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妙果寺商场承载一代人的创业梦想(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10:28 温州都市报
  本报记者 叶锡环

  这曾是一个大江南北商贾云集的地方,这是一个多少温州商人至今仍深为留恋的创业福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妙果寺商场,这个曾经红火一时的服装市场,如今早已关闭改作他用,只剩下门口的这对石狮子,仿佛还在诉说昨日车水马龙的盛况———
妙果寺商场承载一代人的创业梦想(图)
专业市场的开山鼻祖

  “政府特地为个体户创办一个市场,这在当时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1985年国庆节,妙果寺商场刚刚开张,时任鹿城区工商局局长的卢先理就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责难:“人家正在打击个体户,你却要为资本主义创造机会!”老卢笑着说,“有人甚至还说我已经叛离了社会主义阵营。”

  老卢是妙果寺商场的主要催生者之一,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创办这样一个市场的确需要一定的勇气和开拓精神。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市区有3个较大的马路市场———环城东路、铁井栏和木杓巷。“当时这几个马路市场生意很好,但因为地处市中心,对交通影响很大,而且市场里每天乱糟糟的。”

  按照当时的政策,对这样的马路市场,工商部门有权予以取缔,但鹿城工商部门因势利导,决定为个体户们创办一个专业市场,实实在在为尚处在摸索状态中的个体户做一件好事。

  建市场,首先要地块,但为此事向上面要征地指标“那简直是开玩笑”。当时的鹿城区工商局最后找到了妙果寺对面松台村一家濒临倒闭的水泥预制厂。双方约定,工商部门出80%资金,村办水泥厂提供土地并出资20%,盈利平分。

  “市场的收入主要包括摊位费和工商管理费。当时有人就质疑:摊位费和村里分成是可以的,但管理费怎么能分给村里呢?这岂不是违反政策?”鹿城工商分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时全局上下压力很大,“卢局长一边耐心解释,一边做好了摘乌纱帽的准备。”

  仅仅四五个月后,妙果寺商场在一片责难声中迅速蹿红,名声大振。“尝到甜头后,我们总结了经验,相继利用这种互利互惠的办法,创办了农贸市场、钢材市场等一大批市场。我们认定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就算哪天受到查处,也是问心无愧!”谈及当年的创办市场历程,老卢颇为感慨。随后几年,在妙果寺商场影响下,周围形成了包括童装总汇、鹿城服装批发市场等10多个服装商场和1200米长的沿街服装商店,总摊位2770多个,年成交总额近10亿元。有人曾评价,温州的经济最初是靠专业市场发展起来的,包括妙果寺商场在内的早年温州十大专业市场堪称中国市场最早的启动点。然而,谁又曾知道,当年创办妙果寺商场的初衷是如此简单,市场的催生者要冒如此大的风险。

  商场云集全国客商

  “这几年走南闯北,每当看到外地一些服装市场生意红火,就很自然会想起妙果寺商场。”曾在妙果寺商场摆摊卖女装的温州晨东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冬,谈及当年创业的点点滴滴,满脸留恋之情。

  1994年,陈冬在妙果寺商场开了一家服装精品屋。“那时候,市场是最红火的时候。才3个平方米的店铺,一年的租金要3万元。”陈冬说,“妙果寺商场最红火的时候,商场里的经营人员有1000多人。”

  在妙果寺商场最红火的上世纪90年代初期,每天天还没亮,商场大门外就云集了一大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工作人员刚打开一扇门,客商就蜂拥而入,拎着大包恨不得一下子就用衣服把大包装满。一个新款式,在个把小时内就批发完了,来迟的客商只好望着样品预定,次日再来拿货。只有老顾客,经营户才会为他留货。妙果寺商场里拥有店铺的经营户有的还会在家里办一个加工场,有的则委托加工。遇见一个款式好卖的,往往要当天夜里赶工,做出来多少,次日就能卖多少。

  来批发的客商有来自市区和各县的,还有很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那时候,市区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和摩托车,汽车还很少。为了早上早点赶到商场,外地的客商大都选择妙果寺附近的旅馆,旅馆生意好得不得了。许多市民见状,还偷偷腾出家里的房间办私人旅馆。”鹿城工商分局一位工作人员还回忆起,那时候买衣服,不认牌子只看款式可不像现在这样。“只要是款式稍微新颖一点的,大家就抢着要。那时候外地服装市场少啊,妙果寺商场的兴起,可能也与市场少有关。”

  曾走出一代服装商人

  妙果寺商场的经营户之间有竞争也有自律,对一些卖得好的衣服款式,大家忍不住要模仿。但对于客商,经营户却是本着做长流水生意的想法,在打包托运等后续工作从不含糊,对一些跟不上流行或不是很好卖的款式,也时不时提醒客商少批发点。正是凭着这样一种诚实经营的信念,妙果寺商场在全国声名鹊起。随着生意的日益扩大,积累了原始资本后,当年一批摆摊的服装经营户逐渐走出妙果寺商场,独立创办了自己的服装公司。从这里走出了美特斯·邦威服装创始人周成建,以及温州卡秋莎服装公司董事长王鸣卡等等。

  王鸣卡当年在妙果寺商场也算是一个风云人物。在妙果寺商场经营服装时,妻子郑建秋懂设计,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推出一种款式新颖的女式服装,很受客户欢迎。但往往一个销路看好的时装新款出来仅一两天时间,市场上就会出现样子差不多而且价格更为低廉的衣服,弄得老客户无所适从。为了避免被仿,1987年,王鸣卡特地设计了一个用自己与妻子郑建秋及女儿三个人的名字组成的品牌“卡秋莎”。

  那个时候,妙果寺商场里的服装好卖,生意红火,大多数人没有把品牌当作一回事。“王鸣卡可能是最早打出自己品牌的经营户。”鹿城区工商局原局长卢先理回忆道,也许正是从那时候起,温州服装商们开始有了品牌观念。

  完成经营服装的使命

  妙果寺商场最红火的那段时间,曾创下了好几项温州乃至全省、全国第一:第一家个体协会、第一个市场工商所、第一支商场民兵连,第一个介绍个体户入党———

  “那时候,当个体户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我们扶持个体经济发展同样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商场生意好起来后,我们就有意识地提高个体户的地位,以事实来改变人们的陈旧观念。”老卢由衷地说,“幸亏当时几任市领导思想都很开明,要不然仅靠工商部门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妙果寺商场的崛起,一度引起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万里、宋平等中央领导分别到市场视察,全国各地的省市级领导纷至沓来,有疑虑的、有羡慕的。“温州十大专业市场的衰落,与全国各地前来取经并加以效仿,有一定的关系。”老卢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关于妙果寺商场的最终命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周成建的一番话引人深思:“市场旺的时候,就只能局限在这个市场,而作为一个品牌打响了,就要面对全国无局限的市场。”

  1995年,在妙果寺商场生意做得正红火的周成建,毅然从商场中撤出了自己的摊位。可以说,周成建当年对专业市场的断然割弃,宣告了新一代温州企业家对传统销售方式的背离,也宣告了专业市场鼎盛时代的终结。

  从1997年开始,鼎盛一时的妙果寺商场开始走下坡路,2001年,经市政府批准,更改为旅游艺术品市场。市场要改头换面了,最后一批留守经营户被告知要安排别处经营,陈冬也是其中的一位。“虽说那时生意已经越来越难做了,但一听到这个消息,我还是有种震惊的感觉,觉得人生从此就要告一个段落了,那种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带着一份对服装割舍不下的留恋之情,陈冬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其他经营户有的继续摆摊,有的则偃旗息鼓。妙果寺商场走完了特殊年代的特殊使命。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