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冯骥才:民族传统节日不需要以行政手段去认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1日20:44 新华网

  新华网天津8月11日电(张建新、邱丽娜)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11日说,不要把民族节日与外来节日对立起来,对外来文化要有开阔的胸怀,要吸收其精华,补充我们的不足。但必须同时坚守我们自己的文化,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8月11日是农历七月初七,“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然而与2月14日西方情人节的热闹相比,“中国式”情人节却显得冷清寂寥。七夕节作为中国传
统的民俗节日,为什么没有得到百姓的认可?作为承载民族文化的载体,为何它的生命力显得如此脆弱?一些民族节日要依赖政府“扶持”才能维系吗?

  冯骥才说,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长期集体创造的,传承了历史文化,代代相传,为民族所认可。但节日也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发生变化,过去中国有许多节日都消亡了。例如农耕社会中许多用节日来表达的生活愿望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就逐步消退了,人们的节日情感就没有那么强烈了。这种消亡是正常的。

  冯骥才说,传统节日还会受到另外一些冲击。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传统文化一直漠视,而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又比较突然,人们都感觉很新鲜,这样本来就记忆不深的传统文化就会受到更大冲击。

  冯骥才认为,在商业文化时代,商业文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媒体也被商业文化所左右。新鲜的外来事物有卖点,就会被商业和媒体拿来炒作。而那些传统的节日因为没有卖点而被他们遗弃。这又是一种不正常的消亡。

  那么应该如何对待民族节日呢?冯骥才说,不应该把自己的民族节日与外来节日对立起来,不能说对自己节日的淡漠是因为外来节日的引入。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是单一的平面而是立体的,像母亲节、父亲节和情人节这样西方节日的引进会丰富我们的节日,补充我们文化的不足。

  冯骥才强调,我们要看到中华民族自己节日独有的美。我们对民族节日有更强烈的心灵需求,我们需要自己的文化传承、文化身份和文化自豪感,民族节日是约定俗成的,而不需要用政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去认定。

  他建议,应该从文化教育入手,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孩子们的节日情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美感,一点点地培养他们对人间情感和文化艺术的美的认知。媒体和商家也应担负起文化责任,为弘扬民族文化制造氛围。

  中外民俗专家齐聚武夷山 七夕能成法定情人节?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