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出租调价听证会遭考验 4司机能代表1.5万同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07:49 龙虎网

  【龙虎网讯】新闻索引:对南京的价格听证制度而言,昨天的听证只是近20次大小听证会中的又一次。从1999年公开设立第一届听证代表库开始,南京的价格听证制度已经走过了6、7个年头,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探索,这项领先于全国的听证制度也体现出了它的有待完善之处。这次,出租车价格听证会上出现了“三大质疑”、“一大尴尬”,让价格听证会再次遇到挑战。

  质疑一:4名司机能否代表1.5万名同行

  “全体同意起步价上涨1元”,虽然这不是调价方案的全部,但这种“高度一致”在往日的听证会上是不多见的。会后有代表质疑说,这与听证代表的构成有关,未必能完全代表民意。

  昨天的听证会共邀请了27名听证代表,其中专家代表4名,消费者代表9名,政府部门代表7名,经营者及关联企业代表7名,实到代表共26名。其中,4名出租车驾驶员代表着全市1.5万名同行,他们几乎都对申请方案持肯定意见,有的司机还发出了“请代表们高抬贵手,让我们顺利调价”的请求。那么,他们4个人的意见究竟能否代表全市1.5万名出租车司机的主要意见呢?

  对此,会内会外都有质疑。会外有知情人士说,会上的司机代表都是出租车公司和行业协会推荐的,他们的代表性值得怀疑,其中自称是中北公司“一线驾驶员”的杨凤平甚至已经不从事出租车行业了;会内听证代表杜立宁则提出,他曾经参加过有关部门组织的出租车司机座谈会,会上司机们情绪激动,谈的问题非常尖锐,集中在每月“份子钱”太高上。“但这些问题都没有在听证会上出现,似乎没人敢说。”

  为了解真实情况,会后记者与其中一名司机代表杨凤平取得了联系。他首先对自己“已经不是行内人”的说法予以了否定,并解释说他只不过是从白班换成了晚班。他和昨天同时参加听证会的东方出租车公司的陈立新代表还是去年南京市的“十佳出租车驾驶员”呢。至于这次能当上“听证代表”,杨凤平说是接到了公司和行业协会的通知,但会前并没有人要求他发言时应该怎么说,他的发言纯粹是站在出租车司机立场上的。另外,还有代表认为,本次听证会邀请的消费者代表偏少。按照规定,消费者代表应该不少于40%,但本次听政代表共9名,在到会的26名代表中不足35%。如果消费者代表更多一些,基层的意见更多一些,那么不同意见或许会更多些。

  质疑二:出租车公司岂能“不担风险”

  本次听证会提出,“只考察出租车司机和消费者的利益平衡”,对此,诸多听证代表仍为不妥。吕晓其代表直言:“提高起步价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他说:“既然要调动出租车驾驶员的积极性,为什么不把他们的老板出租车公司请进来?其实政府部门早已拿出了一个政策,就是延长出租车营运证的使用年限,实际上就是给出租车公司利益以帮助他们发展壮大。而我在申请单位南京出租车协会提交的听证报告中,通篇看到的是‘困难与矛盾’,唯独没有看到出租车公司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提交的报告中只维护了出租车公司的利益,也部分维护了出租车司机的利益,唯独把他们的上帝———消费者的利益给忘掉了……”吕晓其代表呼吁,出租车公司应该让利给司机,这种让利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经济上的让利;另一个是精神上的让利。降低出租企业的月承包金,把司机的利润还给司机。

  邵惟代表则以国务院办公厅(2004)81号文为依据说,针对目前出租车行业因燃油上涨等因素增加的运营成本,文件规定应采取由企业、司机和乘客合理分担的办法逐步予以解决。“因此,我建议出租车公司在月租金制定中也要适当让利于驾驶员。”

  南京市消费者协会的代表童建中也认为,各家出租车公司作为市政公用企业,不应该转嫁自身营利风险。他说:“出租汽车公司作为普通企业,需要自负盈亏,营运成本受到汽油价格、车险价格等多种市场价格因素的影响,价格随之变动在情理之中。同时,出租车公司还具有一定的行业垄断性质,在竞争对手有限的情况下,利润也相对有保障。所以理应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来,作为经营城市客运的合理支出,从而与消费者达到‘双赢’的局面。”

  质疑三:压力怎能都让消费者扛

  “公司说非常难,司机说非常苦,不知道我们消费者是什么感受?”消费者将是受这次调价影响最大的群体,杜立宁代表说,如果按照新的调价方案,燃油价格的增长成本,消费者分摊了78%,按照出租车企业提供的成本增加金额,消费者承担了58%,按照行业协会提供的增加的成本金额,消费者负担了40%。消费者成了摊销成本中的“大头”,这是不公平的。

  童建中代表消协提出,报告中说实行双计费是为了缓解“打的难”,但实际上即使出租车实行计时收费后,交通路堵的状况也不会好转。造成交通路堵是由于南京的平面交通引起的,城市交通布局不合理,未能达到立体化、快捷、便利的水平,这是政府部门的责任。然而由此引起的损失却要由消费者来承担,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邵惟代表说,目前南京出租车行业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造成的,虽然通过调价可以缓解部分矛盾,但从根本上是解决不了的。要跳出这个行业来看,行业要健康发展,需要全社会来促进。政府部门在路网规划上不是很科学,需要做很多调整;在现有情况下,出租车已经是城市交通重要组成部分了,可否学习外省市,给出租车提供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而不是一味让老百姓买单。

  市民冷对“旁听听证会”

  昨天的听证会还设了10个旁听席位,出人意料的是,只有4名旁听人员到场。据悉,事先这10个旁听名额就没有报满,只有6位市民报名。这与听证会旁听制度推出之初“人满为患”的情形大大不同。

  为何市民们如此冷落“旁听听证会”呢?是因为大家对出租车调价不关心吗?当然不是。6月份记者曾经就出租车即将调价一事随机采访了近30位市民,95%的受访者都表示“知道出租车将调价”,并且将密切关注。那么,是因为旁听人员没有发言权、“提不起兴趣”吗?也不是。

  据悉,南京市物价局为了充分听取民意,早就明确规定旁听人员同样可以发言,每次听证会上待听证代表们发言后,都会留出20分钟至半小时的时间,专门听取旁听人员的意见,而且,旁听人员的意见也往往是新闻媒体们追逐的热点。

  昨天,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代表认为,“主要原因是大家对听证会抱有的希望变小了。”这位专家表示,从一个方面来说,听证会按国家规定就是决策参考会,而非决策会,是政府部门就某项决策的可行性、将来的影响来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

  但很多市民寄望于听证会能否决掉很多调价项目,这是超出应有的预期的;另一方面,听证会已经开了很多次,客观上给人们造成的印象是“听证会就是涨价会”,一开会就意味着要涨价,所以,时间一长,市民们的兴趣自然也就逐渐“减淡”。

  听证会该怎么个“听”法

  每一场听证会,上演的都是一场利益的博弈,但往往各方利益都未必满意。那么,听证会应该怎样开,一场听证会能解决所有问题吗?昨日这场出租车价格听证会,再次提出了这个问题。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看看每次听证会上哪些问题反复出现就行了。

  首先是申请方提供的资料真实性问题,几乎每次听证会都少不了会有代表在这个问题上挑刺。按规定,在听证会召开前,必须对申请材料进行第三方财务审计,并确保真实。

  但在历次听证会中,总会有些数据被代表们指为“不真实”。这次听证会没有提供第三方审计,物价部门表示,南京的出租车行业有58家企业、1.5万名从业人员,财务审计需要的人力、物力太过巨大,而且企业和司机是双重经营者,即使审计了意义也不大,所以提供了其中5家企业的成本数据作为代表。同样,这份数据仍然被茅宁等专家代表提出质疑,使得调价依据的权威性大打折扣。

  其次是应当选择什么样的听证代表。按规定,“听证会代表应该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代表性,一般由经营者代表、消费者代表、政府有关部门代表以及相关的经济、技术、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

  南京的听证制度走在全国前列,早就设立了“听证代表库”,每次根据听证内容的需要选择代表,但是近年来的听证会,企业及经营者代表的人数有所增加,普通消费者代表在数量上没有明显的优势,使得听证代表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再次,听证会不该“听而不证”。按规定,“政府价格决策听证,是指制定(包括调整)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的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前,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组织社会有关方面对制定价格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但现在听证会更多的是“听而不证”,往往是申请调价者提出一个“要价很高”的方案,由代表们来“砍价”,真正否决或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听证的实际效果。

  作者:郑春平

  (来源:现代快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