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合肥三项民间传统文化将“申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30日11:58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合肥晚报本报讯 记者昨天从市有关部门获悉:我市已初步确定将庐剧、门歌和洋蛇灯作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进行申报。

  据悉,它们均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其中庐剧旧称“倒七戏”,解放后改为今名。该戏曲以大别山民歌和江淮之间的歌舞为基础,吸收了端公戏、嗨子戏和门歌发展而成,约有二百年历史,流行于安徽淮河以南和长江两岸,以皖西、皖中和皖东三个地
区分为上中下三路,各具有不同艺术特色。剧目分小戏、折戏和本戏三类,约二百多个。解放后整理演出了《借罗衣》、《讨学钱》、《打芦花》、《休丁香》等剧。门歌也叫“锣鼓书”,流行于皖中、皖东、皖西一带,相传明末即已形成,是过去穷人沿门乞讨时的歌唱,故称门歌。其内容为叙述新近发生的事件,多为即兴创作。其演唱时以锣鼓伴奏,唱腔结构简单,为四句单曲体,分歌头、歌身、歌尾,歌身可上下句反复演唱,曲目多同于庐剧,如《白灯记》、《休丁香》等。“洋蛇”是流行在我市肥东县等地的一种民间礼仪活动,系我国长江流域文化中众多龙灯表演形式中的一种。相传该形式起源于肥东解集大邵村的一个传说:元朝时,一对邵姓婆媳为避元兵追杀躲进一个山洞,为一条巨蛇所救。之后邵姓族人为感念巨蛇,制作“洋蛇”灯,过去曾每隔十八年玩一次,每次增加一节灯,一节长约一米,以致“洋蛇”已长逾百米。“洋蛇”前有球状蛇珠,蛇头有九十九只角,每节灯由一人执棍操持,舞时模仿蛇的姿态,诙谐风趣。解集大邵的“洋蛇”还参加过1994年亚运会的开幕式演出。

  据悉,目前申报工作正处于文本处理中,下月正式上报。相关结果预计年内可知晓。

  (杨帆 朱杲)

  (来源:合肥晚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