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不可缺乏人格教育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06:53 光明网 | |||||||||
庞跃辉 从人格的本体论角度看,人应当讲求做人的规范。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相对特殊和优秀的群体,同样不应当偏离人格规范的轨道。讲求人格是做人的一种起码要求,更应成为大学生的一种自觉约束。这一自觉约束,来源于大学生对人格属性和价值的理性认知、评价和取向。而这种理性认知、评价和取向并不是自发产生的,必须经过一定的人格教育才能确立。
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基本属性 人格是指做人的基本准则或品格,而良好人格则是被社会普遍认可、赞同的健康、合理的做人准则或品格。大学生良好人格是体现大学生健康合理、积极向上的做人准则或品格,具有如下重要基本属性 其一,大学生的良好人格具有社会认同性。 从人格的社会层面上看,社会是由不同类型的人所构成的,构成社会的人具有多样性,因而人格也具有其多面性,即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人格。就大学生来看,一个具有良好人格的大学生,一定是能够融入社会并被社会所赞同的人。如果大学生脱离社会、厌恶社会,或只向社会索取而不讲社会贡献,那么,其良好人格就没有生发的现实基础。 其二,大学生的良好人格具有一定先进性。 大学生不仅仅是在相对特殊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更是一个相对优秀的社会群体。因此,大学生的做人标准应当具有更高的规范要求。因此,大学生的人格必须表现出一定的先进性,才能充分展示其良好形象。 其三,大学生的良好人格具有示范带动性。 由于大学生被人们认为是较优秀的社会群体,其良好人格具有社会认同性和先进性的属性,因此,大学生的良好人格对其他社会成员便具有一定的示范带动性。当然,其他社会成员特别是优秀和先进者也有值得大学生学习的积极东西,因此,大学生良好人格的体现也是一个不断学习先进的过程。 其四,大学生的良好人格具有群体整合性。 大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更为便捷,为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而创造了有利条件。这种互相砥砺而又相对和谐的学习和生活情状,十分有利于产生大学生共同的心理活动趋向,营造大学生努力向上的目标定位,形成带有共性的积极的精神品质和人生价值观,因而使得大学生的良好人格表现出群体整合性的特征。 良好人格的重要表征 从良好人格的属性规定和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行为期望来看,大学生良好人格的重要表征应集中体现为恪守诚信这一行为规范。恪守诚信是一种在理性认知信用、信任、信誉的属性和价值中所形成的受到社会认可、赞同的行为,是一种有利于经济和社会朝健康有序方向发展的行为。 在经济学中,诚信这个术语尽管尚未得到十分明确的界定,但一切严谨的经济学家都不否认诚信与经济有关,都重视包含诚信道德范畴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当然,由于学科专业的需要,经济学对诚信行为的认识更多是对商业信用制度的探讨,如认为良好的信用关系意味着交易的各方当事人对自己的资源有比较可靠、明晰的权利边界,交易的当事人应当具有尊重彼此权利的起码人格。 社会学认为一个结构多元化的社会中,应有三种力量起重要作用,即法律、政府、道德。法律的重要力量是通过惩治犯罪而维护正义,政府的重要力量是调控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而道德的重要力量则是提倡诚实守信以建立社会成员的良好人格,从而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伦理学认为诚信就是人的自身行为符合伦理规范。中国古典伦理更是把诚信视作一种传统美德,在做人“五则”中,“信”就赫然位列其中,被作为修身的基本要求。现代伦理学则从道德的普适性角度,将诚信看做一种社会公德,特别是利益双方共同遵守既定的契约,因此,诚信之本就是守规、守约,有信任、有信誉,严格按照契约行事。 因此,从本质意义上看,恪守诚信应当成为社会成员良好人格的重要定位,更应成为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基本取向。如果恪守诚信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得以充分认同,并在行为活动中得以充分体现,从而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表明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得以真正确立,其良好人格得以具体显现。 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途径 对大学生进行良好人格的塑造,就决不能采取简单化、雷同化的方式,而应当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有启发性、生动性、针对性的多种有效途径进行。具体来说,可考虑选择如下重要途径 充公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社会舆论导向就是通过较为广泛的社会传播渠道和积极的舆论引导,以促进大学生形成反对弄虚作假、推崇诚实守信的风尚。近段时期新闻媒体对大学生作假行为如考试作弊、论文抄袭、虚报业绩等的曝光与鞭笞,对大学生诚实守信行为典型的报道与评赞,都体现了社会舆论呼唤大学生良好人格的紧迫性。当然,还应当提升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把参与的普遍性同活动的持续性、认识的深化性相结合,使之成为更加重要而巨大的社会力量。 强化社会公德意识。社会公德亦称“普适性道德”,其中最基本的内涵就是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和尊重公共规则规范。如果大学生能够自觉地遵守起码的公共准则,大学生良好人格的生长便有了重要的现实基础。当然,在强化社会公德意识的同时,还应当高度重视有效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制的手段,从多方面促进大学生认同和体现良好人格。 大力改革大学教育。改革大学教育就是改造、调节、整合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改变大学生“单向度教育”的不良状态,在努力提高专业教学水平的同时,决不放松或降低政治思想和品德修养教育的要求。必须明确,缺乏较高专业技能不是合格的大学生,而缺乏良好人格也决非合格的大学生。因此,大学教育必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取向,加快各项教学改革。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参与社会实践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大学生深入工厂、农村、街道、社区,切身感受社会、全面了解社会、深刻认识社会,正确树立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形成良好人格提供重要的社会参照系。与此同时,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观念,在社会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和人格修养。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高等教育中教师能否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对塑造大学生良好人格依然至关重要。目前,某些大学生诚信缺失就与某些教师诚信缺失不无关系。若教师的教学科研不能做到诚信,一些大学生就会效仿,这必将导致大学生的诚信大滑坡。因为教师人格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只有具备良好人格的大学教师,才能以积极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培育出具有良好人格的大学生。(作者系重庆交通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来源:光明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