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天几份报告建起“板房医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8日16:27 深圳晚报

  特区第一代医务工作者马文英讲述创业岁月依旧激情满怀

  一天几份报告建起“板房医院”

  1979年11月,作为基建工程兵一支队医疗组的负责人,马文英带领着10名医护人员从辽宁鞍山来到深圳。当时的他已经48岁了,妻子和两个孩子都在鞍山,但就是上级的一个命
令,马老就带着简单的铺盖和一帮年轻人一起,乘坐了三天两夜的“闷罐车”来到这个陌生的南方边陲小镇。抵达目的地以后,没有舒适的宾馆,没有丰盛的“招待餐”,展现在大伙眼前的只是一个仅有两栋三层以上建筑,到处布满灌木和铁丝网,甚至连基本的饮水都需要开井凿取的不毛之地。马老顾不得一路的风尘仆仆,马上又和大家一起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特区医院建设中来。

  饮水思源,在这次寻访过程中,很多当年参与建设的人员纷纷踊跃向记者提供线索;当年曾与马老一起参与华强医院(现第二人民医院的前身)建设的一位中年人更是向记者提供了一大堆珍贵的历史资料图片。也正是在这位中年人的指引下,本报记者才得以走近了马老以及他背后的创业故事。尽管早已离休在家,但只要一谈起当年创业的情形,马老一下子便显得激情满怀,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创业的光辉岁月……

  首次长谈:

  二话不说接受建设任务

  1979年下半年,在辽宁鞍山部队医院,领导与担任业务骨干的马文英进行了一次长谈。在这次谈话过程中,马文英得知“上面有很重要的任务派下来,可能是去南方参加建设”。在此之前,马老隐约知道中央准备在广东设立一个“经济特区”,但具体情况并不是十分清楚。尽管全家已经在鞍山扎根落户、儿女正在读中学,尽管第一次听说“深圳”这个地名,但凭着几十年转战南北的革命经历,马老几乎一口答应了领导的要求。因为时间紧迫,上级要求医疗队几天内就要出发。回家的时候马老显得很平静,三言两语就告诉妻子自己要去南方参加建设了。同样身为军人的妻子也没有多说什么,两个人简单收拾了一些随身物品后马老就和临时组建的医疗队一起踏上了开往南方的军列。在坐上火车的那一刻,马老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作为一个军人,随时准备接受任何考验,多少艰难困苦不都过来了!

  创业之初:

  六十栋板房建起职工医院

  一切从零开始!马老和大家一起上工地、挖地开井,很快在如今的深南大道市委大院附近搭建起一批简易竹棚房,作为深圳最早的工程兵职工医院开始接待患者。当时马老是院长,但整个”医院“包括他在内也只有10个医务人员。在深圳特区的发展形势下,医护人员于1983年9月集体转业,医院也改名为“深圳基建职工医院”。为了让医院能尽早正式组建起来,马老多方奔走联系,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写几个申请报告。在马老的努力下,60栋医用“板房”从北京通过火车运到深圳。所谓板房就是一间间由夹合板订制的房间,装卸方便,一般是作为临时住房使用。在这批板房里,设置了内科、外科、门诊、病房、手术室等多个功能区。

  马老清楚地向记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在板房里挂上白布、放上消毒柜就当作手术室;能够做的手术也只有阑尾炎和简单的骨外科;所有的医疗器械全部是从广州买来的,医院两台破旧的救护车都是从辽宁带来的,仅有的一台小型X光机,一台显微镜还是医院的一名医生随身从内地原单位带过来的。这时,医护人员也增加到上百人。因为医院全部是板房的缘故,当时的深圳人都亲切地称它为“板房医院”。

  初到深圳:

  发现这里

  几乎没有楼房

  整整在铁路上颠簸了三天两夜之后,马文英已经记不清沿途究竟换了几个站、转了多少趟车了。抵达深圳的时候,尽管已是深秋,但马老依然觉得身体里一阵阵潮热。出了简陋的车站,空气中传来咸湿的海水气息,展现在马老眼前的是一片空旷的土地,远远望去可以看见成堆的灌木丛和隐隐的铁丝网,感觉就像一个临战的前哨阵地。除了铁皮房和少量的渔村外,几乎没有什么楼房;当时,市内三层楼以上的建筑只有火车站附近的深圳旅店和华侨旅社两家旅馆。当时,马老所在的工程兵一支队来了一个团,大部分都居住在离现在荔枝公园不远处的帐篷和铁皮房里。铁皮房里没有电扇、没有自来水,蚊虫肆虐常常令人难以入眠。尽管生活环境十分简陋,但仅仅休整了几天,马老就带着一群年轻人开始着手组建冶金指挥部驻深圳医院。

  兴建大楼:

  与施工人员日夜守候工地

  随着医院的发展,简易的木板房早已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建立现代化的医院大楼势在必行。经过一番紧张的选址,马老最终选择了位于华强北、笋岗西路前面的一块斜三角形坡地作为医院新大楼的位置。这块地属于福田生产大队,零星居住着一些村民,种植了木薯、红薯等农作物,周围则是一些灌木丛。在征地建设过程中,马老带着医护人员,与当地村民吃住在一起,还多次组织医疗小分队给村民看病治疗,使医务人员的形象深入到当地人心中。

  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马老和施工人员一起日夜守候在工地上,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在参照了北京、成都等著名医院的基础上,马老创造性地提出了将医院大楼用“工”字型结构,即前面门诊大楼、后面是病房大楼,中间回廊是复诊科室的建筑形式。这一形式获得了现场设计施工人员的一致赞同,此后的医院建设也证实了这一设计的科学性。1984年,医院新大楼建设完毕,正式取名为华强医院;1986年,华强医院与红会医院合并改名为深圳市红十字会医院,后来又更名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经过20多年的发展,深圳第二人民医院已经发展成为深圳最大的综合性三甲医院之一。

  后记:

  继续发扬

  拓荒精神

  弹指一挥间,26年过去了,当年的马院长早已是古稀之年的老者;虽然已经功成身退,但第一代人由此开启的特区医疗事业却蒸蒸日上:一幢幢医务大楼拔地而起,一大批具有高学历、技术水平过硬的医务人员每天为几百万特区人民提供完备的现代化医疗服务。对于这一切变化,马老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马老现在居住的华新村与第二人民医院仅有一街之隔,只要有时间,马老都会去医院转转,看看那里每天发生的新变化。

  在本次采访结束前,马老不无感慨地表示,特区发展日新月异,作为第一代创业者,我们只是起到一个拓荒的作用,虽然遇到了不少艰难险阻,但也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足迹;以后的路还有很长,希望年轻一代能继续发扬前辈人的“拓荒”精神,把特区建设得更加美好。

  作者:潘彦通讯员张俊波 发表评论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