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决策》杂志:策划人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9日10:56 《决策》杂志

  7月22日-23日,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样一次看似平常的会议却传达出的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 我国政府正致力于“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正如《人民日报》评论 员文章所说,“这说明我国应急管理纳入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工作轨道。”

  非典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高度重视,今年2月,国家
正式宣布我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 初步形成。但从现实情况看,很多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工作仍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

  预案毕竟只是个制度的框架,我们的组织体系、法律制度体系、专家咨询体系、信息体系等等方面还有待搭建;政府 的危机意识、预警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还有待加强;政府在公共危机来临之际的运作效率和执行能力还亟待提高。

  刚刚过去的6、7月份对国人来说极不平静,一系列突发性公共事件屡屡见诸报端:黑龙江沙兰镇103个小学生在 山洪中丧生,泗县疫苗事件、四川达州洪水、陕西铜川矿难以及河北定州等地的多起群体性事件。对这一系列事件的处理,地 方政府的迟钝和低效一直饱受公众责难,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的呼唤逐渐汇集成一股舆论巨流 。因此,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的召开可谓恰逢其时。

  有人说危机管理是“刀尖锋口上的舞蹈”,“尖峰时刻”的作为足以检验政府的智慧与能力。危机潜伏,挑战着政府 的敏感神经,更放大了政府的坚强或脆弱。随着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的建立健全,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各级政府能否做到 在危机来临时处变不惊呢?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