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汪洋中的15个小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7日05:35 都市快报

  台风袭来,浙象渔48450号渔船意外失控漂出了避风港;好不容易接通的求救电话打了一半,就再也没了信号;劫后余生的船员说:“我在海上闯荡了十来年,就这15个小时最难捱。”记录昨天台风最前沿,象山港一艘失控渔船——

  8月6日,台风之夜,“麦莎”在象山海域肆虐,象山石浦镇全城停电。黑漆漆的海面上,只听得风声如同怪兽般嘶吼般,暴雨倾盆而下,幸亏所有的渔船都躲进了避风港。

  岂料,晚上6点半,象山金山村的一艘渔船出现意外,渔船失去控制漂出避风港,被几层楼高的巨浪推涌着,很快与陆地失去了联系。

  换锚时发生意外

  这艘浙象渔48450号渔船上只有两个人,是姐夫段万富和小舅子王光明。昨天在医院里,他们向记者描述了那惊心动魄的15个小时。

  8月5日晚上6点半左右,为了躲避台风,两人把船开进了石浦水产城附近锚地下锚,当时的海面风力已经达到9到11级。

  虽然在避风港里,风卷起的巨浪还是把船只打得左摇右倒。事情就发生在下锚那一刻。

  因为风太大,船颠簸得厉害,段万富和王光明决定将300公斤的锚换成500公斤的锚,起300公斤的锚时,意外发生了,巨大的风力把起锚时的钢缆狠狠地回抽在王光明的大腿根部,他撕心裂肺地大叫一声,立刻倒地不起。

  渔船被浪推出了避风港

  海水夹着雨水一阵紧似一阵地扑上甲板,王光明腿上的伤口被打上水痛得死去活来,大叫着“船!船!”。

  段万富明白小舅子的意思,整了整情绪,马上爬到驾驶室,启动马力对抗风力,试图不让船漂出避风港。

  但是仅仅靠他一人,开船就没法下锚,一直用马力对抗风力会把船上的油消耗光。

  段万富想了想又爬出驾驶室,试图一个人下那个500公斤的大锚,但没有人能帮他压住锚绳底端,轻易下锚,浪会把锚绳拖完。

  这时,最可怕的情况发生了,巨浪卷着没有动力没有锚支撑的船出了避风港。

  绝望地漂流

  段万富拿起手机给家里打了个求救电话,话还没说完,信号就没了。船与陆地彻底失去联系,在茫茫大海上,“浙象渔48450号”漫无目的地被巨浪推搡着。

  晚上8点,望着漆黑一片的海面,段万富已经分不清自己脸上的究竟是雨水还是泪水。

  王光明这时也已经自己爬回船舱,看着姐夫坐在船头拉着缆绳发呆,自己帮不上任何忙,伤口还在剧痛,他感到非常绝望。

  直面台风

  至凌晨3点50分(8月6日) ,台风登陆了,海面上的风力高达12级。一阵阵大浪席卷着渔船,渔船随时都有翻的可能。

  “不能这么等死!”段万富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决定再试一次。

  他想了个办法,先用绳子把自己身体固定在船沿上,然后启动了那个500公斤的大锚,这次他先把锚绳最后端牢牢地绕在船柱上,这样下锚的时候,锚绳就不会不受控制被海浪拖光,然后再下锚。

  如果锚绳到底还没钩住海底,那船只就无法固定,两人死死地盯着被浪拖走的锚绳,心里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浪太大,锚绳很快被拖着,船依然没有被固定住,看着越来越少的锚绳,两人的心不断下沉。

  “咣”锚绳到底,船还是在漂,段万富绝望了,这个与海打了数十年交道的老渔民甚至哭了出来。

  没想到,船拖着锚滑行了一段海路,终于停了下来。原来尽管锚绳拖得很长,但终于钩住了海底,船停了。

  被救援船只发现

  只要能拖到天亮,就能得救,精疲力尽的两人喜极而泣,躲在船舱里苦候天亮。

  另一边,段万富打了一半的报警电话让家里人急疯了,立刻报警。

  “我们接到报警后,就联系海上船只帮助搜寻。”金山村的戴书记说,镇里也立刻指派了搜救任务。两艘救援船不顾危险立刻出海营救,但是由于风高浪急,海面一片漆黑,救援船一直没找到出事船只。

  昨天早上5点30分,另外两艘救援船从避风的三门港口开出,加入搜救,于早上9点半发现了出事船只。当时他们已经漂出了6海里左右,至此,他们已经在海面上与台风抗争了14个小时。

  王光明被救援船发现的时候,他下身伤口已经肿得不像样。躺在医院病床上他疼痛得不断吸冷气,医生说再晚点来,就很难恢复了。而段万富脸上也青一块紫一块,身上到处都是伤口。

  劫后余生的王光明说:“在海上作业的人,谁没遇到过台风?我18岁开始上船,已经有十年海上作业的经验了,但是,这15个小时是最难捱的。”

  (记者严静 都市快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