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正视历史是面向未来的基石 二战国际研讨会侧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10:2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东京八月十一日电 题:正视历史是面向未来的基石

  ——“不忘历史,开辟未来”国际研讨会侧记

  中新社记者 王健滕 剑峰

  今天,位于东京市中心的法政大学礼堂内隆重举行了以“不忘历史,开辟未来”为主题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由在日华人教授会议、东亚文化教育研究会和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共同举办,中国大使馆、朝日新闻社、岩波书店等为会议后援单位。会议邀请了日本、中国以及澳大利亚、德国、韩国等国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交流。整个会场自始至终座无虚席,气氛严肃而热烈。正视历史,成为各国与会学者的共同话题。各国学者的精彩观点不时博得阵阵掌声。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专门为会议撰写致词,热烈祝贺会议的召开。他表示,一九九五年他就日本过去的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给亚洲人民带来了痛苦表示深刻反省的谈话发表以来,日本历届政府都表示要继承这一谈话精神,但关键是要把承诺落实到行动上并得到受害国人民真心理解。

  中国驻日大使王毅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并发表演讲。他回顾了中国十四年的艰难抗战历程,从全球范围、亚洲范围和中日关系三个层次分析了二战胜利的历史意义,强调正确对待过去那段历史,是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是日本和平发展的基石,也是中日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石。

  他并指出,日本国内始终存在否认和美化侵略的势力。近年来,这股势力无视基本的历史事实和国际共识,鼓吹“侵略有功”、“审判无效”、“战犯无罪”。同时,以靖国神社为代表的历史问题再次突出,受到亚洲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日本改善和发展与亚洲邻国关系的主要障碍,也引起了人们对日本未来走向的不安和担忧。

  王毅提出几点想法供研讨会讨论参考,一是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角度,深入分析日本军国主义形成的思想根源、社会基础和国际背景,全面总结日本当年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的深刻教训。二是从维护人类和平事业的角度,充分肯定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三是从和平发展的角度,对比日本在战前和战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进一步认识和平发展对日本现在及未来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知名在日韩国政治学者、东京大学教授姜尚中对此显然颇有同感,他在即席发言中对最近一段时期日本部分有影响的媒体每每发表带有歧视性和煽动性的言论深表忧虑。认为尽管每个国家都会有极端言论,但不应出现在主流舆论。现在根本的问题不是所谓的亚洲邻国“反日”,而是日本出现了脱离亚洲的倾向。亚洲已不再是过去的亚洲,而日本没有正确认识这种变化,没有摆脱旧的思维模式,因此出现了不适应。对于这种可能会给日本人民带来不幸的现象,应该鸣响警钟。

  中日两国权威学者就中国抗日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而发表的同题论文也引起了与会者的浓厚兴趣。日本战争犯罪问题研究权威笠原十九司教授和中华日本史学会会长汤重南都认为,中国抗日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笠原还从国际法的视点分析了日本的战争违法化体制的形成以及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的“南京大屠杀”、“城市轰炸”和“化学武器的使用”等违法行为,并指出日本的“三光作战”“强制劳工”和“实施化武”等战争罪行尚未受到惩治。汤重南则认为,坚持了十多年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成为盟军亚太战场的支柱、基地和榜样。

  中国台湾著名日本问题专家许介鳞认为,日本当年占据台湾是侵略,将台湾视为“战利品”和“殖民地”,是以战争的暴力强制占据,以暴力分离台湾与大陆的关系。而台湾民众的抗日斗争却是长期而又激烈。他认为,战后六十年日本仍未对战争进行认真反省。日本从明治维新到一九四五年战败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掠夺史。

  德国资深记者费舍尔谈到,现在日本想“入常”并与德国一起提出要求。德国的战后处理已经得到了受害国的认可,而日本还远没有做到。虽然具体情况不同,但两国在侵略别国并造成巨大人员伤亡,以及实施殖民地政策等方面是相同的,都包含着战争犯罪。他表示,日本“新历史教科书”出现否认历史的倾向,令人忧虑。如果不能诚实面对历史,就无法谈论未来。希望日本能够诚实对待历史。他举例说,直到二OO一年,德国还立法对当年的强制劳动者进行赔偿,由国家和相关企业共同承担。日本虽然也有一些对受害者的补偿,但不是法律行为。这些事情如果日本想做的话,是有能力做的。当然日本有过许多正面的表态,但关键是如何具体去做。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