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揭开“锡流”尘封的“红色历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11:02 江南晚报

  本报记者丁晴 实习生范晓艳

  这是一段尘封60多年的“红色历史”。

  在抗日战争初期,无锡出现了这样一个团体,吸纳了100多名进步青年,在沦陷前夕撤离家乡无锡,凭着对党的信念,边流亡边进行抗日宣传,边寻找党组织,途经苏、皖、赣、
鄂四省,行程千余里,历时一个多月,终于到达南昌新四军办事处和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少数人抵达了延安抗大。这群热血青年投身于革命队伍,在以后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至少有19名(已查明)成员英勇牺牲,建国后有6位成员成为部省级领导干部,近30位成为厅局级干部,还涌现了一大批方方面面的领导骨干和专业人才,这种情况即便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这个团体就是无锡抗日青年流亡服务团(简称“锡流”)。

  有关“锡流”的情况,一直以来都没有系统整理过,即便是无锡的地方党史中也只记有简要一笔。记者翻阅了《无锡人民革命》,只在“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一节中查到了一小段文字。无锡市史志办负责人谈到,一直以来,地方党史对“锡流”只有简要记载,未进行过深入挖掘。今年正值抗战胜利60周年,无锡市史志办联合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对“锡流”进行了首次深入的研究,在对原有历史资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向遍布全国各地的“锡流”老同志及其亲属进行广泛的史料征集工作,同时分赴北京、呼和浩特、济南、南京等地进行史料的征集采访,并沿着“锡流”的路线进行实地调查,使得这段历史首次全面真实地呈现出来。对此,本报记者及时追踪了市史志办的工作进程,率先揭开这段“红色历史”。

  A、“锡流”行进路线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8月初,无锡青年界抗敌后援会(简称“锡青抗”)成立。11月25日无锡沦陷的前夕,一批“锡青抗”中的骨干成员约70余人在无锡西北乡陆区桥小学集合前往溧阳。之后由于战局又出现新态势,无锡的救亡青年在周城召开大会,正式成立无锡抗日青年流亡服务团,推选孙克定为团长,周秋野、钱敏、吴志明为副团长,准备向内地转移。当时,溧阳青年救亡组织的20多人和上海的一些救亡青年也决定随队行动,加上其他地方的零散人员沿途不断参加进来,“锡流”的总人数曾经达到了一百二三十人。

  “锡流”从溧阳周城出发抵达芜湖后,由周秋野、薛永辉带领的第一队渡江北上,经合肥前往怀远,然后又坐火车经蚌埠到徐州,转而西行到郑州后,又折而南下,到了武汉找到八路军办事处,并将带去的经费全部上交。

  其余的人分成两批,第一批50余人,溯江上行,到达九江。剩下的成员沿江步行,经过繁昌、铜陵,到大通,再坐船到达九江与先期到达的人员会合。吴志明、钱敏、陈立平等因要去中共长江局联系组织关系,就转乘轮船前往武汉,与八路军办事处取得联系,所带经费也全部上交。其他人改乘火车到达南昌,联系上了正在筹建中的新四军办事处。“锡流”成员到达武汉和南昌后,绝大多数分别参加了各地的革命工作。

  “锡流”的这次行程,被著名女作家、当年的亲身经历者菡子(原名罗涵之)称为一次“小小的长征”。

  B、“锡流”成员的回顾

  当年参加“锡流”的成员后来遍布全国各地,如今已大多不在人世。因此要采访老同志是件相当困难的事。目前,留在无锡本地的“锡流”成员也只有3个人,程兰芬就是其中一位,尽管年过八旬,但老人思路极其清晰。据她回忆,当年跟着姐姐加入“锡青”(“锡青抗”)时,只有16岁,还在读初一,无锡沦陷前夕在领导的带领下开始流亡,在南昌找到了新四军办事处。之后被介绍到江西铅山石塘镇新四军政训班学习,并成立了宣传队宣传抗日。1938年7月,程兰芬在弋阳入党,不久调往上饶浔饶师管区工作,1938年冬调往景德镇。程兰芬说:“我离开上饶时对外是探望父母之名,实际上是不辞而行,后来上饶的同志们出事了,我也成了国民党内部通缉的对象,组织上得到消息后,紧急通知我撤离了江西,前往皖南新四军军部去了。”当时上饶有多名“锡流”成员被捕。这次无锡史志办人员踏访“锡流”旧迹时,还在“上饶集中营”中看到了锡流成员的名字。

  原江苏省委书记处书记、省政协主席包厚昌也是“锡流”成员,他的回忆录中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包厚昌是“锡青抗”的发起人之一。1937年11月,包厚昌得到指示立即去陆区桥集合。

  当时,他新婚才一年,3个月前第一个孩子刚刚出生。想到自己可能要离开故乡无锡,生死未卜,走前甚至来不及与妻儿见面,感到十分内疚。临别时,他咬破手指,写了一封血书。“在血书中,我请求妻儿能原谅我这个不称职的丈夫、爸爸,在危难之时未能在她们身边照顾、保护她们。然而我正是为了她们母女,为了我国千千万万个母亲、妻子、儿女,决心去与日本侵略者作拼死战斗。在血书最后,我向妻子表示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准备战死疆场、马革裹尸、捐躯报国的誓死决心。写好血书,已是黎明。我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迈开大步,头也不回地奔赴陆区桥。”据原四机部部长钱敏回忆,“当初党支部决定无锡已集中的抗日青年到溧阳周城镇,与在那里的溧阳抗日青年会合,打算在溧阳宜兴山区开展游击战争。不久,又接到江苏临时省委通知,指示无锡已集中的抗日青年撤退到武汉分配工作,不在本地打游击。”“锡流”副团长周秋野在到达武汉后,考入山西“民大”,编入八路军后又进入了延安“抗大”学习,此后一直留在北方军政机构,解放后曾任驻澳大利亚、前南斯拉夫等国大使。据他回忆说,在陆区桥是晚上走的,走到戴溪桥,雇了条船往溧阳。

  到芜湖以后,本来坐船走,大家坐在码头上,遇到轰炸,一条船炸掉了,不能走。之后,周秋野带一个队去了武汉。

  C、“锡流”的影响与意义

  时隔60多年,通过党史研究的角度再看“锡流”的影响与意义更为深远。原江苏省政协主席孙颔就曾向无锡市新四军研究会和史志办建议,抢救“锡流”的史料。他说,“锡流”的历史,应是无锡抗日战争和青年运动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中共地方党史中也应存有这光辉的一页。像“锡流”那样,有百余名抗日青年组成一支队伍,满怀热血和正气,不畏艰难和牺牲,奔赴战区“流亡服务”,是为数不多的。

  无锡市史志办的研究人员也表示,像“锡流”这样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的一次行动,从其规模和沿途影响看,在地方党史研究中也是十分少见的。

  上月底,市史志办人员在重走“锡流”线路的考察过程中,发现武汉、上饶等地的地方党史中居然也都提到了“锡流”在当地的活动和影响,并给予很高评价,在地方党史中专门记载外地组织的活动与影响,也说明了它的地位和作用。

  日前,得知无锡在抢救整理“锡流”历史,92岁高龄、卧病榻中的周秋野老人专门提笔写下了“锡流精神永放光芒”八个字。何谓“锡流精神”?市史志办的研究人员称,它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强烈的爱国热情、坚定的革命信念、顽强的斗争意志和真诚的同志情谊。“锡流精神”放诸今天的大环境中同样是具有深远的意义与影响的。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