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食品因奥运而精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10:03 人民政协报

  中国食品因奥运而精彩

  本报记者黄静

  日前,北京奥运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成立,这标志着“2008年北京奥运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全面启动。作为专家组成员之一的蔡同一教授,在2002年12月,就和众多食品及营
养专家共同向北京市政府提出实施北京奥运食品工程。中国食品将如何借奥运之风呈现于世界面前?北京食品学会的理事长蔡同一这样说:

  能喝好吃———水和奶

  “到2008年的时候,北京的自来水打开了以后就可以直接饮用”,蔡同一说,还有奶制品,他们考察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它对食品的供应大体上是这个样子的,75000公升的牛奶,21个品种的奶酪和21吨的奶酪品种。我们最担心的是奶酪供应问题,因为世界好多国家的运动员都喜欢吃奶酪,而我国的奶酪恰恰是发展得比较滞后。

  原汁原味———鸭、桃、梨烤鸭,肯定是北京市政府宴请的主菜之一,2008年开幕式当天晚上的鸭子大概需要23000只。因此,在这个基地建设上,我们重点要抓鸭子,现在绿色鸭子的基地确保在顺义。鸭子最怕的是鸟类传播鸭病,它会造成鸭死亡,而且会产生鸭的生理的变化,一些指标达不到,而且要求脂肪的含量,它是低脂肪的。所以现在饲养的一个重点技术难题就是进行封闭式的饲养,要绝对的不让鸭、不让鸟来传播鸭病。

  平谷大桃是北京的特色,要确保大桃的质量,也必须强化基地建设,现在已经开始建立起水果的有机农产品的基地,第一个基地就是北京平谷的大桃,还有河北兴隆的山楂基地、河南西峡的猕猴桃基地等也将陆续建成。

  还有一个就是大兴的京白梨,大家可能都吃过,水分多、风味浓,目前已经发展到了15个基地。

  蔡同一认为,通过基地建设能保证食品的质量和数量,由此,北京的特色食品才能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

  明明白白———营养标签

  提供高品质的奥运食品,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制定食品的营养标签,也就是说这个食物要明确的告诉各位,你通过这个食物究竟有多少的营养供给你。在悉尼奥运会上,专门有一个食品专栏,每一个菜前面都有标签告诉你这个菜供应多少营养,这也是作为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一个主要的具体措施。

  制定营养标签,使得我们中国的饮食不仅仅停留在色、香、味的单纯感观上,而是让参加奥运的运动员和国际友人体会到中国餐饮的文化精华。是一个什么样的文化精华呢?具体说就是重在营养,善在调味,美在造型,它是把美凝聚在食物中间,风味美、营养美、造型美,所以中国餐饮是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

  安全保证———绿色基地

  蔡同一表示,奥运会食品的原料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础,如果原料是安全的,食品的安全性就比较有保障。但奥运食品安全的工作千头万绪,不同种类的食品,出现的问题都不一样:比如谷类食品霉菌毒素易出问题,奶类食品的激素问题,水果蔬菜的农药残留问题等。因此,抓好食品供应链的“两头”最重要。

  “两头”分别是供应链的源头和终端。怎样控制住食品的源头呢?他认为一个很好的方法是利用我国的绿色食品基地。“绿色食品”在我国已经发展了16年,应该说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一系列绿色食品相关标准和规范,也形成了很多有特色的绿色食品基地。如果奥运会能以这些绿色食品基地为供应点,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食品链的另一头,即最终的产品,也就是农产品原料经过加工最终形成的食品。要抓好这一头,他认为应该从食品生产企业抓起。企业首先要加强自律,把食品质量和安全作为企业的头等大事贯彻到生产中;另外,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所有奥运会的食品供应商,都必须通过HACCP国际认证。

  蔡同一说,虽然,奥运食品工程千头万绪,但这是推动我国食品国际化进程的一次契机,我们要好好把握。

  相关:提案促成奥运食品保障体系

  去年6月和9月,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邀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对奥运食品安全等问题进行座谈。今年初将《关于尽快启动2008年北京奥运食品工程的建议》的提案递交给北京奥组委。

  提案中提出,尽快成立2008北京奥运食品工程组织领导机构,由农业、卫生、体育、工商、环保、气象、交通等部门抽调专门人员组成,全权负责此事;成立2008北京奥运食品工程专家委员会,由营养、加工、生产、安全检测、交通等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负责对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论证和合理调配。

  最近,在北京奥组委承办市政协提案工作报告会上,北京市工商联的陈立群委员提出,希望奥组委能提供一些历届运动员的菜谱资料,由于北京西餐业发展还不太完善,奥运会期间需要大批熟悉中西餐饮技术并掌握现代工艺技能的服务人员,应抓紧培训尽早筹备,适当时候推出一两辆西餐移动车接受测试。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