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纪事栏目推出大型纪录片《对日诉讼》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18:01 央视《纪事》 | |||||||||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事》栏目在2004年初即着手策划了4集大型系列纪录片《对日诉讼》,独家采访了几十名当年侵华战争中幸存的中国劳工、亲历过和当年在战争中犯下滔天罪行今天敢于面对历史的日本老兵、为了改善中日关系而辛苦奔波的中日学者和民间团体的友好人士,通过他们的讲述展现给观众一个真实的历史。编导在创作这部片子的时候,用独特的观察视角,力图通过真实的记录还原历史,除了独家影像,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是首次逞现出来,让人们看到那段对于中国人来说最为惨痛历史之一斑。让我们站在今
二战期间,尤其是侵华战争末期,日本为解决国内劳动力严重短缺的问题,强行从中国掳掠大量劳工到日本从事重体力劳动。战后,为了讨回公道,幸存的被掳中国劳工从1995年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诉讼历程。 记录中国人的善良与骨气 1944年7月,河南襄城人耿谆和300多名难友一起,被掳到日本秋田县大馆市花冈铜矿,被迫为鹿岛组也就是今天的鹿岛建设做苦工。当年这些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抱着必死的决心计划暴动的时候,有两个日本监工却使他们改变了计划。一个是被耿谆他们称作小孩太君的越后谷义勇,当时19岁,他利用管理粮食之便,经常偷一点出来给炊事班做了饭送给病号吃,还有一个被耿谆他们称作老头太君的石川中竹,跟着他干活的时候,他经常让大家歇着。正因为这两个日本人的同情心,耿谆和他的同伴们不忍心在暴动时杀他们,决定推迟三天暴动时间,在他们俩休班之后才动手。作为一个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军人,耿谆十分明白,一个被700多人知道的秘密暴动计划,推迟哪怕一分钟也意味着巨大的危险。但因为这两个日本人的举动,700多名中国劳工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把他们计划好的暴动推迟了整整3天。 还有一个叫张文彬的中国劳工,当年被关在广岛监狱,原子弹爆炸出来之后,吃了原子弹辐射过的南瓜。一生一直受着病痛的折磨。他有日本广岛市市长颁发的一份原子弹爆炸受害者手册,和日本方面确认的他原爆受害者的身分,发给了他原爆受害的证明,凭着这个证明,他可以在日本医院免费治疗和领取原爆受害的补贴。在日本医院的检查中,被发现患有直肠癌。张文彬本来可以留在日本治病,并享受每月的津贴,但是,对于这个机会,张文彬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张的儿子张一宪说:我父亲始终是记着这个民族的仇恨的,要为死去的难友们算这笔帐。律师康健说:他不想做为原子弹爆炸受害者接受那些钱,他不想伸这个手。他拒绝原子弹爆破受害者身份领补偿,要提也以劳工的身份,要提起诉讼也要以劳工的身份,起诉日本政府。 在这部纪录片中,记录了中国劳工的血泪历史,展示了中国人惨遭凌辱的辛酸,也记录了中国人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仍然心存善良,在敌人的魔爪之下,中国人仍然不甘受辱,拼死也要一搏的民族气节,也记录了如张文彬这样守持着民族气节不为利所动的感人故事。 日本人为什么帮中国人打官司 当中国的劳工受害者在日本起诉日本公司、起诉日本政府时,有不少日本人始终陪伴在那些曾要受害的老人们身边,其中,既有日本律师,还有一些普通百姓,他们自发地聚集到一起,声援中国劳工。甚至中国劳工每次到日本打官司,所有的费用都来自日本律师团和民间团体的捐款。有一桩劳工案例,从1995年开始至今,10年的时间里,日本方面一直是这样支持着。这些日本律师本来就是日本人,他们为什么要无偿地付出自己的金钱、精力,替中国人打这场官司?这部纪录片中展现了很多日本律师和中国律师的生动故事,其中的曲折、艰难、良心的斗争等,极为扣人心弦。 对日诉讼的意义何在 对日诉讼艰难,但是在是否放弃这个问题上,中日律师都作出了同样的选择:坚持到底:在这个事情没有得到圆满解决之前,律师们都不会中途退出,一位律师这样说“与其中途退出,我们倒不如一开始就不干,要想退出的话,肯定要等到这个事情得到一个圆满解决之后,我才可以退出。” 就算败诉也要打这个官司,那么其意义何在呢?一位叫大森的日本律师一语道破天机:“尽管打官司以前我们知道可能要败诉,但是也不能放弃,为了让舆论更能够知道那些过去的历史,我们要做这些工作。虽然我们的官司是输了,但是在历史意义上的审判,我们是赢的。” 这部纪录片用生动的事件来促使人们思考对日诉讼本身及其蕴含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