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征程上难忘的片断:“胜利之旅”特别报道胜利结束 (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08:22 黑龙江日报
  历时三个月,跨越黑、吉、辽三省,行程近万公里,采访抗战遗址近70处,寻访抗战亲历者、知情者和研究者达百余人的本报大型特别采访行动以发稿百余篇的成绩,在今天———8月15日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收笔完成。

  8月15日是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黑龙江日报“胜利之旅”特别报道行动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历时三个月,跨越黑、吉、辽三省,踏查近70处抗战旧址,寻访百余名亲历者、知情者和研究者。如今,想起从靖宇雕像前出发的清晨,想起90多个日日夜夜、两万公里迂回曲折的征程,“胜利之旅”特别报道组每一位成员的心情都难以平静。

  在这个多雨的春和夏,我们一次次回望60年前发生在东北土地上悲愤而壮阔的历史,一次次让心灵经受着血与火的涤荡和洗礼。在“魔鬼的兄弟”的516部队遗址,在阴森恐怖的杀人魔窟“中马城”,在埋藏着千余尸骨“人间地狱”东宁劳工坟,面对那些屈辱和苦难的场景和记忆,我们的心中淤积着难以抹去的阴霾。在响起抗战第一枪的江桥镇,我们感受马占山“还我河山拔剑征”的豪迈,在乌斯浑河边,我们难忘誓死不屈挽臂沉江的8位抗联女战士的悲壮,在恶河沟谷旁弹痕累累的“将军石”前,我们重温英雄杨靖宇孤身与日寇最后厮杀的一幕。勇敢御敌,绝地反击,东北抗日志士用勇气、意志和尊严,汇聚起民族的强音,令我们的心阵阵激荡。

  当年的战争亲历者已一个个逝去,记忆的碎片正一片片风化。那些侵华日军暴行的目击者,那些艰苦战争的亲历人,他们的目击和亲历不可替代,无法复得,我们感到,有责任用笔和镜头去记录历史、抢救历史。

  胜利之旅特别报道组在寻访平顶山惨案的幸存者赶往抚顺途中,遗憾地听说,两位幸存者之一莫德胜老人在3天前去世。这位令人敬重的老人,为了给3000多个死难者讨一个说法,踏上至死不辍的10年赴日诉讼之路。我们感慨,“胜利之旅”风雨兼程的寻访,仍没能追上老人离去的脚步。在“胜利之旅”报道组采访95岁的抗联战士王明贵45天后,又传来老将军离世的消息。他回忆起抗联战士智取克山时得意的笑容就在眼前,他那“胜利来之不易来之不易”的喃喃叮咛仍在耳边。

  东北14年抗战的历史是一部苦难史,也是一部民族奋斗史,一部值得我们为之骄傲的胜利史。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的基石上,有东北抗日志士的血肉和精魂。今天,我们回溯这早已逝去的一页,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寻求长久的和平,尽我们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今天,我们从靖宇雕像前再次出发,血火淬炼的抗战精神,将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精神珍藏。

  悲壮杨靖宇将军殉难的一幕

  在吉林省靖宇县杨靖宇牺牲地,记者走在苍松翠柏之间,寻找将军“未去”的英灵。敌人站在将军遗体旁狞笑的那张照片,成为记者印象中最悲壮的历史镜头。风雪中瞬间倒下的将军,令人久久不能忘怀。将军倒下了,他伟岸的身躯却永远矗立在人们心中;日寇虽然站着,却受到全世界人民永远的蔑视和谴责。

  传奇十二烈士殉难小孤山

  14个神枪手,击毙日寇25人、伪军70多人、敌人战马90多匹,让整个战斗持续了一夜……这不是小说,而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真实故事。带着对这个传奇故事的神往,“胜利之旅”报道组来到了位于宝清县西南的小孤山下。别看小孤山只有280米高,但地势险要,山路泥泞松软,非常难爬。记者到达山顶,看到那场战争留下的弹片还依稀可辨。当年14位神枪手,与日军守备队骑兵100多人、伪骑兵300多人遭遇,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沉着应战,消灭大量敌兵。他们中除两人下山到大部队报信外,其余十二人全部壮烈牺牲。当年他们的事迹传遍了整个抗联。

  震撼赵尚志:死也要死在战场上

  赵尚志将军说,死也要死在中国的战场上!他受伤被俘时,凛然不屈,怒斥日寇累累罪行,八小时后壮烈牺牲。连日本侵略者也禁不住竖起大拇指”,“胜利之旅”此行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找寻赵将军真正的遇难地。在鹤北林业局先进林场场长王颜平的帮助下,我们徒步,涉水,用木头搭桥,经过1公里塔头湿地以及高过头顶的草地,终于找到了于1984年立的赵将军殉国地标志———一块一百多厘米高、七十多厘米宽的天然石头,它淹没在乱草中,上面清晰地刻着“赵尚志将军遇难之地”。

  勇气平民英雄刺杀楠木实隆

  在抗日战争的历史上,有一位爱国志士不能不提,他就是刺杀日军中将楠木实隆的平民英雄常隆基。当年,常隆基作为一名普通的伪国兵,能够在日军的严密监视和防守下,不顾个人安危,机智勇敢地刺杀日寇驻东三省的最高军事顾问楠木实隆,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顶山事件”,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堪称一代平民英雄。

  愤怒平顶山800具同胞的遗骨

  烈日炎炎的夏日,记者走进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感到的是一种彻骨的冰冷!遗骨池内800多具殉难同胞的遗骨,纵横叠压,惨不忍睹。他们中有老人、妇女、儿童、孕妇、婴儿、残疾人……当年日寇血洗平顶山,一个拥有三千多人的村落,瞬间就消失了。70多年前那场惨案场景在我们心中挥之不去!再看到已经白发苍苍的“平顶山惨案”惟一幸存者杨宝山,记者刚刚平静下来的心再次抽紧。仇恨、悲愤、痛苦一直伴随着杨宝山从幼年走到暮年,老人说:“生命不止,诉讼不止。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为同胞向日本政府讨回公道。”

  美丽为赵一曼的精神动容

  女英雄赵一曼,没有人不被她的美丽所打动!每一次瞻仰她那张安详文弱、秀目含笑的遗照,我们都会动容。而在走进女英雄精神世界的过程中,我们渐渐感到,比美丽更令人动容的,是美丽背后的坚强———日寇在一曼身上用尽各种酷刑,令人发指的折磨没能让她屈服。东北抗联英雄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无数,但是每一次读到赵一曼的遗书,记者还是禁不住流下眼泪……

  痛快抗联战士智取克山

  在东北抗联的斗争中,鼓舞士气、大快人心的胜利,可数1940年的“智取克山”战斗。当年克山县,是日本侵略军镇压抗日军民的重要据点,敌我力量相差悬殊。抗联三支队和九支队经过两个小时的战斗,把自诩“模范县”的克山打得稀里哗啦,干净利落地取得了胜利,缴获了大量武器枪支。这次战斗的领导者之一———当年抗联三支队长王明贵将军,在今年5月份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老人再三告诫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前不久,这位克山战斗惟一亲历者辞世了,我们在这里,向老人深鞠一躬!

  屈辱“慰安妇”心底的血和恨

  84岁的李凤云,是东宁县仅存的一名“慰安妇”,现住道河镇敬老院。在“胜利之旅”报道组采访的所有亲历者、幸存者和知情人中,采访李凤云老人是最艰难的一次。经过我们再三请求和东宁县委宣传部的帮助,老人终于同意接受采访。于是,我们马上从正在采访的东宁要塞遗址出发,驱车50多公里,爬上一条盘山公路,经过255个弯道,到道河镇敬老院见到了她。面对她凄凉中带着羞愧的表情,我们第一次感到,采访是这样沉重,提问是这样难以启齿!19岁被骗当上“慰安妇”,受尽了日寇的欺凌和侮辱,埋在心底的血和恨已经过去60多年了,但李凤云老人的泪水至今未干!
征程上难忘的片断:“胜利之旅”特别报道胜利结束(组图)
吉林省靖宇县杨靖宇将军塑像。
征程上难忘的片断:“胜利之旅”特别报道胜利结束(组图)
记者采访曾经开过赵一曼领导工人罢工电车的司机。
征程上难忘的片断:“胜利之旅”特别报道胜利结束(组图)
记者在克山侵华日军西大营遗址。
征程上难忘的片断:“胜利之旅”特别报道胜利结束(组图)
在铁力48座坟遗址碑前。
征程上难忘的片断:“胜利之旅”特别报道胜利结束(组图)
踏查孙吴胜山要塞。
征程上难忘的片断:“胜利之旅”特别报道胜利结束(组图)
在尚志吕凤兰老妈妈家。
征程上难忘的片断:“胜利之旅”特别报道胜利结束(组图)
记者在山顶上用餐。

  本版照片均为 曹阳 本报记者 邵国良 摄,资料片由本报记者 邵国良 翻拍,特此鸣谢黑龙江省图书馆。

  (黑龙江日报)

  作者:杨宁舒 吴利红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