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综合利用资源追求和谐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6日10:19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本报讯(王润年)8月的长安农村,70万亩玉米齐刷刷长到了半人高,陕西淀粉生产行业的“大哥大”———西安下店玉米开发实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郭育民,等不到全区玉米大面积成熟,就已忙着谋划起今年玉米的收购事宜。这个年加工玉米10余万吨的龙头企业,几年来一手连着千家万户,一手牵着销售市场,通过采用玉米循环工艺流程,对生产过程中的淀粉、玉米油、蛋白粉和渣皮饲料等实行资源再利用,使不起眼的玉米价值翻了好几番,创出了年收入过亿元的好效益。

  像郭育民这样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以市场最大化、发展循环经济的鲜活例子,如今在长安农村随处可见。近年来,在加快实施“新长安战略”,全力建设生态大区中,长安区委、区政府一班人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只有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才能提高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增强区域发展的竞争力。为此,该区以治理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为着重点,先后强行取缔了120多家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十五小”企业,彻底关闭了造纸厂、氮肥厂和水泥厂等国有企业,并积极发展“清洁型”民营经济和资源节约型新兴产业,不仅使企业变末端治理为源头治理,而且减少了能源消耗,控制了环境污染。与此同时,他们还针对夏秋季节农村普遍存在着地头焚烧秸秆,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的现象,坚持堵疏结合,综合开发利用,一方面政府予以补贴,在全区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机,将100多万亩秸秆在地里粉碎后直接还田,使之就地转化为有机肥料。一方面出台扶持政策,鼓励群众大力发展奶牛业过腹还田,使万顷秸秆变废为宝。目前,随着一批专业秸秆饲料加工厂和秸秆收获贮存运输队的悄然出现,长安已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等多种生态模式,开始进入了奶牛——饲料——肉类——运输——肥料——粮食这一循环圈,仅此一项,全区一年就获得了2亿多元的收入。

  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第一链条。被誉为陕西养鸡第一村的郭杜街道周家庄村,现有鸡存栏47万只,是该区农村经济特色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该村在不断拉长鲜蛋、鸡肉产业链的同时,重点围绕推广生物发酵鸡粪技术,做大做强畜禽产业循环圈,加大投入建立了无公害鸡粪处理厂,并以优惠政策吸引农民投资鸡粪处理,直面市场销售,目前,这些经过加工的生态有机肥,已成为长安、户县、周至等地果农、瓜农、菜农、花农发展多种经营的“香饽饽”。在采访中,该村党支部书记刘俊哲扳着指头算了一笔账:“全村每年鲜蛋收入500多万元,运输业收入500多万元,就连鸡粪也‘身价’看涨,一年收入达到了100多万元。此外还有饲料、包装、防疫等一系列相关产业,循环经济使全村农民年收入超过了1000万元。”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