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新华网:餐桌上的面子是国人节约的障碍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13:13 新华网

  一盘水晶肘子,还剩下一大半;一份烤鸭,还躺着半只;一盆毛血旺,只动了几筷子;一大盆花生露,只舀了几小勺;三盘饺子吃了一盘;五张烙饼根本没动……6位客人抹抹嘴巴,埋单走人。这是发生在太原某饭店的一幕。该饭店服务员说:“这种情况很普遍,来这种大饭店的不是别人请客,就是为办事请别人吃饭,来了就要摆排场,饭后打包是很没面子的。”(7月29日《山西晚报》)

  国人素有“要面子”的传统,即便是贩夫走卒也讲究一个面子,这本无可厚非。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面子也就是所谓“脸”,“这‘脸’有一条界线,如果落到这线的下面去了,即失了面子,也叫作‘丢脸’。不怕‘丢脸’,便是‘不要脸’。但倘使做了超出这线以上的事,就‘有面子’,或曰‘露脸’。”像这种尽管很多菜几乎没动,但为了“面子”埋单走人,看似有了“面子”,实质上已经“落到这线的下面去了”,沦为了餐饮文化的糟粕。

  山西的这家饭店,差不多每天能产生200多斤的剩饭菜。新华社7月28日消息称,上海日产餐饮垃圾1100吨,占上海市生活垃圾总量的7%左右。看来,餐桌上的浪费,不能不说是一种普遍现象。这种大量浪费,抛弃了“粒粒皆辛苦”的古训,与建设节约型社会格格不入。

  究其原因,当然有国人好面子的心理在作祟。但笔者以为还有公款吃喝的因素。能够做到饭菜基本不动就埋单走人,脸不红心不跳,有多少是掏自己的腰包?有多少富裕之人如此舍得?遑论工薪阶层!本来,必要的公务接待、宴请无可非议。但是,在有些时候,“餐桌上的繁华”程度往往被异化成了“重要、热情、地位”等等的代表符号。

  所以,治理餐桌上的浪费,首先要治理公款吃喝。其次要尝试出台制约措施,比如上海市卢湾区的一些饭店规定:一张餐桌,如果吃剩食物的重量超过250克,消费者将被加收该就餐时段30%的餐费。如果再附加“加收的餐费不付发票”,到不失为一个好的措施。再次,要积极倡导文明餐饮。比如日前山东省首批30家联盟酒店联合发出倡议,抵制餐桌浪费,引导顾客适量、适度点菜,提出“顾客打包有理,酒店深表谢意”的餐饮口号。(7月28日《齐鲁晚报》)当节约型餐饮文明形成气候的时候,人们就会重新界定“餐桌上的面子”的界线。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