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不屈的头颅让日寇胆寒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07:46 哈尔滨日报

  《长春日报》记者李波本报记者张巍

  杨靖宇,一个曾在白山黑水令日寇胆寒的名字。

  自开始踏访抗日纪念地那天起,拜谒靖宇将军殉国地就成为激荡在记者心头最强烈的愿望。7月15日,记者与杨靖宇的孙子马继民一道,来到位于吉林省靖宇县城西南6公里处的
靖宇将军殉国地,拜谒将军英灵,重温将军当年与日寇浴血奋战的英雄故事,听马继民讲述鲜为人知的“马家旧事”。

  山河欲裂征马鸣

  “听妈妈说,我爷爷早年离家参加革命,一走就杳无音信。在白色恐怖的年月里,为了躲避敌伪的追捕,奶奶带着儿女东躲西藏,因为害怕连累亲戚,只好到远处逃荒要饭。”站在杨靖宇的塑像前,马继民说,1928年的一天深夜,爷爷突然回家了,当时姑姑(即马锦云)出生才5天,爷爷给姑姑起名“马躲”,然后就匆匆离家。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爷爷匆匆离家后做了什么,马继民长大成人以后才知道。1927年11月1日,杨靖宇率领农民军60余人在河南刘店发动了秋收暴动。1928年秋天,他被调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第二年春,他化名张冠一,到满洲省委工作,任抚顺特别支部书记。“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沦陷,山河破碎。时年27岁的杨靖宇受党中央派遣,奔赴南满,联合东北抗日武装力量和广大民众,高举抗日大旗,与日寇在白山黑水间展开血战。1934年,他成为拥有4000余人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1935年,东北人民革命军联合其他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杨靖宇任第一军军长兼政委,又任第一路军总指挥,在东北几十个县开辟了广大的游击区。

  马继民说,正是受爷爷精神的感召,他对靖宇这座关外小城的感情与日俱增,最终促使他作出了到靖宇县挂职工作的决定。今年7月7日,他已正式上岗。

  雪地冰天里的生命绝响

  一块巨大石碑,矗立在杨靖宇殉国地。在石碑的正面,刻有“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殉国地”12个大字,背面刻有将军简历。“这里就是我爷爷壮烈殉国的地方。”马继民指着纪念碑北侧的一棵常青树说,当年靖宇将军牺牲时背靠的是一棵拧劲子树,“文革”时被人砍伐。后来,当地群众又重植一株针叶杉松,名为“常青树”,寓意将军如松柏常青,永远活在人间。

  这是一段值得反复品味的生命绝响。1938年秋,抗联一军一师师长程斌叛变投敌,率伪警察大队攻打杨靖宇部。形势突然恶化,杨靖宇只得率六百多抗联战士离开老岭根据地,灵活机动打击敌人,同时派出部分同志向外线转移。1940年1月末,抗联一军军部警卫旅一团参谋丁守龙叛变,向敌人供出了杨靖宇的行军路线和行动计划。2月1日,一军军部特卫排排长张秀峰叛变。形势万分危急。战至2月18日,杨靖宇身边最后的两名战士也不幸牺牲。到2月23日16时30分,在氵蒙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三道崴子,杨靖宇被敌人重重包围。他只身一人同数百名敌人血战一个多小时,不幸被密集的子弹打中腿部和胸部。杨靖宇厉声喝道:“谁是抗联投降的,滚出来,我有话说!”几名叛徒望着将军大义凛然的面容,吓得缩在一旁,不敢吭声。一时间,四周变得寂静无声。猛然,将军巨大的身躯倒在那棵拧劲子树旁,鲜血染红了雪地……

  马继民说,直到1952年,马家才从人民政府那里得知爷爷已壮烈殉国的消息。这时,爷爷牺牲已经快12年了。

  “不屈之人”令日寇亦折服

  从殉国地往南走,就是杨靖宇将军纪念馆。纪念馆墙壁上一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引起记者注意,这是靖宇将军壮烈殉国时仰卧在门板上的全身照片。马继民告诉记者,照片上靖宇将军的腰带已经被解开,说明敌人要对他进行剖腹。门板旁边指手画脚者是抗联的叛徒。靖宇将军壮烈殉国后,日军满洲地区讨伐部队长古见政八郎和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兼警察本部长岸谷隆一郎,指挥军警用爬犁把将军遗体运到县城,在县城民众医院进行腹部解剖,想看看这个把他们搞得寝食不安、焦头烂额的抗联领导人,究竟是怎样的人?结果从杨靖宇胃肠里找到的是尚未消化的树皮、草根、棉絮,一粒粮食也没有。在场的敌人个个惊愕:“在中国竟有这样威武不屈的人!”日寇又令叛徒程斌的部下张奚若用铡刀把将军的头颅铡下,用汽车载着将军的头颅,在伪通化省所属主要县城各“示众”3天,最后解往伪都新京(今长春)请赏。将军遗体则被弃于保安村荒冢间,用积雪掩埋。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