风波,最近也因美国国会的介入,而成为中美之间的头等大事。香港《信报》近日刊登一篇邱震海撰写的题为《中国不能过分依赖外部石油》的文章,认为中国不应过度依赖外部石油,同时需要制定长远的能源战略。一方面是中国经济正高速发展,导致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国内的石油和能源浪费现象严重。虽然成立了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同时对石油和能源的一些思路也在逐渐出台,但从宏观上看,系统的国家能源战略仍未见端倪,今天的中国需要出台着眼于长远的国家能源战略。专家认为,中国的国家能源战略必须至少包含以下要素:能源来源地和产品的多元化,即不但要分散能源(其中主要是石油)的进口地,还须使能源产品(如天然气和核能、水能等)多元化;确定参与境外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基本战略,其中包括参与或独家开发境外油气田,及并购海外石油企业等;确定节能为基本国策;确定大量开发可替代能源的策略,包括太阳能、核能、风能和可燃氢等。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推进资源节约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措施;是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庄民慧(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网络编辑:史婷婷)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