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油荒敲响节能警钟 小排量车“禁令”应否松绑(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7日15:11 金羊网-羊城晚报
  连日油荒敲响节能警钟,各界目光再度投向悭油轿车

  本报讯记者 余颖、谢孝国、区健妍,通讯 员穗环宜,实习生 廖杰华、蔡佩 报道:油价逐节攀升,排队才有油加,怎么办?连日来记者采访发现,经济省油的小排量汽车正越来越博得百姓的芳心。一方面是小排量车的热销,另一方面却是对小排量车的限行规定,在如今大声疾呼节能的背景下,广州的“限小”政策有无可能退出“历史舞台”呢?

  小排量车成市场“新宠”

  “很猛啊!我们的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8%!在某种程度上,是高油价和油‘荒’帮了我们的忙。”昨天下午,长安铃木广州分公司的李经理兴奋地告诉记者。

  据介绍,在广州市场,该公司的两款主打车型“羚羊”和“雨燕”近来取得爆发式的增长,7月份的销量是528台,而8月刚过半已突破375台。“很多买主都是冲着这两款车低油耗而来的,现在货已供应不上了!”

  昨日,记者到广州几大汽车市场探访发现,油耗低的小排量车成为市场新宠。由于油价高企,使得小排量车的省油、经济等性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彰显。刚买了辆1.0升夏利的杜女士给记者算了笔账:一辆排量1.0升的车和排量1.6升的车比,如果每月跑2000公里,起码节油60升左右,一年下来可以节油700多升,节约2560元左右。

  据中国汽车协会统计,今年1至5月,国内制造的1.0升以下排量乘用车,销售量达到438773辆,同比增长20.71%。如果加上1.0升至1.6升排量,销量则达到936666辆,占总销量的70%。
油荒敲响节能警钟 小排量车“禁令”应否松绑(组图)
右图:农林下路等加油的车辆排长龙。陈秋明/摄

  广州几年前开始“限小”

  早在2001年广州市出台政策规定:当年8月13日以后,停止给排量1.0升以下的车辆上牌,已上牌的小排量车必须在划定的路段内行驶;2002年4月26日,广州市全天禁止外市籍号牌微型汽车在市内行驶;禁止广州籍号牌排量1.0升(含1.0升)以下的车辆在内环路、市区主干道行驶。

  “当初这一政策的出台是有其实际意义的,并发挥了相当的作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汽车专家告诉记者,“一方面是为了环保的要求,一些小排量的汽车本身技术不过关,废气噪声污染很严重;另一方面,广州的道路交通状况已经十分拥挤,如果放任大量廉价的小排量车上路,将给广州的交通带来可怕的后果。”

  但随着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我国逐步迈入汽车社会的门槛,这样的土政策显得已不再充分。在去年6月份发布的中国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提出,各地政府要“引导汽车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低能耗、低污染、小排量、新能源、新动力的汽车,加强环境保护”。
油荒敲响节能警钟 小排量车“禁令”应否松绑(组图)
上图:加油等了足足三个小时。 叶健强/摄

  小排量不等于低质量

  但据了解,目前全国共有22个省、市、自治区的84个城市出台了各种政策,对小排量汽车予以或明或暗的限制。

  各地对于限制小排量车的理由主要有二。其一,认为小排量车车速慢,容易堵塞道路;其二,认为小排量车性能差、污染重。为此记者采访了几位专家。专家认为,这都并不是限制小排量车的理由。

  华工交通学院的教授认为,道路堵塞与道路设计和车流量有极大的关系,至于限制小排量与否,并不是交通堵塞的根源。

  “限与不限,关键要看汽车的品质!”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说,汽车厂商必须在外型、舒适性、动力性能上下足功夫,兼顾环保和节能。目前市场上的小排量轿车性能都不错,以排放和安全性不达标作为“限小”理由显然已站不住脚。而微型车也早已不再是污染大、性能差的代名词。许多业内人士也都呼吁,不管是小排量轿车还是微型车,只要技术检测达标,就应该给予其合理的使用空间,这才是兼顾节能与环保的关键。

  “向节约型社会迈进是我们的必经之路,这是中央的政策导向,也是全世界的共识!”贾新光说,“微型汽车,包括一些经济型轿车在节能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在这个高油价时代就更显得难能可贵,因此这需要我们的政府改换一下思路,是时候给‘禁微’松绑了。”

  不少人士都提出,借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机遇,应该根据广州市交通状况,适当地逐步放宽对小排量汽车的限行规定,直至最后取消限行规定,“这就要看城市管理者有没有放开‘限小’政策的勇气,以及更加高超的城市交通管理能力”。

  (观宇/编制)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